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决战,拥兵三十万的白崇禧为何拒绝调兵?参战能改变战局吗?

程思雨柔 2024-12-04 15:30:26

1948年11月22日,国民党军第七兵团在碾庄覆灭,兵团司令官黄百韬兵败身死。死前,黄百韬发出三个疑问,一是他为什么要在新安镇等四十四军两天?二是既然在新安等了两天,为什么不在运河上架设军桥?三是第七兵团被围后,李弥在杜聿明的指挥下向东进攻救援,那么为何李弥当初却要提早离开,不在曹八集附近掩护黄百韬西撤?

第七兵团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南京后,蒋介石气急败坏,他不便直接责骂指挥作战的杜聿明,便给第二兵团司令官邱清泉发去措辞严厉的电报,大意为若再保存实力,将严惩不贷。说实话,在救援的两个兵团中,邱清泉的第二兵团无论是卖力程度还是伤亡,都比李弥的十三兵团大,但谁让邱兵团是徐州“剿总”的第一主力兵团,他不“背锅”谁“背锅”。

在碾庄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时,杜聿明担心围歼黄百韬兵团的解放军,回过头和打援部队一起来对付救援的蒋军,他连忙下令邱清泉、李弥两兵团,迅速向徐州撤退。

骂完邱清泉后,蒋介石又给十二兵团司令官黄维发去电报,指责其行动迟缓。这倒是冤枉黄维了,他自接到救援黄百韬兵团的命令后,当即下令部队开拨,行进到涡、蒙地区,受到我军二野部队阻击。当时,二野主力已经向黄维兵团方向集结,一场围歼战就要打响,而蒋介石及南京的何应钦、顾祝同等大员,对此竟然一无所知,反而认为黄维当面并无我军多少部队,质疑黄维是按兵不进,保存实力。

11月23日,我军乘虚占领蒙城,切断了黄维兵团的退路,合围之势已初步形成。这时的老蒋才如梦初醒,为了避免这支主力兵团免遭覆灭,他不得不拼命搜刮部队去救援。

当时蒋军残余的军事集团,主要分为四大块,一是华北的傅作义集团,二是西北的胡宗南集团,三是徐州附近由杜聿明指挥的部队,四是华中“剿总”白崇禧掌握的部队。

傅作义集团当时已经陷入我军的包围,想把几十万大军南撤,已经不现实。

胡宗南集团远在西北,长途增援徐州,还要路过解放区,显然不可能,老蒋一度打算空运几个军过来,但空军总司令周至柔、副总司令王叔铭均表示根本没有那么大的运力。老蒋又提出,先把胡部的第一军空运过来,王叔铭计算了一下,说即使是一个军,全部运到徐州,也得二十多天,老蒋见状,只得作罢。

至于徐州方面,自黄百韬兵团覆灭后,“剿总”总司令刘峙把部队指挥权交给杜聿明后,跑去了相对安全的蚌埠,和李延年、刘汝明这两个保存实力的老手混在一起。而杜聿明指挥的“剿总”直属部队及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号称三十万众,但面对的是华野的主力,已然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有余力去救援黄维呢。

算来算去,也就华中的白崇禧有充足的兵力,可以支援徐州战场,因此老蒋给华中“剿总”司令部及“剿总”副总司令兼十四兵团司令官宋希濂发去电报,让迅速集结部队,支援徐州战场。

华中“剿总”的兵力号称三十多万,但战斗力最强的黄维兵团,在淮海战役打响后,直接隶属南京“国防部”指挥,如今被包围在双堆集动弹不多。这样一来,有战斗力的部队就剩下两支,张淦的第三兵团和宋希濂的十四兵团。

老蒋的意思是,让张淦、宋希濂兵团主力全部东调,以解黄维兵团之围。张淦兵团是桂系骨干部队,走不走得看白崇禧的意思。宋希濂是黄埔一期生,老蒋的嫡系将领,方便调遣的多,南京“国防部”一日数电,催促宋希濂兵团开拨。

十四兵团组建不久,虽然划给了四个军,但当时宋希濂实际只能掌握二十军、二十八军,他接电后,令这两个军迅速到武汉集结,做好登船的准备。这时,第13绥靖区司令官王凌云率部南逃,老蒋他对颇为不满,下令王凌云部的第二军划归宋希濂指挥。第二军有三个师,齐装满员,在华中的蒋军中,属于少有的装备好、建制全的部队,该军也接到命令让前往徐州。

这边二十军、二十八军、第二军相继集结开拨,那边白崇禧却开始扯老蒋的后腿,他首先将目标放在了宋希濂的身上。

一天,白崇禧在办公室单独和宋希濂进行的一番交流,他先故作关心战况,询问宋希濂的看法,宋希濂叹气说:“徐州的战况很危险,很紧急,华北和西北也不容乐观。”

白崇禧说:“东北的五十万大军都损失了,东北共军紧接着就会入关,到时候华北也将不保。”

宋希濂问:“东北共军刚经历大战,不会这么快就入关的吧?”

白崇禧说:“我掌握的情报,东北共军主力已经集结在锦州,平津守不了多久。”

两人谈了一会东北、华北的战局后,白崇禧将话题转到徐州:“黄百韬被消灭后,徐州国军实力大减,黄维兵团被围困在双堆集附近,我看也是坚持不了多久了。蒋总统要调你的部队去徐州,这是不可取的,这样一来必然造成武汉空虚。何况,共军刘伯承、陈毅部已经联合,还有许多地方武装,即使把你的部队调去,对战局也无多大帮助,徒增损失。”

白崇禧所说,并非没有道理,宋希濂沉思起来,过了一会问:“依总司令的意见,如何应对呢?”

