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土绅士文明人,
总被误解烙印深。
盘剥农民大蛀虫?
土豪劣绅乞人憎?
曾受敬仰一群体,
退职还乡功名身。
躬耕讲学老儒者,
心系桑梓本土根。
朝廷民众之中介,
乡村治理付热忱。
协助政务起作用,
教化义学慈善陈。
维护治安保平安,
兴办教育出老本。
赈灾济困引领者,
乡里矛盾调纠纷。
治下联上促稳定,
中流砥柱乡贤臣。
德高望重宗族长,
主政话事执笔人。
2024.11.18
注释:唐宋以来,科举制度不仅培养了大量读书人,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乡绅。这一群体主要由四类人构成:其一是告老还乡的朝廷官员,兴办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二是在籍的功名人士,包括进士、举人、贡生等,他们虽未做官,却在乡里备受尊重;其三是宗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往往是耆老中的读书人;其四是在朝为官的乡里人,虽身在京师,却时常关心桑梓之事。在古代中国的乡村治理体系中,乡绅担负着多重职责。这些职责不仅体现在政务、教化、慈善等方面,更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乡村社会的运转。(图片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