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门户 万象更新
——雄安高新区一线探访
在雄安新区东北部,正崛起一片希望的热土。
2023年底,河北雄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雄安高新区”)获批复设立。2024年5月9日,雄安高新区正式揭牌运行。雄安高新区以雄安高铁站为中心布局,与自贸试验区“双区叠加”、融合发展,着力打造高端高新产业集聚区。
如今,在雄安站四周,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能建、雄安集团等央企和国企工程建设稳步推进,雄安高新区正逐步显现出这一片区站城、产城、绿城融合发展的雏形。
2024年12月26日无人机航拍的雄安站及周边正在建设的重点项目。(河北日报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李畅摄
站产城融合
夯实城市基础设施基底
2月6日,记者驾车从雄安站往西南方向走,雄安高新区中交未来科创城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雄安站周边,礼贤街、晓月东路、荷露东路、承运路等街道构建起快捷高效的交通路网体系,成为连接雄安站与雄安高新区各重点项目的重要通道。
在雄安站东路一侧,中交未来科创城项目智慧之芯展示中心内人来人往。这里是外地来客了解雄安高新区的一个窗口。
“去年,展示中心接待参观者逾两万人次。”中交雄安产业园区运营管理负责人郭恒顺介绍,雄安高新区建设成就、招商引资政策、未来发展图景等在智慧之芯展示中心里都有集中展示。现在这里特别火,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游客来参观,通过展馆了解雄安。
“来客走进展示中心,会感受到雄安新区扑面而来的现代化气息。”郭恒顺介绍,这座展示中心将为周边产业导入、交流招商和企业疏解等提供支持。
环绕雄安站,四通八达的路网打通了疏解之路,夯实了城市基础设施基底。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向更大范围远眺,织密的路网带来更加便捷的交通出行体验。
位于雄安高新区的雄安站,定位全国路网高铁枢纽、综合交通枢纽。作为雄安新区的交通枢纽和主要门户,雄安站已开通京雄城际,可实现20分钟直达大兴国际机场,50分钟抵达北京西站。为进一步加强与北京的交通联系,雄安至大兴机场的轨道快线正在建设,预计明年通车。届时,该轨道快线将与北京地铁网实现贯通运营,乘客仅需45分钟即可抵达北京丽泽商务区,从而真正实现“京雄交通同城化”。此外,京港台高铁和京昆高铁的建设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
未来,雄安站还将衔接京港台高铁、津雄城际、雄忻高铁、雄石城际等高铁干线和城际高铁,实现雄安新区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东南沿海等地区的快速通达。
“去年,雄安高新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已建成综合管廊25.8公里、片区道路43公里、对外通车道路5条,新建电力主网37公里、配网26公里、燃气管线20公里。”雄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曹迪介绍,雄安高新区核心区范围内市政干路和管廊基本建成,交通、市政功能完备,防汛体系已经成形。路网,作为雄安高新区的支撑要素,不断提档升级,持续夯实城市基础设施基底。
创新要素厚积薄发
集聚高端高新产业发展动力
雄安高新区因创新而生,靠创新发展。如今,这里已集聚起一批高端高新企业。
走进雄安高新区创新孵化器一楼大厅,一台Xeeleex二代自转旋翼机引人注目。
“作为我们下一步的主打机型,这个机型集聚多款飞机机型的优势,等二代机型技术转接后,将在雄安有更多的应用场景落地,比如森林防护、国土测绘、飞行培训、河道巡查等。”该公司总经理王鲲鹏说,这是入驻孵化器的企业雄安龙翼博翔航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翼博翔”)研发的产品,目前正在进行Xeeleex二代自转旋翼机技术转接工作。
1月14日,在雄安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一楼大厅内,工作人员正在体验雄安龙翼博翔航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第二代自转旋翼机。河北日报记者李畅摄
龙翼博翔的办公区位于雄安高新区创新孵化器二楼。去年11月,公司入驻这里,16位工作人员相继到岗。“从证照申请到办公环境营造,每个环节高新区都为我们主动服务。”王鲲鹏说,扎根雄安高新区发展,企业既有建设未来之城的自豪感,又有“家一样的归属感”。
