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信风波未平0参保又起,张颂文“狂飙”进资本迷局?

张紘谈娱 2025-03-26 11:36:39
近日,演员张颂文因一段7秒视频被推上风口浪尖——画面中,他将粉丝投进车窗的信封反手抛出车外,引发“耍大牌”争议。然而这场舆论风暴尚未平息,网友又从天眼查扒出更劲爆的猛料:其名下唯一存续的工作室连续5年参保人数为0,而此前注销的3家企业更让事件蒙上资本博弈的迷雾。 从“高启强滤镜”到“资本靶子” 扔信事件初爆发时,舆论场迅速割裂:有人痛斥“飘了”,有人喊冤“私生饭送白花诅咒”。剧组工作人员后续解释称,信封内疑似有白色纸花和重物,但仍有网友质疑:“即便危险,不能下车处理?”正当两派争执不下时,0参保的“税务炸弹”精准引爆——有财务博主指出,明星工作室常通过“个体户+劳务外包”避税,但连续多年0参保实属罕见。 数据背后的商业暗流 天眼查显示,张颂文影视文化工作室注册资本50万,经营范围覆盖影视制作、演出经纪,但2019-2023年参保人数始终挂零。业内人士分析,这种现象或与“灵活用工”模式相关:艺人将劳务分包给第三方公司,社保由合作方代缴,但若长期不招正式员工,可能触碰劳动法红线。更耐人寻味的是,其名下另外3家企业集中在2024-2025年间注销,恰逢《狂飙》爆红后资本运作高峰期。 阴谋论VS现实逻辑 粉丝怒斥这是“有组织狙击”:“24日扔信、25日曝税务,分明是连环计!”网友翻出年初旧账——1月张颂文曾被传因“收入与缴税不符”遭约谈,虽无实锤却已埋下舆论地雷。而导演高群书的力挺长文被重新解读:“战战兢兢”四字意外成为资本施压的注脚。 娱乐圈的“合规困局” 这场风波撕开了行业潜规则的冰山一角: 税务灰色地带:明星工作室常以“核定征收”降低税负,如某财务模型显示,1亿收入通过工作室操作可省税超3600万。劳务关系迷雾:顶流艺人团队往往由数十人组成,但社保可能分散在多个关联公司,形成“隐形雇佣链”。舆论武器化:从扔信视频的剪辑引导到企业信息的定向曝光,黑公关产业链已成明星“定时炸弹”。当“演技派”撞上“流量陷阱” 张颂文的困境折射出实力演员的转型之痛:凭借《狂飙》封神后,他拒绝综艺捞金、坚持深耕演技,却因不符合“流量明星”的商业逻辑遭反噬。正如网友调侃:“高启强能买下半个京海,张颂文却买不到清静。”这场风波背后,既是公众对明星道德的高频审视,更是娱乐圈新旧势力的话语权争夺。 结语 截至发稿,张颂文仍未回应争议。但网友已从愤怒转向深思:当“工作室0参保”成为攻击武器,我们究竟在批判违法用工,还是在参与一场精心设计的“人设爆破”?或许正如《狂飙》中的台词:“风浪越大,鱼越贵。”只是这次,被架上烤架的是一条想潜心演戏的“鱼”。
0 阅读:1

张紘谈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