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俭为没得,侈为大恶:沿看宋朝君主更迭,浅谈宋朝节俭国用制度

友情似千金 2022-12-27 23:14:07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在我国,这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代封建王朝中,从来不缺那些“富丽堂皇”的朝代。

例如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所见的大清王朝,其在中后期帝皇的奢靡程度令人瞠目结舌;大明王朝,同样也是为了体现自己的王者气度,兴建紫禁城令世人叹为观止。

而在这之前,有一个经济繁荣昌盛,在当时GDP称霸世界的朝代,却“与众不同”的提倡节俭制度.....这就是鲜为人知的宋朝。

说到宋朝,就不得不先说他那庞大且发达的经济。

尽管宋朝的军事实力是众所周知的软弱,但百姓个个富足,甚至有种感觉是:能用钱解决的事,就尽量用钱解决。

更加令普通人矛盾的点,或许就是宋朝初期GDP虽然高,但是举国上下却非常的俭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在“性格”上如此孱弱的宋朝,经济、生产力等方面竟然一度领先世界。农业生产世界第一;手工生产业世界第一;采矿铁冶炼世界第一;人均GDP世界第一,乃至宋朝的房价和娱乐业也是世界第一。

甚至专家学者都曾坦言,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到了60年代才追上了宋朝的经济水平。

就这么一个经济空前繁荣的朝代,国家上下却极度崇尚节俭制度,家家户户几乎都能做到“光盘行动”,绝不奢靡浪费,在当时较为名贵的金银器具也极为少见。

而这令百姓向往的国度之始,要从宋太祖开始说起。

宋太祖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相比其他朝代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可以说是相当“抠门”。

宋太祖赵匡胤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都体现出他俭朴的一生,为节俭制度以身作则。

衣服多是以旧衣服为主,在衣服上看见补丁是正常的事;

餐食方面,赵匡胤饮酒甚少,非常自律,他自己都曾说过“晨夕下药,常以盐汤代酒”;

住所更是俭朴至极,没有历代帝皇过多绫罗绸缎的装饰,用芦苇作为装饰对他来说都很正常;

最后在出行上,就连赵匡胤出门所乘的轿子,都是非常朴素,甚至还带有些“补丁”。

这简朴的生活,连他的大臣们都有些许看不下去,经常劝赵匡胤作为一国之君,可以把轿子稍微用金子装饰一下,修整一下,看上去更体面。

赵匡胤听罢表示,自己当然有能力可以将轿子用黄金点缀,乃至整个大殿都可以用黄金来进行装饰,可是并不能这样做,毕竟自己是为天下百姓守财之人。

《朱子治家格言》曾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赵匡胤是经历过五代之人,走过了五个朝代的更迭,他深知百姓日子的艰苦,如今掌权之后,他便是要这样的情况杜绝。

由此可见,宋太祖的“寒酸”,是建立在宋朝万千百姓上的节俭优良之风。正是因为太祖上承天命,下理万民,其行为举止也为万民垂范,让整个宋朝社会开始提倡节俭之风。

有如此体恤百姓的皇帝,大臣们公卿们自然而然也就开始以清廉节俭为规,书生文人士大夫,也不再互相逞强。

“古之圣帝明王莫不以检为美德,侈为大恶”

前文我们提到,宋朝的经济举世无双,百姓们安居乐业。

从宋太祖开始“戒奢从简”,蔓延到了文武百官,一直到宋朝第二位皇帝赵光义亦是如此。文人们也深知这点会给社会风气带来怎样的好处,所以从自身出发,开始大力提倡。

《阆风集》中记录“粗茶淡饭是家风”,在文人们的努力下,节俭也是体现一个人品德修养的表现。

整个北宋的人民在这样的影响下,铺张浪费也不再有。南宋文士王栐在他《燕翼诒谋录》中对此有非常高的赞赏。

这样的优良作风一直延续到了北宋中期,逐渐开始有了转变。

宋真宗即位后,与北方的辽国签订了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辽宋从此“称兄道弟”,宋朝每年向辽送上白银十万余两。

“能拿钱解决的,就用钱解决吧!”

