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赵南起卷入“特嫌”风波,当即提出要求:我要见杨尚昆同志

奇葩历史观点 2025-02-18 09:11:55

在迎接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将领中,有一位出身“韩国”的将军,他就是赵南起。

1927年,赵南起出生在忠清北道清原郡一个赵姓人家中。朝鲜南北分裂后,忠清北道清原郡被划分给了南朝鲜,也就是如今的韩国。

赵南起出生时哭声嘹亮,全家人高兴得不得了,因为这在当地风俗中被认为是吉兆,表明孩子健康好养活,长大后能干大事。兴奋之余,其爷爷赵东值亲自给他取名“南起”。

最初,赵南起的家境是十分好的,爷爷赵东值是清原郡反日起义的筹划者和组织者之一,在当地有权有势。然而到了赵南起父亲赵龙九这一代,由于他整天埋头于书籍中,不善经营家业,以致迅速败落。

等赵南起长到六七岁时,赵家已经完全没有了往日的辉煌,全家上下靠种田为生。

每到初春时,赵南起就要随大人们下地种水稻,还必须赤脚踏入田中。冰凉刺骨的寒气直往人脚里钻,但如果喝上两杯烧酒,就能抵御寒冷。也就是从这时起,赵南起练就了一肚子酒量。

1939年,赵龙九带着满身债务与家人悄悄离开了故土,一路辗转来到了中国吉林省永吉县岔路河边的一个朝鲜族村庄,从此住了下来。

这段时期虽然也不好过,但却是赵南起最幸福和快乐的时光,因为即使再苦,也有家人的陪伴。然而到了1945年,赵南起与家人分道扬镳了。

这一年日本投降,赵南起的爷爷提出了回国的想法,但赵南起此时已经参加了吉林市解放同盟,他想要留下来。最终,赵南起和父亲留在了中国,弟弟、哥哥、姐姐和母亲则随爷爷一起回到了朝鲜。

赵南起没有想到,自己从此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再次得知消息时已过了三十多年。

1947年2月,赵南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彻底成为了一位中国人。三年后朝鲜战争爆发,赵南起毅然赴朝参战,承担翻译工作,还与毛主席长子毛岸英有过一段难忘工作经历。

因表现出色,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赵南起被授予少校军衔。

多年来,赵南起一心想着为人民、为国家做点事情,于是他深入群众之中,为群众解决困难,帮助农民提高水稻产量。

然而,就在赵南起为百姓深谋远虑时,一场风暴打乱了他的生活。十年运动开始后,赵南起遭到了审查,从肉体到精神,整整关押了10年时间,直到1978年才为他平反。

为了弥补这十年来的空缺,赵南起一复出就开始夜以继日地工作。在吉林省委工作了两年时间里,他整个身子都扑在了基层和农村,赢得了百姓一致赞扬。

1985年,赵南起奉调进京到总后勤部工作,重新穿上了军装。两年后,中共中央决定调整军委成员和人民解放军各总部领导干部,赵南起成为了总后勤部部长人选之一。

可就在这个时候,赵南起却陷入了一场“特嫌”风波。有人给中央军委寄了一封匿名信,称赵南起的弟弟现居“韩国”,早在1979年就曾在“韩国”的电台公开讲话策反赵南起,并称赵南起对此事一直隐瞒,因此有“韩国特务”的重大嫌疑。

赵南起得知匿名信的内容后大吃一惊,他立即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作为一个在革命队伍中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他决不允许被安上这样的罪名。

于是,赵南起当即提出:“我要见杨尚昆同志。”

很快,赵南起如愿见到了杨尚昆,他详细地汇报匿名信中反映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在1979年的时候,赵南起正担任吉林省延边朝鲜自治州州委书记,突然接到了一封来自香港的私人信件。

由于当时对海外信件比较重视,赵南起便打电话叫来了自治州公安局局长和安全保卫部门的负责人,当着众人的面拆开了信,一起阅读。

写信之人自称是韩国《东亚日报》的一名驻港记者,表示一个月前曾在一篇报道中提到了赵南起的名字。但就在几天前,汉城一位叫赵南元的读者来信说,他失散三十多年的哥哥也叫赵南起,并讲述了分别时的情况。

记者在信中说:“不知延边州委书记赵南起先生是否是赵南元的哥哥,如果是的话,请速来信与我联系,我将马上通知赵南元先生。”

看到“赵南元”这个名字,赵南起就隐约感觉他正是自己的弟弟,但当时正处建设延边的关键时候,赵南起并没有立刻认亲,而是让一旁的自治州公安局局长存档,又分别向自治州委和省委做了报告。

后来,这件事被赵南起逐渐淡忘。

1980年春节,赵南起到延吉县给群众拜年,一位阿妈妮告诉他,她在收听“韩国”广播时听到一则寻人启事,对方自称赵南元,正在寻找失散多年的哥哥赵南起。

事后,赵南起马上调出了有关部门收录的广播录音,果然找到了那则寻人启事,沉寂多年的记忆在赵南起脑海中不断浮现。到这时,赵南起已完全可以肯定,对方确实是自己的弟弟。

然而在当时,以赵南起的身份无法与“韩国”的亲人通信,他只好在心中默默祝福弟弟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听了赵南起的汇报,杨尚昆面露同情地说:“南起同志,我被你的故事感动了。你和家人的分离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你所采取的措施完全符合组织原则,你不要背包袱。”

杨尚昆的话给了赵南起很大的鼓励,但他还是不放心,提出军委派人予以查清,以防日后再次遇到此类事情。赵南起此举,也足以证明他问心无愧。

很快,军委就派出人员展开了调查,最终得出结论:赵南起关于弟弟寻亲的叙述完全符合事实;所有证据都表明,赵南起从未向组织隐瞒有直系亲属在“韩国”的情况。

就这样,赵南起顺利洗清了“特务”嫌疑,总后勤部部长一职也由他担任。1988年,赵南起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恢复军衔制首批被授予上将军衔的17名将官之一。

虽然洗清了冤屈,但无法与亲人相认仍旧是赵南起心中的遗憾。直到2000年,他才终于弥补了这个遗憾。

那一年,赵南起受国家指派访问韩国,他向组织申请回故乡探望,并得到了批准。可惜的是,赵南起虽然回到了家乡,但弟弟早已去世,兄弟俩还是没能团聚。

2018年,赵南起以91岁高龄去世,结束了他奋斗的一生。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