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您的理解是我最大的动力!我会努力带来更多优质内容!
前言抗日战争是我国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一场民族性斗争,为了捍卫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许多英烈在战场中失去了生命。
在这场战争中,国民党军共计阵亡了八个军长,其中七个都在胜利后入驻忠烈祠,但只有一人直到牺牲半个世纪后才被追认为烈士,他就是国民党中将吴克仁。
吴克仁
生命中最后一场战斗:死守松江城吴克仁是满族人,出生于吉林省宁安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中。由于地处国防前线,宁安县自古一直饱受外敌侵略蹂躏之苦,目睹这一切的吴克仁从小就立志要保家卫国。
吴克仁也非常争气,长大后就报考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炮兵科,毕业后就加入了奉军,还受到张学良的赏识。
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张学良投靠蒋介石,吴克仁所部被划归王以哲的第六十七军。
此时抗日战争还未开始,但日本人的野心就已日益膨胀。他们占领了东三省,建立了伪满洲国,让末代皇帝溥仪当傀儡皇帝。
但在这期间,张学良却做了“不抵抗将军”,让一众爱国将领难以接受。更让他们无法理解的是,此刻蒋介石不是想着如何抵御外敌,却一门心思想要歼灭红军。
1935年,蒋介石命令六十七军对陕甘苏区进行“围剿”,但他们低估了红军的实力,吃了大败仗。之后,在了解到红军“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后,吴克仁与许多爱国官兵的思想发生了改变,他们强烈要求停止内战,打回东北老家去。
1936年,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与红军达成了互相停战、共同抗日的协定,吴克仁得以接受抗日训练,并升任为六十七军副军长。
六十七军全军上下都是真心抗日的,但这也引起了许多反革命人士的不满。西安事变后,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被东北军少壮派军人刺杀于西安寓所,六十七军顿时群龙无首。就在这时,吴克仁被提拔为军长。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战的枪声就此打响。吴克仁主动请缨上阵杀敌,7月底六十七军集结完毕,沿津浦路北上河北沧州,接应退守在马厂一带的二十九军。
9月,六十七军转战邯郸,归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商震指挥,防守临洛关。不久,日军土肥原集中大量兵力进攻临洛关,吴克仁率六十七军孤军奋战。
敌我实力太过悬殊,六十七军奋力抵抗还是在敌军的猛烈攻击下死伤惨重。吴克仁本希望商震派兵支援,哪知对方竟极力推脱,消极抵抗。无奈之下,吴克仁只能撤军,在河南新乡休整。
此次战斗,吴克仁对河北前线葛军将领消极抗战的态度深感失望,于是他向蒋介石请示,要到最艰苦的淞沪前线抗战。
于是,六十七军被迅速调往上海,编为右翼方面军张发奎指挥的总预备队。不料,这次战斗竟成为了六十七军最后一场战斗。
这年11月,日军第十军团在金山卫登陆后,直扑松江县城,企图从西线包抄中国守军的后方。为保护上海主力撤退,六十七军奉命在松江城死守三天。
第一日,日军在黄浦江对岸,以猛烈的炮火攻击作掩护,出动橡皮艇和木帆船强行登陆,吴克仁亲赴前线指挥。
六十七军全体战士大受鼓舞,一鼓作气抗住了敌人的猛烈攻击,击毙敌军五六百人。
第二日,日军的进攻更加猛烈,一〇七师长和参谋长在此战役中以身殉国,团、营、连长多数阵亡。接着,一〇八师旅长刘启文战死,后在与日本的巷战中,一〇八师全军覆没,只有师长一人突围。
第三日,六十七军已经死伤无数,只剩一小部分部队与吴克仁一路拼死突围,抵达青浦和昆山交界处时,准备渡河去昆山。然而,就在他们渡河时,敌军飞机出现在上空,敌军陆军部队也追了上来,吴克仁只能再次指挥抵抗。
可这一次,吴克仁再也没能率兵突围,他被敌人子弹击中,永远倒了下去,遗体也被河水冲走。
然而,这场由鲜血和生命结束的战斗,却因是国民党大撤退之前的最后一幕,又是在外围作战,并未引起社会的关注。
再加上此次战斗万分凶险,无一家媒体愿意身临现场,因此当时报纸上也没有关于它的任何报道,以致吴克仁的下落成了一个谜题。
死后被污蔑叛国,尸首至今未找到吴克仁牺牲后,外界一直不知道他的消息,直到国民政府发布了一条《敌情通报》的报道,上面写道:“确迅,原东北部队第六十七军军长吴克仁,在我大军撤离上海后,已率部叛变投降日军。”
吴克仁以身殉国,不仅没有得到国民政府的任何褒奖,反而被污蔑叛国,他的家人也从此背负骂名。更令人痛心的是,淞沪会战后,蒋介石以六十七军伤亡重大取消了番号。
蒋介石解散六十七军速度之快,让后人不得不怀疑吴克仁将军之死是否有内幕。因为在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就立刻囚禁了张学良,而吴克仁曾涉嫌营救张学良。
张学良
张学良背后有庞大的东北军,蒋介石却不忌惮,因为此时东北军内已经发生了内讧。东北军少壮派与东北军元老在主战主和的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最后竟发展到内部残杀。
1937年,少壮派应德田、苗剑秋等人杀死了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西北总部参谋处处长徐方等人。血案发生后,王以哲的至交刘多荃为了报仇,将少壮派高福源诱杀,致使内部残杀愈演愈烈。
由于内部分裂,蒋介石轻而易举地就瓦解了东北军,张学良也就无人营救。不过,还是有东北军将领希望救出张学良,他就是元东北军空军军官冯克昌。
张学良
此时张学良被囚禁于雪窦寺,但因蒋介石严格保密,几乎无人知晓,但此地点还是被冯克昌打探清楚了。1937年3月,冯克昌约集200余人,租借大轿车,以春游为名直闯雪窦寺。
冯克昌就差一点就能将张学良救出来,可等见到张学良时,却被少帅拒绝了,计划失败。
张学良虽没有走,但对蒋介石来说无疑是颗重磅炸弹,他一边让戴笠加强了对张学良的看管,一边拘捕冯克昌讯问他是如何得知的囚禁地点。然而,审讯半天都没有结果,蒋介石只能放人。
蒋介石
既然从冯克昌口中得不到线索,蒋介石就自己查。最后,他将嫌疑锁定了前不久到过雪窦寺的吴克仁身上。
就在一个月前,吴克仁到南京面见蒋介石,见面后坚持要最后见一次张学良,蒋介石不好拒绝就答应了。所以,吴克仁就成了蒋介石眼中拥有最大嫌疑的告密者。
再加上六十七军是张学良的嫡系部队,装备好,人员充足,可以说是张学良控制东北军的最主要军事支柱。因此,在吴克仁牺牲后,蒋介石便迫不及待地将六十七军解散,就连吴克仁也被诬蔑叛国。
就这样,吴克仁牺牲的真相被隐瞒了整整半个世纪,直到1980年,王公屿在台湾发表了一篇名为《八一三之役——吴克仁将军殉国实纪》一文,以当事人的身份回忆了当年与吴克仁合作守卫松江的情景,真相才得以浮出水面。
1987年,吴克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英雄英魂才得以安慰。但最令人遗憾的是,当年吴克仁将军的尸首被河水冲走,至今没能找到。
参考资料:
卢庆洪.满腔热血抗击日寇的吴克仁烈士.《黑龙江史志》.2020年第1期
孙莉.吴克仁:被俘“汉奸”骂名的悲情将军.《中国档案》.201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