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年初《哪吒2》刚上映时,多少人说它就是个“情怀续作”,票房能有个百亿就谢天谢地了。结果现在呢?157亿票房打脸全网,稳稳坐上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前五的位置,连好莱坞都得让它三分。
可现在又来了——有人说哪吒2密钥三连延是为了“硬冲164亿”,是“强撑脸面”。但真相真的是这样吗?今天,就来聊聊哪吒2的海外战场、英语配音、欧洲首映……以及,为什么它还能继续狂飙。
说句大实话,今年春节档之后,中国院线是真的冷。《唐人街探案4》延期,《射雕》延期,就连王家卫的片子也不敢上。但在这片“票房荒漠”中,哪吒2的日票房依旧稳居前二,像个孤胆英雄一样在护着场。
官方刚刚宣布第三次密钥延期,结果评论区又是一堆“别演了”“冲榜没意思”的声音。
但说句公道话,谁规定密钥延期就一定是为了冲榜?哪吒2现在依然在赚钱、有观众愿意走进影院,它作为一个“商品”,它还值钱,凭啥不延期?这跟冲不冲榜是两码事。
英语配音版来了,北美要翻盘?就在大家以为海外票房已经见顶的时候,突然来了个大消息:哪吒2的英语配音版即将上线北美!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之前很多看不懂中文字幕的海外观众,现在终于可以无障碍入坑。更重要的是,这波英语配音是全明星阵容,制作规格直追好莱坞大片。
据北美电影网站报道,《哪吒2》已经以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3亿)的票房成为全球动画票房第一,超越《冰雪奇缘》和《超人总动员》,仅次于《阿凡达》系列和《复联4》。
当然,这个数据可能是统计口径不同,但能被国外媒体这么高调报道,本身就是一种认可。
法国首映249家影院排片,现场炸了!更炸裂的是,法国今天刚刚首映,居然有249个影院同步排片,这在法国本土是非常罕见的待遇。当地华人发来的反馈说,影院爆满,“上一次看到这种盛况还是《复仇者联盟》”。
虽然放映的是普通话原声+法语字幕,但依然吸引了大量法国本地观众。现场甚至还有家长带着小孩来看,足见哪吒的吸引力已经不是“文化差异”能阻挡的程度了。
想想看,一个中国神话角色,能让法国人带娃去影院看,这不是文化输出,这是文化降维打击。
东南亚继续发力,马来新加坡破纪录别以为海外只有欧美能打,实际上这波哪吒在东南亚的表现甚至比北美还猛。
马来西亚票房达到了5199万令吉,已经是该国影史华语片第一;
新加坡也拿下735万新元,同样创下华语电影新纪录;
就连柬埔寨都交出了64万美元的票房,属于“人口少但贡献大”。
而且别忘了,马来、新加坡、柬埔寨都是有本土配音版的,这说明什么?说明哪吒的故事,是可以被本地观众真正“听懂”的。
欧洲多国上映,印度却按兵不动?除了法国,瑞典、丹麦、挪威等欧洲国家也将在4月25日和27日陆续上映,但场馆数量相对较少,估计不会有太大水花。
倒是印度这边,本来预告要4月26日上映,现在却迟迟不见动静。有可能是后续营销还没跟上,也可能是策略调整。但考虑到印度市场的不可控性,哪吒2在印度到底能不能爆,还真不好说。
中东、俄罗斯、蒙古……下一个爆点在哪?俄罗斯定档5月底,考虑到中俄关系和观众口味,可能会迎来一个不错的小高潮;
蒙古原本和印度一起上映,目前也暂无新动静;
至于之前很多营销号吹上的中东市场,目前来看压根没排上映计划,基本可以排除。
哪吒还能走多远?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就目前来看,哪吒2在全球的票房已经突破157亿人民币,即便冲不上164亿去超越《泰坦尼克号》,也已经是全球动画电影票房第一的非好莱坞作品。
关键是,它做到了以前没人做过的事:让中国动画成为全球现象级IP。
不是靠“奇观”,不是靠“东方元素”,而是真真正正靠技术+故事+文化共鸣打动了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不同人群的观众。
它是这代中国观众童年的延续,是中国动画工业自信的标志,是中国文化真正“走出去”的一次实战。
所以,不管你是因为特效、情怀,还是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而买票进场,这份票房都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我们每个人写下的“文化投票”。
哪吒不是在冲榜,而是在冲破边界。
法国华人?不知道是在雾里看花?还是走马观花?
梦一场
真不觉得尴尬吗?我觉得直接让大家捐款算票房算了[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