助贷问题的本质:不作为、乱作为与利益纠葛(一)千顺·万顺

健柏虔诚 2024-07-30 16:30:56

在深入探讨助贷问题的本质时,我们不得不揭开层层迷雾,直面那些隐藏在背后的不作为、乱作为以及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侵蚀了金融市场的健康与稳定。

一、报道摘要

在2024年的夏日余晖中,央媒《法制日报》的《贷款10万元被收了2.9万元服务费 记者调查助贷骗局》报道,如同烈日下的一缕凉风,虽不刺骨却足以让人警醒。报道中,向女士的遭遇,不仅仅是个人悲剧的缩影,更是助贷行业乱象的一次深刻曝光。这背后,隐藏着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欺诈行为,更是整个金融生态系统中,多方角色无意识地助纣为虐。

向女士向《法制日报》记者回想起自己被骗的经历,忍不住哽咽起来。今年6月,她接到一通自称“××银行贷款中心”的电话,因需要资金周转,向女士就和对方约定见面了解情况。

到了约定地点,向女士发现地址并非银行,而是在一个写字楼里,一个业务员称从他们这贷款,可以做到年化利率2.8%,服务费为贷款总额的1%,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在反复向对方确认服务费只有1个点后,向女士决定贷款。

几天后她被业务员带着到银行办了借款手续,成功贷到10万元,但年化利率并非当时承诺的2.8%而是5%。对方还以要做资金断流为由,称放款必须取现,让向女士当场取走5万元回公司办手续提额降息。

回到写字楼,向女士看到里面坐着一个寸头、皮肤黝黑的壮硕男子,见到她就把签过的合同甩在桌上,说要收她2.9万元。“我当时人都傻了。一看合同,原来写的是按每月收取服务费1%,总共36期。该男子还说为了补贴我利率差价,最后一次性收2.9万元算了。如果现在选择不贷款,就要付1.5万元违约金。”

向女士告诉记者,当时她自己独自一人和几个男人共处一室,其中几个是面色凶狠的“社会长相”,大有不给钱不让走的架势,她只能当场付了2.9万元。从写字楼出来后,她立即报了警,在警方沟通协调下,对方退回1.7万元。“他们给我贷的款,年化利率近5%,我自己也能申请,现在平白无故搭进去1.2万元,我真的太后悔了!”

二、助贷问题到底在哪?

(一)资金断流:谎言与勾结的阴影

资金断流,这一看似专业的术语,实则是助贷乱象中的一大毒瘤。其背后,往往隐藏着中介与银行之间模糊不清的界限与可能存在的勾结。

许多人或许对“资金断流”这一概念感到陌生,实则它是助贷领域一种为规避监管而采取的伪装手段。当你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自然会询问资金的具体用途。作为普通上班族,你可能会回答用于日常消费;而若为企业法人,则可能是用于经营资金周转。然而,若你坦言借款用于炒股、偿还信用卡等非合规用途,那么这笔贷款几乎无望获批。实际上,大多数人借款的真正目的,往往是出于资金周转的考量。

一旦贷款成功到账,资金静静地躺在你的银行账户中,这时问题就来了:该如何合理使用这些钱呢?是直接转账给伴侣购买心仪的包包?还是急于填补信用卡的窟窿?有人或许会选择更为谨慎的方式,比如先将资金转给朋友,再由朋友转回,试图掩盖真实用途。但这些做法都暗藏风险,稍有不慎就可能触发银行的抽贷机制。

真正的绝招在于取现。只要通过取现,就能真正实现资金的“断流”,让银行难以追踪资金的实际流向。仅仅在账户间频繁转账,无论转多少手,都难以彻底规避监管的视线。取现,看似繁琐,却是目前最为稳妥的做法。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银行会对此视而不见,只要当监管力度加强,或是银行选择严查典型案例时,那些未采取取现措施的资金流向,无疑会成为首当其冲的审查对象。

在上述助贷案例中,向女士被要求取现5万元(占贷款10万元的一半)以支付高额服务费,这一行为不仅增加了借款人的成本,更暴露了助贷机构与银行之间可能存在的灰色交易。银行是否对此心知肚明?是否默许了这种违规操作?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原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无疑是对此类乱象的严厉打击。然而,银行纷纷声称未与任何中介合作,这既可能是真话,也可能是逃避责任的托词。在利益面前,某些银行与助贷机构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甚至可能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共同侵害消费者的权益。

(二)警方的角色:和稀泥还是真作为?

