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
对于国家来说,军事实力决定了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为了能保证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各国都铆足了劲的发展军武。
而在刚刚结束的珠海航展上,有这样一个武器,备受大家的关注,它就是长剑100,这一代号曾经让无数军事爱好者浮想联翩。
它以一种低调却极具冲击力的方式进入公众视野,这款导弹不仅承载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尖端科技,更通过其罕见的性能指标,再次引发全球关注。
要知道它比有些东风系列的导弹还要“快、准、远”,比如说东风-17的射程只有1800至2500公里,但是长剑100的射程可以达到3000到4000公里。
令人意外的是,长剑100却被有些人称为是“备胎武器”,此时可能会有朋友感到好奇,长剑100的真正战斗定位是什么?它的研发究竟隐藏了怎样的深远意义?
【长剑100为何令世界震惊】
珠海航展一个展示尖端武器技术的盛会,但在人们习惯了耀眼的主展区时,真正的震撼却往往藏在不起眼的角落。
一个不起眼的位置,长剑100的性能展板首次亮相,仅仅几个冷冰冰的数字,却瞬间点燃了在场所有人的兴趣。
射程3000到4000公里速度4马赫,这不仅仅是突破想象,而是直接将全球巡航导弹技术带到一个全新高度。
先说射程全球现役的巡航导弹,绝大多数射程在2000公里以下,即便是俄罗斯标榜的Kh-101巡航导弹,其射程也不过刚刚触及4000公里的上限,而长剑100以超音速导弹的身份,达到了这一数字。
要知道,传统超音速导弹为了克服空气阻力,大多牺牲了射程,怎么也想不到一款速度如此快的导弹竟然还能飞这么远。
全球大部分巡航导弹,比如美国的“战斧”、俄罗斯的“口径”,都停留在亚音速阶段,飞行速度约为0.8马赫,仅比民航客机快一点。
而即使是印度引以为傲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速度也不过2-3马赫,长剑100的4马赫,不是末端突防速度,而是几乎全程都能维持的巡航速度。
其背后的动力源头,是从亚燃冲压发动机改进而来的双燃冲压发动机技术,它让导弹能够在高空低阻环境下持续飞行,将射程和速度的矛盾变成了完美的平衡。
至于为何选择4马赫而不是更高,其实这并非技术限制,而是导弹效率的“分水岭”,在冲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中,超过4马赫后,阻力的增幅开始压过推力,继续提升速度反而得不偿失。
这个速度不仅是超音速巡航导弹的性能极限,也标志着我国在冲压发动机技术上的成熟掌控,数据的震撼还不是故事的全部。
长剑100的亮相背后,其实传递着一个更深层次的信号,我国的巡航导弹技术已经不再停留于“追赶阶段”,而是开始迈向“引领”的方向。
那么这样一款技术巅峰的导弹,背后又藏着怎样的研发历程和战斗定位呢?
【从“备胎”到主角】
长剑100的起点,和它如今备受瞩目的身份显然大相径庭,在最初的设想中,它并非专为当前的作战需求量身定制,而是作为“备胎”工程的一部分诞生。
它最早的任务方向其实是远程反舰,用以补充反舰弹道导弹东风21D的作战能力,不过随着东风21D和东风26的研发顺利推进,长剑100这一备胎的角色显得有些尴尬了。
原本作为反舰主力的候补选项,它最终被转为对地攻击方向,看似是一种“降级”,但实际上却为它的性能发展打开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这一转变意味着其制导系统更加复杂,战斗部也需要为提高动能和突防能力做出牺牲,而对地攻击目标大多是固定设施,制导系统可以相对简化,同时释放更多设计空间用于提升射程和精准度。
这也正是长剑100能够在射程上突破3000公里、达到全球巡航导弹顶尖水平的核心原因,不过转型并非毫无挑战。
超音速导弹在对地攻击中,需要面对复杂的目标环境和多变的任务需求,从机场跑道到地下指挥中心,从桥梁设施到移动目标,长剑100必须具备广泛的适应能力。
而它的技术基础也恰好能应对这样的高难度任务,其双燃冲压发动机技术不仅为它提供了全程高马赫巡航的能力,更使得它能在20到100公里的临近空间飞行,显著降低空气阻力,提高续航性能。
这一飞行高度也让它更难被敌方雷达探测和防空武器拦截,成为一种真正的战略级武器,在研发路径上,长剑100的进步离不开中国军工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技术积累还直接反哺了我国其他尖端武器装备,例如鹰击12反舰导弹作为同样采用冲压发动机的代表作。
与长剑100在发动机和材料技术上共享了诸多成果,虽然鹰击12的射程只有500公里,但它的精准打击能力在反舰作战中发挥了巨大优势。
此时可能会有朋友感到好奇,精准度对未来战场的意义是什么?
