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今天咱们继续聊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一些细节。
话说,震惊朝野的刑部冤案爆发后,康熙不仅亲自到刑场,当众拆穿了刑部官员草菅人命的卑劣勾当,而且随即便把上书房三位大臣佟国维、马齐、张廷玉传到皇宫内,毫不客气地训斥了他们一番。
在被训斥的过程中,佟国维、马齐先后发言,除了称自己需要承担失察之责任外,更多的则是讲一些和这个案件有关的负面影响,诸如怕继续彻查下去会牵扯到皇室贵胄、怕动摇朝廷根本等。
说到底,佟国维、马齐等人就是在甩锅给太子,将自己从刑部冤案中尽最大可能剥离出来。
试想,佟国维、马齐都明白的道理,康熙焉能不知道这桩刑部冤案的背后始作俑者就是太子胤礽吗?还需要佟国维、马齐苦口婆心地暗示吗?
这个自然是不必的。
康熙在怒斥上书房三位大臣的时候,显然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按理说,冤案既然发生了,康熙直接安排合适的人去处理这件事即可,何以还要先对着上书房几位大臣发一通火?康熙这样操作,究竟有什么样的用意呢?
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细节来探讨一下。
首先,康熙借刑部冤案,把以佟国维、马齐为首的上书房大臣狠批一顿,必然是有敲打他们的意思。
我们注意到,在康熙斥责他们的过程中,只有佟国维、马齐在发言辩驳,而张廷玉则是一言不发。
这说明,刑部固然是归太子直接管理,但是上书房对刑部同样也有协助管理、并予以监督的职责,而且负责这项工作的,很可能就是佟国维和马齐二人。
如今,太子失德,纵容手下的人炮制了刑部冤案,难道佟国维、马齐就没有失职的地方吗?
无论是佟国维、马齐二人工作不到位失职,还是他们选择性地失职,纵容太子犯下弥天大错,康熙对他们都是无法原谅的。
尤其当佟国维、马齐用“投鼠忌器”、“又无功而返”来形容刑部冤案的时候,康熙明显就压不住怒火了,开始对佟国维、马齐二人接连炮轰。
不过,炮轰了半天,康熙蓦然发现自己“弹药不足”,因为佟、马二人或多或少还占着理。刑部的也冤案毕竟是太子一手造成的,如果强行让他们二人背这个锅的话,不仅他们二人不服,全体朝臣也不会心服口服的。
事已至此,康熙不得不将怒火强压下去。
在康熙在“议举新太子”风波的尾声,对佟国维、马齐分别给予了不同的惩处。
我认为康熙的惩处,其实也有问责他们协助太子开展工作失职的成分。
其次,康熙同着上书房大臣大发雷霆,必然是有所指。
正如我前面所说,康熙此刻心里最清楚,刑部冤案的背后,是太子在胡作非为。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点,正是太子本人。
康熙最应该招来谈话的,应是太子,而不是其他人。
然而,康熙此刻最不愿意见的,偏偏也是太子。
此前,胤禛开启追比国库欠款工作后,太子居然是欠款最多的人员。不仅如此,太子还通过卖官鬻爵,将自己的欠款窟窿全部堵上。
最后,太子还恬不知耻地叫停了追比国库欠款的工作,自作主张让官员们分两年还清,不仅白白浪费了胤禛好不容易通过制造高压态势,促使官员们积极还款的局面,还把自己的铁杆支持者胤禛,直接晾在一旁。
太子的这一切行为,已然令康熙对他失望至极,甚至已经到了要考虑废黜他的地步。
如今,太子继续整出了清朝立国以来,罕见的冤案。
康熙是既恼怒又无奈,他究竟该如何面对他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呢。
批评得轻了,基本上是无济于事。
可如果敲打得重了,已经离被废只差一步的太子,很有可能直接就被废了。
届时,康熙该如何善后呢?这又是令康熙非常发愁的事。
在没有想好如何把握对太子的处置力度之前,康熙实在不愿意面对他。
对于已然发生的刑部冤案,康熙甚至都亲临过执刑现场,撂下了狠话,如果迟迟不对这件事有个处理的意见和态度的话,那就更说不过去了。
于是,康熙便借着对上书房几人发火,把自己下决心严查该冤案的态度表现出来。
而康熙也确信,很快太子便会听到这些讯息,并掂量一下如果自己继续胡作非为的话,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也就是说,康熙此番对上书房大臣发飙,代表康熙再次对太子予以了警告。
可惜,太子是个不长记性的家伙。
刑部冤案风波刚过,他便在热河围猎的时候,幽会郑春华。
这无异于是触碰了康熙最后的底线。
他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放纵自己,令他彻底失去了夺嫡的机会。
(全文完)
剧中的太子就是自作自受
你不知道别瞎说,刘老根不是这么编的![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总得找个替死鬼呀,不能迁怒于儿子们啊[哈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