在向女士的案例中,警方的介入虽然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处理结果却未能充分展现其应有的执法力度与公正性,仅部分退款的处理方式,对于深受其害的受害者而言,无疑是远远不够的,也引发了公众对于警方角色定位的深刻反思。

首先,助贷机构弄虚作假、收取高额服务费的行为,已远非简单的经济纠纷,其性质恶劣,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甚至可能触及法律底线,构成敲诈勒索等犯罪行为。因此,警方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应坚决摒弃“和稀泥”的态度,转而采取更加积极主动、严格依法的执法方式。不仅要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安抚与帮助,更要对涉案助贷机构进行深入调查,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其次,对于助贷机构的监管,不应仅限于警方的单打独斗,而应形成多部门联动的综合监管体系。市场监管部门、金融监管机构等应各司其职,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与稳定。

(三)监管部门职责不清

在助贷领域的监管版图中,职责不清的问题如同一片厚重的迷雾,严重阻碍了监管效能的充分发挥。这一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1.市场监管部门与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责界限模糊。两者在助贷市场的监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各自的职责范围却未能明确界定,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监管重叠与空白并存的尴尬局面。市场监管部门或许更擅长于市场准入、经营行为等方面的监管,而金融管理部门则对金融风险防控、资金流动监测等具有独到优势。然而,由于职责不清,两者在监管过程中可能产生摩擦,甚至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监管效率和效果。

2.金融监管总局地方局与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不畅。金融监管体系本应是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有机整体,但在助贷监管领域,这一理想状态却难以实现。金融监管总局地方局作为上级机构,应承担起政策指导、监督协调等职责;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则更贴近市场一线,负责具体执行和监管。然而,由于职责划分不够清晰,两者在监管过程中往往难以形成有效合力,甚至可能出现政策执行偏差、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这不仅削弱了监管力度,也损害了监管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三、重塑监管体系,守护金融安全

助贷问题的本质,存在不作为、乱作为与利益纠葛。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源头上入手,重塑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力度。同时,还应提高公众的金融素养与风险意识,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成为自己金融安全的守护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金融之光真正照亮每一个角落,让金融市场在健康与稳定中蓬勃发展。

1.明确职责分工:市场监管部门应负责助贷机构的注册登记、经营行为监管等前端工作,确保机构合法合规运营;金融监管机构则侧重于对助贷业务的风险评估、资金流动监控等核心环节,及时发现并防范潜在风险。同时,各部门之间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保信息畅通无阻,为联合执法提供有力支持。

2.加强协同作战:在案件查处过程中,警方、市场监管部门、金融监管机构等应密切配合,根据各自职责和优势,分工协作,形成打击合力。警方负责调查取证、抓捕犯罪嫌疑人等执法工作;市场监管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则提供必要的专业指导和协助,共同推动案件的高效处理。

3.完善法律法规:针对助贷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监管空白,立法机关应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助贷机构的法律地位、业务范围、监管标准等关键问题,为监管部门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震慑。

4.提升公众金融素养: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方式,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公众的金融风险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让消费者在面对金融产品时,能够做出更加理性、明智的选择。

5.强化行业自律:鼓励助贷行业成立自律组织,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同时,建立投诉举报机制,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及时发现和纠正行业内的违法违规行为。

6.推动金融科技应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提升金融监管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数据分析、模型预测等手段,及时发现和预警金融风险,为监管部门提供有力支持。

四、让金融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助贷问题的本质,是各方无意识地助纣为虐。然而,我们不应因此而否定助贷行业的价值,更不应让个别乱象掩盖了整个行业的光芒。通过加强监管、提升素养、强化自律和推动科技应用等多方面的努力,我们完全有能力重塑金融生态,让金融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到那时,向女士的遭遇将成为历史的教训,而金融的温暖与光明,将惠及每一个需要它的人。

0 阅读:1

健柏虔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