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梅大栋被捕入狱,敌人为了羞辱他,故意把他跟偷牛贼关在一起,谁知偷牛贼却对他说:“你想不想逃出去?”

1901年,梅大栋出生于安徽宣城旌德县的一个普通农家。由于父亲早逝,他年幼时便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帮助母亲照顾两个弟弟妹妹。
梅大栋的母亲虽然是个裹着小脚的传统妇女,但思想却一点也不封建,即便家中经济困难,她仍坚持将孩子们送去上学。
梅家兄弟俩被培养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化人,梅大栋从宣城第四师范学校毕业后,便留在了宣师附小任教。
在宣师的求学经历,奠定了梅大栋的思想基础。他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反抗旧官僚和反动军阀担任学校校长,成为主要骨干。后来,恽代辉和萧楚女来宣师任教,梅大栋受其影响,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
新思想极大地鼓舞了梅大栋,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并在日记本里写下:“我以前就像一直在睡觉,直到今天,终于被叫醒了。”
1924年,在昔日宣师同窗吴化之的介绍下,梅大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安排到江西安源参与工作。
可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安源党支部遭到破坏,梅大栋一时无处可去。这时,他想到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仍在遭受反动势力的压迫,于是思乡心切的他当即决定回到旌德县开展革命工作。
在梅大栋的领导下,减租减息、游斗土豪劣绅、禁赌禁烟等反帝反封建运动在旌德县普遍开展,革命烈火越烧越旺。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梅大栋组织了800多名农民,准备发动武装攻城暴动。但由于经验不足,暴动遭到了国民党新军阀的残酷镇压。
然而,梅大栋的心中的革命之火并没有因此被浇灭,反而更加熊熊燃烧起来。同年11月,他组织民众发起了揭露县教育局反动局长江养吾贪污教育经费的“倒江运动”,结果不幸被捕入狱,他和弟弟梅大梁被反动当局判处了死刑。
作为旌德革命势力的领导人之一,梅大栋受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特殊关照”。为了从梅大栋口中套出信息,敌人无所不用其极,给他上了各种各样的刑具。
梅大栋被蘸满了辣椒水的鞭子打得皮开肉绽,硬是咬牙撑了下来,一个字也不向敌人透露。
敌人大为恼火,为了羞辱他,便将其丢进一间阴暗潮湿的牢房,牢房里还关着一个偷牛贼。
那偷牛贼原本正在角落打盹,只听牢房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浑身是血的人就在他面前被粗暴地扔了进来。
偷牛贼定睛一看眼前人,心下感到十分惊讶。等到狱卒离开后,他赶紧凑上前去,小声道:“梅先生,你怎么会在这里!”
梅大栋诧异地抬起头来。他在脑中回忆了一番,但想不起何时何地见过此人。
“我是老曹,您应该早就不记得我了……”偷牛贼的语气中充满了敬重和惋惜。

原来,1925年梅大栋回到家乡开展革命工作时,曾开办了一所农民补习学校,专门在晚上教农民识字、唱革命歌,宣传革命思想,在当时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发展了四十多名学员,老曹正是其中之一。
遗憾的是,当时老曹没能坚持下去。由于生活拮据,为了家人能吃上饱饭,他起早贪黑地给地主干活,结果地主变本加厉地盘剥,还把老曹家唯一的一头牛强行夺走了。
失去了耕作的牛,老曹家几乎要断了活路。老曹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半夜偷偷翻到地主家去,要把牛偷回来,结果不幸被地主抓住,就这样送进了牢里。
听完老曹的遭遇,梅大栋愤懑又无奈地长叹一口气:“等我们革命成功,推翻了反动派,建立属于人民的政权,就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了。”
“您这样的人,一看就是真正为我们这些老百姓着想的,和国民党那些不一样。”说到这,老曹露出一个憨厚的笑,“我虽然没什么文化,但道理还是拎得清的。”
话音未落,老曹左顾右盼了一番,迅速凑到梅大栋耳边,极小声地说:“梅先生,您想不想逃出去?”

面对梅大栋讶异的眼神,老曹狡黠一笑,从衣服里掏出了一双筷子,轻声说道:“这牢房看起来很坚固的样子,其实,这全是土坯搭起来的,一块加固的石头都没有……”
听完这番话,梅大栋马上明白了老曹的想法。他摸了摸牢房的构造,发现确实如老曹所说,这样一来,就完全有挖地道逃出去的可能。
于是他们二人立刻开始行动,梅大栋十分谨慎,每天只挖一点点,然后用茅草盖上,再用马桶盖住,伪装得很巧妙,国民党士兵几次来巡查都没发现异常。
不仅梅大栋在狱中想办法出逃,党组织在狱外也积极地采取行动营救他。组织上面让梅大栋的小舅舅刘银贵去探监,多多了解狱内的情况。
看守梅大栋的狱卒姓陈,他早就听说过梅大栋的事迹,心中对梅大栋有些敬佩。他觉得这样一个英雄人物落得如此境地,十分惋惜,于是对梅大栋在牢内的许多活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趁着探监的时候,梅大栋将越狱计划偷偷告诉刘银贵,此时地道已经挖得差不多了,于是他们便约好了出逃的时间,以便组织接应。

1928年12月2日,在刘贵银以及另一名地下党员的配合下,梅大栋和老曹成功逃离了监狱。半个多月后,在党组织的帮助下,梅大栋安全转移到了杭州,继续进行革命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