如此,宋辽百年之间再无战事,百姓日子愈发稳定。宋朝累积的财富一度达到顶峰,百姓手头钱多了,消费力就愈发旺盛,崇尚节俭的风气也随之发生动摇。

到了宋神宗在位的元丰年间,社会中不乏有人“以惰为乐,以侈相骄”。

根据《宋朝诸臣奏议》中所记载的情况看,“一人而兼数人之食,饮酒宴乐、游荡无度”。

司马光在他的《司马光全集》中对此也有所描述:“近岁风俗尤为侈靡”,“以华靡相胜”,“以奇相曜、以新相夸”。奢侈浪费之象,日益严重,曾几何时的节俭之风正在慢慢消散。

官僚们宴请作客,酒要从国库中偷拿好酒撑面子,水果蔬菜要求山珍稀有,从前少见的金银器具,现在已经是摆满餐桌。

人们也因此对美食也有了不一样的追求,色香味俱全在当时是判定一道菜合不合格的标准。

《东京梦华录》中对此也有记载,宋朝就已经在美食上有了至高标准。不少的汴京高档酒楼里,野狐、野鹿、野猪等等野味应有尽有。

我们大家熟知的“美食博主”苏东坡先生,也是在这时候发明出了各式各样的“东坡”菜系。

这时期铺张浪费的代表习俗当属“看菜”。《宋朝诸臣奏议》中对此有详细描述:

“在宴请聚会饮酒之时,席面之上往往放置些须‘装饰物’,菜品或是器具,称之为‘看菜’”。

并且在这样的习俗中,这些被称为“看菜”的菜,是不可食用的。这并不是假菜,而是单纯的做出来摆在台面上好看,这就造成极大的铺张浪费,与前辈们所崇尚的节俭之风大相径庭。

宋仁宗在位时期,多次受到文臣范祖禹规谏:“古之圣帝明王莫不以检为美德,侈为大恶”。

文士韩琦也多次规谏宋仁宗“浮费靡节,横赐无常”。

好在宋仁宗是个听劝之人,也很好的延续了其爷爷宋太祖所崇尚的节俭。

相传宋仁宗身体力行的提倡节俭,还闹出了个故事,让珠宝价格一度下跌。

宋仁宗有位极为宠幸的贵妃,而这个贵妃的爱美之心比较大,尤其喜欢佩戴金银珠宝,这导致其他宫女贵妃都争相模仿,认为这样就可以得到皇上的宠爱。

由于金银珠宝价格甚高,宋仁宗非常讨厌这种风气,于是就拿自己最喜爱的贵妃来了一个“杀鸡儆猴”。

一次,贵妃如往常在自己头上佩戴了珠宝银饰等,宋仁祖见罢,立马表现的异常反感,并说道:“如是这般打扮,满头白,如此不祥之兆,也不知道避讳。”

这一番话把贵妃吓得赶紧摘下来不再佩戴,宋仁祖这才露出笑容。

但是节俭之风并没有在宋朝一直延续下去。北宋末年,朝廷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宋太祖所提倡的节俭,生活开始极尽奢华,肆意消费再浪费。

人们熟知宋徽宗治国无方,但此时的宋徽宗却是一等的艺术家,在画笔颜料上下的功夫比上朝还勤快。

北宋就这样在奢靡的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导致“亡国”。而这可耻的铺张浪费,一直持续到南宋。

“侈生于逸,逸生于豫,日益滋长,恐致蛊败”

南宋初年,国家长期处于战争,国力相比北宋差了可不止一点两点。宋高宗赵构,尽管当时也是个喜好美食之人,但是也不得不开始相仿先祖赵匡胤,大力推崇节俭,不得铺张浪费。

好景不长,宋高宗耻辱的和金朝签订了“绍兴和议”。意在和金朝求和,害怕未来再次失利,直接造成了爱国名将岳飞入狱。赵构推崇的节俭也被他自己所推翻。

根据周密的《武林旧事》所述,张俊为了宴请宋高宗赵构,仅仅属于前菜的开胃凉菜,就多达106道,铺张浪费的侈靡之观再次横行。

要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放眼整个宋朝就是最好的例子。宋孝宗赵眘即位时再次以身作则,杜绝铺张浪费。

赵眘的一位大臣胡铨,在其《经筵玉音问答》中记录了他和宋孝宗一同宴会的情形,在宴会中宋孝宗提到鱼肉味道鲜美,“但是要节俭食用。”

此言一出,让胡铨大为赞赏,称宋孝宗:“陛下贵极天子,而节俭如此,真尧舜再生!”

可见从宋太祖开始,宋朝的文人们几乎都大力推崇节俭之风气。

从南宋开始面临的诸多困境中,百姓穷苦、困乏,而官员士大夫却整日奢靡无度,皆是由一个“侈”字所致。

正所谓:“侈生于逸,逸生于豫,日益滋长,恐致蛊败。”南宋乾道年间的进士彭龟年,就曾用一段话规劝君王要戒奢从简。

杜绝奢靡浪费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下,我们都要懂得“谁之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不仅仅是珍惜农民们的劳动成果,也是在对自己未来负责,古人们已经用经验告诉我们,铺张浪费是万万不可取的。

0 阅读:22

友情似千金

简介:每一处的阳光,都有不一样的温暖。有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