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在中俄之间,蒙古国原本有着很好的发展机会。
中俄之间但凡有一点大项目,蒙古国其实都能喝上一口汤,但偏偏蒙古国天生反骨。
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蒙古国都没有接住,听不懂对他们的敲打,最终断掉了自己的财路,这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一、蒙古国左右摇摆
2023年年底数据,蒙古国人口大约350万,名义GDP约198.73亿美元。
而我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口约360万,2023年 GDP约为3801.55亿人民币,折合人民币约为590亿美元。
差不多人口规模的情况下,呼和浩特市GDP已经达到蒙古国将近三倍,中国内蒙古和外蒙古国的发展差距从数据上一目了然。
其实蒙古国的天然条件并不差,紧挨着俄罗斯和中国两个大国,一个面积全世界第一,军事实力全球第二。
另一个经济规模全球第二,工业制造规模全球第一。
更不必说,两家还都是联合国五常。
而蒙古国天然资源极其丰富,境内光是探明的矿产就有80多种,矿点更是多达6000多个。
不管是煤炭还是铜矿、金矿的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此外还有大量的铁、磷、石油。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一直都是非常大的。
如果能和我国好好合作,哪怕仅仅依靠出口矿产,都可以让国家经济发展的不错。
更何况除了矿产资源之外,蒙古国还较好的天然草场,畜牧业一直都发展的不错。
在我国,发展好的畜牧业大户,那可都是有钱的象征。
偏偏这么好的条件,老天爷几乎都快把饭喂到嘴里了,蒙古国却到现在都发展不起来,经济数据一直不太好看,人民生活水平也非常低下。
大多数网友都分析过,蒙古国有这样良好的条件却一直发展不起来,蒙古国的领导者难辞其咎,他们所选的发展方向就是错的。
明明紧挨着中俄,蒙古国却总想着要寻找第三邻国,所选择的第三邻国也都一言难尽,比如大洋彼岸的美国。
今年8月份俄媒报道,蒙古国总统在会见布林肯的时候强调,蒙古国的外交优先事项之一就是加强和美国的关系。
除了美国之外,蒙古国还和日本、北约等国家组织发展关系,对于北约提出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蒙古国也积极响应。
俄罗斯和北约、美国一直都不对付,而中美博弈也被屡屡提及。
这样的情况之下,蒙古国却蒙着头要和两个接壤大国的对手频繁往来,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蒙古国这样的态度,我国和俄罗斯即便有许多项目要和蒙古国合作,肯定也都会有所保留。
毕竟谁也无法判断蒙古国会不会随时反水,导致许多合作项目泡汤。
中俄之间的一些合作项目,更是很难再给蒙古国机会,日前俄媒报道的中俄合作项目进展,就让蒙古国失去了一棵摇钱树。
二、蒙古国自断财路?
12月25日,俄罗斯塔斯社消息,俄副总理亚历山大已经于前一日正式宣布,中俄哈天然气管道项目已经启动。
这条管道对于中俄哈三国来说都极其重要,每年都能输送天然气约450亿立方。
当前计算和可行性论证以及谈判工作都在有序推进,建成之后每年大约向我国输送天然气350亿立方,向哈萨克斯坦输送天然气约100亿立方。
哈萨克斯坦作为中俄天然气管道的中转站,能在这条天然气运输管道上收获不少利益。
除了前面提到的,哈萨克斯坦也能用上俄罗斯的天然气之外,还能在其他的很多好处。
比如天然气管道在哈萨克斯坦建设的时候,就让当地不少人找到了工作岗位,自然就能带动起周边经济发展。
而且天然气管道在哈萨克斯坦建设期间,也能让哈萨克斯坦和中俄两国的相关技术人员多多交流学习,提高哈萨克斯坦本身的技术发展。
原本这些好处蒙古国也可以拿到,但因为蒙古国的任性行为,想要在中俄天然气管道上分一杯羹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低。
时间怕是要一直往后推迟,甚至可能中断。
其实最初中俄之间天然气管道建设的时候,还是考虑了蒙古国的。
早从2006年,当时中俄之间打算建设一条连接俄罗斯西伯利亚和我国的天然气管道。
这条天然气管道在2010年被命名为“西伯利亚力量2号”。
“西伯利亚力量2号”规划就要从蒙古国输送进入中国,它的输送能力也非常强悍,比中俄哈天然气管道还要更胜一筹,预计每年往中国输送的天然气可以达到500亿立方米。
但是一直到现在,“西伯利亚力量2号”还没有开工建设。
极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始终未能和蒙古国达成有效统一的意见。
