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一句出自《孙子兵法》,道破了战争的本质。美国动用两个航母打击群对付"穿拖鞋的游击队",看似大炮打蚊子,实则暴露了其战略困境。明眼人都看得出,美国这是伐兵不成,只能硬来。但海洋霸权遇上游击战术,高科技武器遭遇灵活战法,美国这套打法真管用吗?
胡塞展现游击战神技,美国高投入打持久战暴露短板
美国对胡塞武装的打击堪称奢侈。双航母群每天花费4000万美元,派出6-7架B-2隐身轰炸机,每轮空袭成本惊人的10亿美元,还损失了21架"死神"无人机,价值约7亿美元。但胡塞武装仍能对以色列两大港口发动袭击,甚至还敢叫板美军航母。
胡塞武装采用的典型游击战术让美军措手不及。他们善于分散部署,机动灵活,美军只能从地中海起飞无人机,航程受限,不得不使用滑翔炸弹和斯拉姆ER进行防区外攻击。更尴尬的是,美军没有合适的舰载无人机,只能靠MQ-9B这种特长机型,结果胡塞已经击落了21架。这不禁让人想起越战时期,美军同样面临着技术优势对游击战术的无力感。
胡塞武装军事发言人居然用中文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美国只是苍蝇,我们将彻底击败他们"。这种猖狂的嘲讽背后是对美国军力投射困境的准确把握。
中俄联手埃及,保卫苏伊士运河成关键战略
就在美军陷入红海泥潭之际,中俄同时在埃及举行联合军演,一个接一个,时机之巧妙,不言自明。中方派出了豪华阵容:运-20运输机,空警-500预警机,歼-10C战斗机,横跨6000多公里,经过多次空中加油抵达埃及。而俄罗斯则在地中海与埃及展开"友谊之桥2025"海上联合演习。
这不是简单的军事训练,而是一场战略博弈。苏伊士运河是连接亚欧的咽喉要道,一旦被以色列控制,全球贸易将受到沉重打击。特别是对中国而言,与欧盟的贸易航线必须保持畅通,这关系到我们的经济安全。
中俄与埃及的军演就是在向世界传递一个明确信号:苏伊士运河不容美以染指,红海地区不是美国的后花园。胡塞控制也门西部,埃及把握苏伊士运河,**"攻可东西夹击,守可互相照应"**,红海局势就有了战略平衡点。
"远交近攻"之策正当其时
古人云:"远交近攻"。这一计策出自《史记·张仪列传》,当年张仪为秦国提出的战略,在今天依然有其现实意义。美国的盟友圈正在松动,埃及这个传统上亲近美国的国家,如今同时与中俄举行军演,这是战略格局深刻变化的体现。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派出了运油-20空中加油机参加军演,这种战略加油机已成为我军新名片。据报道,运油-20有能力为埃及的米格-29战机提供空中加油服务。这种军事技术合作的深入,显示出地区国家对华军事合作的信心正在增强。
中东国家正在重新思考与大国的关系定位。埃及作为阿拉伯世界重要国家,选择同时与中俄合作,恰恰反映了其战略自主的需求,也证明了美国"单边主义"的衰落。
美国打击胡塞实为震慑伊朗,中俄力保战略布局
美国对胡塞的打击表面上是为保护红海航行自由,实则意在伊朗。特朗普上台后急不可待地与内塔尼亚胡通话,承诺"共同应对来自伊朗的威胁"。面对伊朗的核发展,特朗普更是发出了武力威胁。
我们不能忘记,以色列一直期待美国在中东下场,前不久还禁止向加沙运送人道主义物资,逼迫胡塞武装重启针对以色列船只的军事行动。美国随即以"保护利益"为由发动大规模空袭,这一切都是精心设计的剧本。
中俄两国看穿了这一战略图谋,在北京举行会议讨论伊核问题,强调"有关方应摒弃制裁施压、武力威胁"。有了这一背书,伊朗革命卫队司令随即强硬回应:"我们将以最强硬的方式应对任何威胁。"
历史告诉我们的启示
历史上,中国曾多次遭受列强欺凌。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西方国家无一不是打着"自由贸易"和"维护和平"的旗号行侵略之实。百年前的中国没有足够实力反击,只能任人宰割。但今天的情况早已不同,中国有能力也有意愿站出来维护全球正义。
美国在红海的行动与其百年来的行为模式如出一辙:利用军事优势干涉他国内政,控制关键航道,维护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他们永远不会真正关心当地人民的死活,只在乎所谓的"国家利益"。
作为普通中国人,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来之不易。当我们看到美国军舰在红海投下炸弹,当我们目睹胡塞武装浴血奋战,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的和平环境,支持国家的强军路线。
军事实力永远是国家安全的最后保障。只有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真正在国际舞台上有发言权。今天的中俄联合军演就是向世界展示我们捍卫和平的决心与能力。我们不挑起争端,但也决不害怕争端。
美国军费开支全球第一,但在胡塞这场战争中却显得力不从心。这提醒我们,军事实力不仅仅是装备先进,更重要的是战略思维和战术灵活性。中国军队应该从胡塞武装的成功中吸取经验,避免陷入"技术万能"的迷思。
红海局势依然复杂,但有一点是确定的:美国的单极时代已经结束,中俄联手为世界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无论美国如何挣扎,历史的车轮都将滚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