白崇禧和宋希濂聊了许久,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当即站了起来,走到墙上挂的大地图面前,以略带亢奋的语气说:“只要能保住武汉地区,就可以和共军和谈。即使和谈不成,也可以把几十万部队撤到四川、云贵和广西,依托西南抵抗,等待时局变化。”

宋希濂听出了白崇禧想要自立的企图,高声说:“总司令是想搞南北朝,可如果国军主力在徐州损失殆尽,恐欲求成为南北朝的局面也不可得了。我个人而言,内心也不愿意把兵团分割使用,但是目前还是以救大局为主。”

白崇禧的脸拉了下来,狠狠的瞪了宋希濂一眼,话不投机,两人不欢而散。

拉拢宋希濂失败后,白崇禧也不藏着了,公开和老蒋决裂,极力阻挠第二军、二十军、二十八军东调,直接让华中“剿总”司令部的警卫部队去控制江岸,不许部队上传。顾祝同打电话向白崇禧斡旋,白崇禧态度强硬,说:“把部队都调走,武汉还要不要了。”

顾祝同说:“张淦兵团加上鲁道源、张轸的几个军,怎么会守不住武汉?”

白崇禧回顶说:“黄百韬兵团十几天就被打掉了,华中这点部队能干什么?”

在顾祝同好说歹说之下,白崇禧这才同意二十八军上船,但前后却拖延了好几天。到二十军要登船时,白崇禧借着该军是川军部队,官兵不愿东调,煽动军官们向南京“国防部”请愿,要求免调。

白崇禧最不希望的是第二军东调,因为该军战斗力强,有三万多人,军长陈克非是浙江人,属于老蒋嫡系。白崇禧派兵守在轮船边,不许第二军一兵一卒上船,谁说都不好使。最后,老蒋打来电话,两人唇枪舌剑一番后,以老蒋甩掉电话而告终。

在白崇禧的拖延下,第二军、二十军、二十八军,到了12月12日,大部还没有装运。这时,黄维兵团覆灭在即,杜聿明集团也被包围在陈官庄,老蒋自己也对支援徐州失去信心,他不得不给宋希濂新的指示,让他把部队撤回去,全力经营鄂西、湘西地区,借以屏障四川。

白崇禧为了极力阻挠华中部队东援徐州,宋希濂是这样认为的:

白崇禧力阻第十四兵团部队东调,多方留难,最后不惜采取同蒋介石决裂的态度,是有其深远的目的的。主要就是希望蒋介石仅存的主力部队被消灭,他就可迫蒋去职,由李宗仁取而代之。当然,他希望多掌握一些部队作为资本的意图也是有的。

作为事件主要当事人的宋希濂,可谓是完全看破了白崇禧的图谋。

对于白崇禧阻碍华中蒋军救援徐州,白崇禧的五子白先勇是这样解释的:

徐蚌会战开始,向“华中剿总”调兵,父亲首批派遣黄维第十二兵团共十二万人开往徐州,可是在皖境双堆集就被包围,黄维被俘。后又陆续调遣第二十军、第二十八军部队。徐州方面,又继续向华中抽调兵力。此时华中战事吃紧,父亲为了徐州抽调宋希濂兵团及第二军陈克非部,与蒋介石起过争执。父亲看法是徐州方面战事已无法挽救,如果保住华中地区,还可撑住西南半壁。徐蚌会战国民党军队兵败,流言四起,将败因归咎于父亲在华中“按兵不动”,不驰援徐州。这当然是不实的谣言,父亲只是“代罪羔羊”。

白先勇是个作家,军事非其涉猎范围,而且在关于他父亲白崇禧的回忆文章,全是溢美之词。不少人拿白先勇的文章内容为佐证,实际上是不可取的。

那么,白崇禧若全力救援徐州,会改变战局吗?

有观点认为,白崇禧若率华中三十万蒋军东援徐州,会改变战局的。这是明显高估了白崇禧的实力,当时华中“剿总”统辖的部队良莠不齐,除去地方部队外,有战斗力的只有张淦、宋希濂、黄维这三个兵团。在老蒋要求华中调兵的时候,黄维兵团已经被围,即便白崇禧全力配合,将张淦兵团、宋希濂兵团主力全部东调,这两个兵团加起来的兵力,也不过十五万人。

张淦、宋希濂两兵团,赶到徐州战场时,按照淮海战役的进度,黄维兵团已经覆灭,刘、邓大军和华野参战部队已经腾出手来。至于杜聿明集团,之所以被包围到1949年1月初才发起总攻,主要是为了配合华北战场。如果白崇禧的援兵赶到,那么我军肯定会根据新的战局来变阵的,是有足够的兵力抽出来阻援的。

一旦杜聿明集团被消灭,那么张淦、宋希濂兵团面对的就是全面处于优势的我军,到时候想跑也来不及了。

张淦、宋希濂兵团若在徐州被歼灭,那么渡江战役肯定会提前。尤其是张淦兵团是桂系的老本部队,这个基本部队丧失后,白崇禧自然就不能像历史上那样,大张旗鼓的反蒋了。

所以,淮海战役中后期,白崇禧的华中主力即使调往徐州,也不会左右战局,但对后续的历史发展,则会因蝴蝶效应,引发连锁反应。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