雄安高新区创新孵化器由雄安国创中心科技有限公司专业运营。作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雄安中心运营实体和落实中央“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一揽子政策、精心打造雄安科技成果展示交易和转化中心”的关键力量,雄安国创中心为入驻孵化器的创新主体打造了以技术合同登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科创服务为特色的一站式科创运营服务体系,并提供科研平台协同研发、技术联合攻关、投融资对接等科技和金融赋能,全方位助力创新主体茁壮成长,致力于打造雄安高新区新质生产力的综合集成创新平台、新区重点培育项目的孵化载体、高层次人才团队的工作驿站。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栖。从规划之初,雄安高新区便聚焦以空天信息技术为引领的“1+3”主导产业方向,依托疏解单位和龙头企业,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一核两翼三支撑”的产业空间格局。同时,加快建设科创中心中试基地,布局谋划雄安高新区南北产业集聚带基础配套服务,加速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产业园”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截至目前,以雄安高铁站为中心,雄安高新区率先开发建设核心区,发挥交通枢纽带动优势和“双区叠加”政策优势,发展以科技服务、商务服务、自贸综合服务为主的高端现代服务业,形成高新区发展的核心引擎。
将目光投向更大范围,以核心区南北为两翼,雄安高新区布局空天园、信息园、新材料园、未来科技园等多个产业园区,围绕卫星互联网、北斗等7个创新生态链发展空天信息技术产业,以医工交叉、医疗器械等方向为主发展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制造产业,以增材制造、储能材料、半导体材料为主发展新材料产业,打造国际水平的产业园区。同时,在外围布局综合保税区、国际物流园、大学园等3个产业支撑功能区,为高新区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的开放环境、高效的物流服务和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
“目前,雄安高新区312栋楼宇拔地而起,中交智慧交通大厦主题楼宇投入运营。精心谋划一批产业项目,布局建设商业卫星产业园、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项目、新型储能项目等。”曹迪说。
提升城市形象
打造现代化高新区
打开雄安高新区规划图,不同颜色的色块,勾勒出一座现代化新城的多彩样貌。而今,蓝图上的梦想正照进现实:路网越织越密,节点绿化美化持续推进,公服配套逐步优化,疏解单位、创新企业安家落户……
雄安安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雄安安算”)是雄安高新区创新孵化器首家注册的企业。雄安安算总经理张鹏用“高效协同、无微不至、创新突破”形容从注册到入驻创新孵化器的全过程。给张鹏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服务外,还有雄安高新区扑面而来的现代化气息。
城市形象,从纸上蓝图到眼前实景,每一笔都重若千钧。
“去年,我们开展城市形象提升攻坚行动,加快营造高新区特色氛围,做好片区规划。同时,有序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曹迪介绍,雄安高新区已出台《加速打造雄安高新区现代化新气象五项攻坚行动方案》,聚焦“城市开发、景观绿化、功能配套、城市管理、创新场景”五项攻坚,纵深推进“城市形象提升行动”,持续做好道路沿线和主要节点绿化提升、美化修缮等工作,加速形成精致细腻、整洁有序的城市形象。
下好城市形象塑造“先手棋”,为雄安高新区建设提速增效写下最美注脚——
在加快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方面,雄安高新区管委会推动文、体、教、医、卫等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铺开,昝岗文体中心项目加快建设,政府投资“两初一小”跑步进场,代建“两小四幼”全面开工;广安门医院雄安院区、阜外医院雄安院区明确选址,社区卫生中心加速建设,“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室”四级医疗体系框架初显。
伴随着现代化新气象而来的,是资源要素的加速聚集,以及雄安高新区持续提升的影响力、竞争力。
——做好“开门7件事”,雄安高新区重点聚焦高铁站西南角商业开发、中交未来科创城商业街,打造集中商业和示范街区各1处,形成商业“1+1”模式。
——招会引展加速资源集聚。去年,举办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2024年年会等6场重大活动,邀请各类机构600余家,接访人员近5000人。截至目前,高新区完成注册企业233家,完成投资135亿元。
…………
向“高”而攀,向“新”而进。一系列亮眼成绩单,折射出雄安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昂扬曲线。
来源:河北日报(记者 曹铮 郝金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