懋勤轩三迤掌故:《滇南第一麒麟》

乐艺会 2024-09-20 07:02:12
滇南第一麒麟

懋勤轩三迤掌故

麒麟是中国传统神话中的神兽,既是吉祥的象征,也有避邪除秽之神力,所以受到广大中国人民的喜爱,历代帝王更是以其为头等祥瑞,所以各地官员、藩属才会有进贡“麒麟”的行为。

(明清两代外国使臣拿长颈鹿当作麒麟进贡)

出于对麒麟的喜爱,中国的刺绣、雕塑、绘画等艺术中大量出现了麒麟的形象,官方出使各国大臣、一品武官更以麒麟作为官服和补子纹饰,以壮观瞻。

由于麒麟形象威严,又有祥瑞之说,所以古人认为它有驱邪、避秽的作用,于是常常用麒麟图案来装饰建筑,其中尤以照壁上的麒麟最为华丽,下图中即清末旧照中官署门前大照壁上的彩绘麒麟。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以麒麟装饰的照壁曾经遍布大江南北,虽经战乱、自然灾害、政治运动破坏,但还是有不少佳作传世。咱们云南通海县解家营的石雕麒麟照壁便是典型代表。(“解”字用作姓氏时,云南读作xiè)

解家营原属河西县,通海、河西两县合并后属通海县河西镇。村中解姓人家较多,故名“解家营”。按照相关记载,他们解家祖籍为江苏句容,明洪武年间,先祖解守原任训导,因受胡惟庸案牵连,被流放云南充军,编于入临安卫,屯守通海,后又起用为袁州府儒学训导。靖难兵至,重回戍所,从此落籍,先后于东渠乡等地居住,后迁居麻地山,即今之解家营,所以当地解姓以解守为始祖,并在村中立神道碑以为纪念。

(乾隆二十六年,河西知县萧思濬下令竖立的“明忠臣谢公讳守神道”碑)

明清时期,解家营村民精于石雕艺术,并形成了独俱特色的风格,即今人所谓“滇南石雕”,由于造型美观、雕工精细,所以很快风靡于云南各地。今天在云南的很多名胜古迹当中,依然保留了一大批当地石匠的杰作。乾隆年间,解家营石匠为家乡雕刻了一块精美的麒麟石刻,镶嵌于村西头影壁墙上。这座单体砖石结构的照壁,宽5.47米、高3.87米。主体麒麟图案以整块青石雕刻而成,高1.5米、宽2.8米,麒麟昂首挺立,气势雄壮,周围环绕有宝鼎青烟、彩带玉书、吉祥如意、彩绫元宝、摩尼宝珠和五彩祥云。远观大气庄严,近看精巧细致,故以尺寸、艺术、工艺价值被誉为滇南第一麒麟,现为通海县文物保护单位。下图中即在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见到的这座麒麟照壁拓片。

(民间所见旧拓) 

值得庆幸的是,解家营的石雕技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今天仍有一大批石雕艺人在从事相关艺术创作,不仅有很多省内闻名的石雕厂,还有数位技艺精湛的石雕艺术传承人,将祖先的技艺继承并发扬光大。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