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尽量选择有保研资格的大学

璟中聊课程 2025-02-22 03:30:18

大学里有句俗话说得好:宁保不考。

就是说在大学里要尽量争取获得推免资格,因为考研确实是太苦太累了,完全就是再一次高考。

而且越是优质的高校,越是喜欢接收推免生。因此,考研生的空间被压榨得越来越小。

如果就读的专业,未来要有好的就业,必须读研的话,那么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就应该规划四年后可能要走的路,提前做好谋划。

那么如何选择学校呢?

还有一句:好大学不一定都有保研资格,但有保研资格的大学都是好大学。

因为在审批保研资格的过程中,国家已经替你把好关了。

全国拥有保研资格的高校,共有366所(《2024中国高校保研率排行榜》),其中山东只有17所(《山东17所有保研资格的高校,2023年保研率排行榜》),而烟台只有1所(《烟台唯一的985,唯一具有保研资格的高校》)。

烟台大学虽然今年获批博士授予单位,但尚未获得推免资格(《烟台大学多久会获得保研资格》)。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高考没有保送生了,为什么读研还要有推免(或称保研)生呢?

对于高校来说,原因主要有三:

1.提前锁定优质生源。中国教育在线曾做过调查,90%的高校认为推免生质量高于统考生。

不难理解,推免生在校成绩优异,有社团、社会实践的出色表现,综合能力比较强,而硕士研究生阶段,要有一定科研能力,要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免生在综合素质方面要好于统考生。通过推免制度,高校可以提前与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建立联系并确定录取意向,提前锁定优质生源,减少了招生的不确定性,确保能够招收到符合学校学科发展和科研需求的学生,有利于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稳定发展。

2.契合学科发展需求。推免生选拔注重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学科建设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拔在相关学科领域有潜力的学生,对这些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鼓励他们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培养出更多拔尖创新人才,为学科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3.激励本科学生全面发展。推免生制度的存在,为本科学生树立了优秀的榜样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激励他们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综合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选择有保研资格的高校,对于高考生来讲主要还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1.保持良好学习习惯。不少学生上大学后,容易放松自我。需要考研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备考过程非常艰辛,竞争激烈。而如果在有保研资格的学校,只要你有争取保研的想法,就会在大学期间,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争取优异成绩,提升综合素质。

2.增加升学机会。有保研资格的高校往往在研究生招生中有一定的优势。这些学校与其他高校或科研机构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一些 “双一流” 高校之间会有互相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政策。而且,本校保研相对更容易,学生可以优先选择本校的优势专业和优秀导师。对于一些热门专业或者顶尖导师团队,通过保研进入会比考研更有机会,因为考研的招生名额有限,而保研可以有额外的名额分配。

3.提升升学层次。一般来说,有保研资格的高校在学术水平、科研实力等方面都比较强。在这样的学校里,学生更容易接触到前沿的学术研究和先进的科研设备,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这使得他们在申请外校保研或者本校保研时,有更大的机会进入更高层次的研究机构或更好的专业。

4.优质师资力量。有保研资格的高校通常汇聚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在学术研究和教学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成果。他们可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程教学和学术指导。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接触到最新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为未来的学术发展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丰富的科研资源。这些高校一般拥有先进的实验室、科研设备和充足的科研经费。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参与到科研项目中,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以生命科学领域为例,有保研资格的高校可能会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里面配备了高精度的基因测序仪、电子显微镜等昂贵的仪器设备。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使用这些设备进行实验研究,这对于他们探索学科前沿知识、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非常有帮助,也为他们在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6.浓厚的学术氛围。高校的学术氛围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有保研资格的学校往往会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国内外知名学者会受邀来校交流分享最新的学术动态。例如,在人文社科领域,学校可能会举办系列讲座,邀请著名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等来讲解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氛围中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学术兴趣,与不同的学者和同学交流思想,促进自己知识体系的完善和学术素养的提升。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虽然这两年考研数量在大幅下降,但报考人数的基数依然庞大,考研的竞争激烈程度,并没有减弱。

虽然每年研究生招生规模都在扩张,但同时,推免生名额也在不断增加,且占比持续增加。如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招生计划中推免生比例普遍较高,基本都接近50%的上限。部分高校的部分学院,推免生比例甚至达到或超过70%。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