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国海军南海高强度实战化训练南部战区海军近期在南海展开多轮实战化演训,聚焦防空反导、对海突击等核心作战能力。某导弹快艇大队组成编队,在陌生海域实施舰炮精准打击、自主搜索抗击等科目训练。面对复杂海况导致雷达跟踪不稳的难题,官兵通过光电协同自主锁定目标,成功击毁模拟威胁,并发射干扰弹有效防御来袭导弹。同期,某护卫舰支队组织多艘舰艇开展全训考核,模拟遭“敌”导弹攻击时快速转换防空阵型、发射干扰弹脱离威胁,并在舰艇互相对抗中检验战术决策与火力协同能力。训练中特情险情密集设置,官兵需连贯处置舱室起火、仪器失灵等突发状况,战训深度耦合推动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水平提升。

二、以色列拦截胡塞高超音速导弹也门胡塞武装24日向以色列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发射“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导弹(速度16马赫)及Zolfaghar弹道导弹。以军宣称在导弹进入领空前成功拦截,特拉维夫等中部城市拉响防空警报,社交媒体画面显示拦截弹片空中坠落,未造成人员伤亡。这是胡塞武装一周内第六次对以发动导弹袭击,其宣称行动系回应以军3月18日恢复加沙军事行动。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是胡塞首次公开使用“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武器,该导弹射程达2150公里,具有高机动突防能力,对区域防空体系构成新挑战。
局势观察两场行动折射现代战争攻防博弈:中国海军通过高强度对抗性训练锤炼复杂电磁环境下精确打击与协同防御能力,而以色列在实战中验证反导系统对高超音速威胁的应对效能。地区安全态势正被技术突破与实战检验双重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