俄乌冲突之后,俄罗斯在欧洲市场受阻,开始把目光往东方调转,对于“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推进更加迫切。
在2023年10月份普京到北京参加“一带一路”峰会时,就对“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建设非常上心。
他还和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就这件事进行商量,可是迄今为止未能成功。
蒙古国似乎压根不愿意配合,在他们的《2024~2028国家发展规划》中,连“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影子都没见着。
这么大的项目规划书中提都不提,明显希望渺茫。
蒙古国这样不积极配合,管道建设的推进自然会非常慢。
原本预计“西伯利亚力量2号”要在今年开始建设,2028年就能完工,这下看起来遥遥无期了。
这让我们更加明白,蒙古国或许不是那么靠得住的合作伙伴。
今年9月份我国高层还访问了蒙古,就双方合作进行了多方探讨,但看起来,这番交流对于中国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似乎没什么作用。
如果“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建设一再往后推迟,等到其他线路的天然气输送慢慢步入正轨,途经蒙古国的这条天然气管道或许就不再那么重要,即将到手的摇钱树可能也要飞走了。
三、未来蒙古国会怎么样?
说蒙古国拎不清,实在不算冤枉他们。
财联社12月18日消息,蒙古国和法国又签署了价值约16亿美元的铀矿协议,两国将会一起开发铀矿项目。
蒙方想方设法要和美西方国家进行各方面的合作,但是对于和自己相邻的中俄两个大国的天然气管道项目却消极怠工,迟迟未能顺利推进。
就这样的态度,不管中国还是俄罗斯,大概都无法做到完全放心和他们合作。
蒙古国再怎么想要发展“第三邻国”,在客观条件上和他接壤的只有中国和俄罗斯。
海陆空三条运输道路不管蒙古国想选择哪一条,都必须要经过中俄两国。
当前世界贸易最主要的运输通道还是海上运输,蒙古国作为内陆国压根没有出海口,想要往外运输矿产只能借道中俄。
此前蒙古国就借用了中国的天津港和锦州港,一直以来我们也为蒙古国的对外贸易做出了不少帮助。
如果蒙古国真心实意想要发展自身经济,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和中俄之间的合作。
当然最主要的是加强和我国之间的合作,因为本身俄罗斯就是一个能源大国,蒙古国的资源优势对于俄罗斯来说不算什么。
和中国加强合作之后,蒙古国的矿产有了销路,以后想要推进国内的基础建设我国也可以帮忙,这些对蒙古国来说都是非常好的机会。
如果蒙古国再继续舍近求远下去,就算有再好的资源,也无法做到真正变现让蒙古国富裕起来。
等将来中俄之间的合作已经不再需要蒙古国的时候,那么蒙古国就连翻身机会都没有了。
现在蒙古国如果想抓住和我国合作的机会还不算晚,我们现在提倡的“一带一路”建设当中,我们也愿意和蒙古国合作拉他们一把。
比如12月16日就宣布了新的合作领域,我国呼和浩特市要与蒙古国色楞格省就荒漠化治理达成合作。
我国的荒漠化治理取得了惊人的成果,蒙古国国内的荒漠化问题严峻,我们帮助蒙古国改善环境之后也能让他们实现更好的发展。
蒙古国曾经是我们的领土,因此国内许多人对于蒙古国也有一定的亲近。
但即便再仅仅如果蒙古国执迷不悟,这些热情时间久了也会被消磨殆尽。
希望蒙古国可以认清形势,抓住机会,搭上中国发展的直通快车在之后可以实现国民经济的真正腾飞。
同样也是蒙古族,外蒙古和内蒙古的发展天差地别,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今后我们全国各族也要团结起来,继续为祖国发展共同努力。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客观叙述,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图片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俄副总理:已启动输华新天然气管道项目参考消息2024-12-26
蒙古国总统表示加强与美国的关系是外交优先事项之一2024年8月2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蒙古与法国奥拉诺公司达成16亿美元铀矿协议 财联社2024年12月28日
文少卿:穿越蒙古国的中俄天然气管道,不仅仅是几千公里的钢管 观察者网202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