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三国(五)许下屯田曹操的崛起之路

浩恩玩转过去 2024-10-27 13:58:50

为什么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会迅速瓦解,曹操又是怎么迅速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上集我们介绍了,以袁绍为首的各路诸侯,组建了关东联军来讨伐董卓,可是这支联军,名义上是要讨伐董卓,实际上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谁都不愿意主动出击,曹操没有办法就孤军西进,但是由于势单力薄寡不敌众,被董卓打了个大败,而联军的各位首领,竟然天天喝酒享乐不思进取,那么曹操该怎么办呢?曹操一怒之下,就离开了关东联军,带上夏侯惇去了扬州,重新招募士兵。

而曹操走后,关东联军又出现了什么状况呢?我们简单来介绍一下,袁绍为什么会被推举为盟主呢?

首先是因为袁绍的家族显赫,三国志上说,袁绍自高祖父袁安以下,连续四代都位居三公之职,也就是所谓的四世三公,袁氏的门生也遍布天下。

其次,袁绍在反对董卓的斗争中,立场很坚决,所以才被推举为盟主,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个情节,董卓提出要废掉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的时候,遭到了袁绍的坚决反对,董卓就对袁绍说了一句狠话:你要试试我的宝剑锋利否吗?袁绍是丝毫不惧,也拔出剑来,说了一句狠话:难道我的宝剑就不锋利吗?说完就匆匆离开了洛阳。

但三国志中不是这样记载的,袁绍没有那么血性,三国志中说,董卓想废掉少帝,立陈留王,此时袁绍的叔父袁隗是太傅,所以董卓就想通过袁绍去给他叔父传个话,于是袁绍就假装同意,对董卓说:此等大事,我要与太傅商议一下,再做决定。

说完就对董卓做了个揖,转身离去,然后就匆匆逃回了冀州。说明袁绍这个人并不是像三国演义中那样一身侠骨,其实他在董卓面前也是挺怂的,但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反对董卓的,所以被推举为了联军的盟主。但是联军内部的各路诸侯并不团结,他们表面上齐心协力要讨伐董卓,但实际上各怀鬼胎,相互图谋,还没等消灭董卓,自己人就干起来了。

曹操离开联军以后,先是兖州刺史刘岱杀了桥瑁,夺了桥瑁的东郡,后来袁绍又逼迫冀州牧韩馥,把冀州让给了自己,袁绍为什么一定要得到冀州呢,因为冀州在当时是最为富庶的,三国志上说,冀州能披甲的将士就有百万,粮食也足够维持十年,而韩馥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他手下的人也劝他说:公孙瓒统领着燕代之地的精锐,早就想来抢冀州了,我们肯定是守不住的,与其被公孙瓒夺走,还不如让给袁绍算了。于是,韩馥就把冀州让给了袁绍。大家想一想,有这样的盟主,这样的诸侯联军,能打败董卓吗?

所以还没等董卓灭亡,关东联军就迅速的土崩瓦解了。那么曹操离开联军以后,该怎么来壮大自己的实力呢?据三国志记载,汉献帝初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92年,正当中原大乱的时候,青州的黄巾军,趁机攻进了兖州,青州就是山东,兖州就是河南东部和山东西南部交界的一带,当时兖州刺史是刘岱,济北国相是鲍信,刘岱想要发兵征讨,但鲍信说:现在黄巾贼人有百万之众,我们是打不过他们的,但是他们没有粮草,只能靠抢掠为生,我们只要守住要塞,不与其交战,时间一长,贼人必然不攻自破。

但刘岱不听,执意要与黄巾军交战,结果打了个大败,刘岱也被黄巾军所杀。不过,刘岱的战死,也让曹操有了发展壮大的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呢?刘岱死了以后,鲍信就请曹操来代理兖州牧,曹操代理兖州牧以后,就带领大军和黄巾军作战,经过了一番苦战,鲍信战死,曹操最终击败了黄巾军,黄巾军的百万之众就投降了曹操。其实黄巾军的所谓百万之众,用于作战的人员大概有三十万,其余的都是随军家属。

曹操就把能打仗的一部分人,编为作战部队,称他们为青州兵,但是曹操还面临一个问题,那几十万的随军家属该怎么安置呢?这时候,曹操的一个重要的谋士毛玠,给曹操讲了一番话,他说: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国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毛玠的这番话,是站在战略层面上,为曹操分析了天下大势,可以堪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意思是,如今天下大乱,国本动摇,经济崩溃,流民四起,毛玠还首次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蓄军资,霸业可成。让曹操把皇帝先安顿下来,然后自己发展经济,积蓄实力,可以成就一番霸业。其实毛玠的话蕴含了两个道理,要想成就大业,必须要有政治实力和经济实力,奉天子以令不臣,是政治实力,如果皇帝在曹操这里,那么曹操做的事就代表了天子,就是正义的,要去讨伐谁就师出有名,这无疑让曹操在政治上有了绝对的优势。修耕植,蓄军资就是要让曹操专心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因为在乱世要想有所作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而打仗靠的是什么,说白了靠的是经济实力,没有钱粮,这仗还怎么打?

曹操一听,史书记录了四个字,敬纳其言。公元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迎回许都,开始屯田,因为这时候董卓已经死了,长安也是一片大乱,所以曹操就把汉献帝接到了许都。许都就是今天的河南许昌,那什么叫屯田呢,简单的说,就是让人种地,曹操在世的时候,主要是民屯,也就是说屯田的主体是老百姓,不管是流民,还是随军家属,把土地分给他们来耕作,然后给曹操缴纳五成到六成的田租,这样一来,不光解决了流民和随军家属的安置问题,也解决了军粮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由于曹操最先是在许都周围开始屯田的,所以他这项屯田制度又被成为许下屯田。曹操迎回汉献帝,就在政治上占据了先机,屯田制度又让他在经济上做到了自给自足,所以曹操就在北方迅速崛起。

那么与此同时,讨伐董卓的那些诸侯们结局如何呢,我们下集接着聊,再见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