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吕梓源和胡锡进,说几句“公道话”,欢迎来喷

杂拌儿堂 2022-12-12 18:19:54

今天,一个名字莫名其妙的火了,她叫吕梓源。

28岁,北京电视台记者,发烧38.5度,住进了两人一间的小汤山方舱医院。

然后炸锅了,“吕梓源让出病床”的词条阅读量迅速上亿,有人说吕梓源们是“资源分配者,也是占有者”,是“特权阶层的特殊待遇”。

但请稍微动一下脑子,真正的“特权”行径,其实是发生在普通人根本看不到,也想象不到的地方,而吕梓源只是恰巧因为她的身份和职业,让大家觉得这就是特权,而被推上了舆论风口。

其实问题不是吕梓源如何住进了方舱,尽管她已经做出回应,而是其之前支持放开的态度,如今却享受着动态清零的福利,言行不一才是症结所在。

同时,吕梓源事件也带来了大家对“第四权力”的质疑,所谓“第四权力”是指媒体或公众视听的力量。

这概念听着云里雾里,其实在网络上早就见得多了,比如各种断章取义的视频片段、信息量巨大的“小作文”等,直白的说,“第四权力”就是能影响公众舆论的能量载体。

其实大家质疑“第四权力”的背后,是对所谓特权阶层的不满,理论逻辑便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儒家思想,通俗来说就是“凭什么你有,而我没有”。

讽刺的是,在分配资源的时候,想要人人平等了,那么在为社会做贡献的时候,怎么没有挤破脑袋的想要去奉献呢?

当然,这里并不是指所有人,而是希望大家能换一个思路去看待这件事。

因为14亿人的放开,之前杞人忧天般的“医疗挤兑”却如期上演,面对紧张的床位,谁应该优先入院呢,老人、孩子还是危重患者?

在“供远远不应求”的大环境下,讨论公平问题是不现实的,然后不满情绪就归咎于制度、特权,最后形成舆论上的恶性循环,让大众慢慢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沉浸在无休止的负面情绪世界。

说到媒体人,就绕不过拥有上千万粉丝的“老胡”--胡锡进了,在吕梓源之前,网络上一直就有针对老胡的声音,比如“胡锡进是正厅级干部,是能享受高干病房的”。

而吕梓源事件曝光后,有人要求主动媒体前辈胡锡进站出来发声,可是老胡社媒更新后,这些人又都不相信,老胡是真难啊。

虽然老胡的有些言论我并不认同,但是他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其一,通过对老胡内容的反馈,我们能了解到很多人较为真实的想法;其二,他能作为民众压力的“释放器”,因为老胡具有强烈的象征性,“骂”他却很安全,具体象征什么,“懂的都懂“;其三,他甚至成为了在国际上,对外传递中国声音的某种民间渠道。

在”骂“老胡的人中,有不少会揪着他看似前后矛盾的言论,这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所以他们就毫无顾忌的说老胡是”墙头草“。

但是,老胡所有言论都有一个基调或者说底线,就是和国家大方向始终保持一致,这也是我最敬佩的地方,因为太多的媒体人想要以标新立异出圈,而违背了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远的不说,在放开之后,他有勇气去到发热门诊、饭馆,深入到疫情中普通人的生活当中,这比很多只会坐在办公室里臆想,并挑动大众情绪的媒体人真实的多,从这个角度来看,老胡是合格的。

可以说,在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能成为“记者”的时代,他还在努力恪守着老一辈媒体人的良知。

面对开放后的疫情,有人会问“到底该怎么办”?那就请相信,我们的国家正在和大家一起面对着困难。还有那么多生病却依然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也许他们的家人也正在忍受着病痛,请多一些互相理解吧。

拜金社会,谁掌握着更多的金钱或权力,谁就拥有更多的资源,这是整体社会价值取向所决定的,是现实社会的“游戏规则”,也许参与这场游戏的每一个人,都不会是无辜的吧。

最后我想说,当你“伸手”向国家寻求帮助的时候,也想一想自己为社会做了什么,不是要求弄个“两弹一星”,或者直接拉升GDP。

而是面对社会丑陋面时,有没有力所能及的发声,面对弱势者,有没有提供可能的帮助。相信哪怕自己微如尘埃的力量,也能改变这个社会,才是真正的勇敢。

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个人独立账号,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欢迎随缘点赞、关注

想让我说你爱听的话,一颗棒棒糖

2 阅读:420
评论列表
  • 2022-12-14 06:55

    这篇文章客观中立,有深度,值得所有人思考,好文章。

杂拌儿堂

简介:精神的自由,在于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