【精准制导的巅峰】
在现代战争中,精准打击的意义不言而喻,一次打击如果能直中关键目标,就能有效削弱甚至瓦解敌方作战能力,而长剑100在精准度上的表现,几乎可以用“变态”来形容。
相比传统导弹以“百米级”为单位的打击精度,长剑100不仅实现了米级,更可能达到厘米级的命中精度,这样的性能让它具备了“点目标里的点”的打击能力。
长剑100的精准度得益于其先进的多重复合制导系统,这套系统不仅包括常见的惯性制导和卫星定位导航,还融合了地形匹配制导和图像匹配制导等高端技术。
在导弹飞行的不同阶段,各种制导方式相互配合,确保导弹始终锁定目标轨迹,特别是在末端阶段,导弹通过弹载摄像设备实时获取目标区域的影像。
与预先储存的目标数据进行比对,实现精准定位和打击,这样的技术,使得长剑100不仅能击中目标的窗户,还能打中窗户后面指定的房间。
那么,这种精准度在实战中到底意味着什么?
拿机场打击这个传统难题来说,以往导弹摧毁机场时,更多依赖对跑道或设施的“覆盖式”攻击,即便摧毁了跑道,也可能无法真正摧毁停放在掩体中的战机。
而长剑100不同,它可以直接瞄准机库的具体位置,一枚导弹摧毁一座机库,同时炸毁其中的战机,这不仅提升了打击效率,更减少了弹药消耗为战斗胜利创造了更高的性价比。
类似的表现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复杂目标,比如高等级的地下指挥中心往往依赖狭窄的入口或通道进行防护,普通导弹难以突破其封锁。
而长剑100凭借其极高的精准度,能够直接摧毁入口结构,封死地下设施,此外对于逃生的指挥车辆、移动的舰船,甚至是快速行驶的装甲车队,它也能有效完成精准打击。
相比之下,其他国家在精准打击技术上的表现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那么,在未来的时间中,中国的军工当如何继续发展呢?
【未来战场的全能选手】
在现代导弹武器的发展中,模块化设计无疑是未来的重要方向,长剑100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音速巡航导弹,不仅在性能上展现了令人瞩目的能力,更在模块化设计理念上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模块化设计的核心在于“以变应变”,长剑100通过更换不同的战斗部和制导模块,可以快速适应各种复杂的作战需求。
除了战斗部的多样化,长剑100的发射平台同样体现了模块化的理念,从珠海航展展示的发射系统可以看出。
这意味着,在现代化战争中,长剑100可以融入多种作战场景,无论是隐蔽发射还是快速打击,都能够满足作战需求。
模块化带来的另一个显著优势是成本效益的提升,通过在一款导弹的基础上开发不同的作战版本,不仅减少了研发成本,还能够快速量产并适应新型战场需求。
这种思路在长剑10等前代导弹上已经初步实现,而长剑100则将这一理念推向了新的高度,相比于为每种任务需求开发单独型号的导弹,模块化让长剑100具备了更强的通用性和战场灵活性,真正实现了一弹多用。
【结语】
长剑100不仅展现了我国在巡航导弹领域的技术突破,更标志着我们从“追赶者”向“引领者”的转变。
通过极致的速度、惊人的射程和无与伦比的精准度,它重新定义了远程巡航导弹的战斗模式,同时,作为多功能战略武器的代表,它也象征着我国自主科技实力的崛起。
参考资料:
环球网在2019年10月4日关于《长剑100亮相说明中国巡航导弹部队快速崛起壮大》的报道
北京日报在2022年9月13日关于《解放军试射两枚“东风-17”?台湾跟日本杠上了》的报道
中国青年网在2019年12月5日关于《长剑-100超音速巡航导弹有多厉害》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