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昼夜平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然而,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春天却是一个容易引发过敏性鼻炎的季节。
春季花粉、尘螨、霉菌等过敏原增多,加上气温变化频繁,孩子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过敏性鼻炎发作。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多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尤其是肺气虚、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侵袭。

下面通过一个详细的医案,分享中医如何调理孩子的过敏性鼻炎。
患者案例京京(化名),一个8岁的小男孩,家长代述鼻痒、打喷嚏、流清涕反复发作2年,春季加重,晨起时症状明显。
除此之外,还伴有鼻塞、眼睛痒、夜间轻度打鼾,食欲一般,大便偏稀等症状。西医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曾使用抗组胺药和鼻喷激素,症状有所缓解,但停药后易复发。
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中医辨证为肺脾气虚,卫外不固,外感风邪。
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不足,肺气亦虚。肺气虚则卫外不固,易受风邪侵袭,导致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

治疗思路:治宜补肺健脾,固表祛风。通过补益肺脾,增强卫外功能,同时祛风散邪,缓解鼻部症状。
处方: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黄芪、白术、防风、苍耳子、辛夷、茯苓、甘草等中药。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连续服用2周。
药解:玉屏风散是中医经典的补气固表方剂,适用于肺脾气虚、卫外不固的体质。
黄芪补气固表,白术健脾益气,防风祛风解表,三者合用,可增强患儿的免疫力,减少外邪侵袭。
苍耳子、辛夷宣通鼻窍,缓解鼻塞、流涕;茯苓健脾利湿,改善脾胃功能;甘草调和诸药,增强药效。

患儿服药1周后复诊,鼻痒、打喷嚏明显减轻,鼻塞缓解,眼睛痒消失,大便成形。原方去辛夷,加山药以增强健脾功效,继续服用1周。
再次复诊时,患儿症状基本消失,夜间打鼾减轻,食欲改善,舌苔转薄白,脉象平和。嘱其继续服用玉屏风散颗粒巩固1个月,并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

春分时节,如何预防孩子过敏性鼻炎?
1.避免接触过敏原:
春季花粉较多,尽量减少孩子外出,尤其是风大的日子。家中保持清洁,定期清洗床单、被罩,减少尘螨滋生。有宠物的家庭,也要避免接触宠物毛发、霉菌等常见过敏原。
2.饮食调理:
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增强免疫力。
多吃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山药、莲子、红枣、小米等。避免过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以免损伤脾胃。

3.增强体质: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增强肺脾功能。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时。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4.中医保健:
按摩迎香穴(鼻翼两侧)和足三里穴(膝盖下四横指处),有助于缓解鼻塞、增强免疫力。
春分时节,阳气升发,万物生长,但也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中医强调“治未病”,在春季做好预防工作,远比发病后再治疗更为重要。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春天里健康成长,远离过敏性鼻炎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