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聚会的奥秘:美味巢湖菜和家乡话。

阿哥说美食 2025-04-08 13:25:52

聚会的地点是餐厅,我和几位老乡坐在桌前,桌上的菜引起了争议。

我说:“这巢湖的菜瓜子不对劲啊,大家觉得呢?”一个老乡回答:“没错,这里面怎么有水呢?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做的可是干干的。”于是,围绕着这道菜,我们展开了一场关于“正宗”和“怀旧”的讨论。

老乡电话频繁相约

很久没见到那位热心的老乡了。

几天前,他突然打来电话,邀请我晚上聚聚。

其实,他已经邀请过几次了,但都因各种原因没去成。

这次我决定无论如何要去,见见面,聊聊天,说说家乡话,吃吃家乡菜。

正好老乡最喜欢的那家巢湖菜馆重新装修好了,这次聚会的地点也算是合适。

我爽快地答应了他的邀约。

可是,紧接着一个特别好的朋友也打电话约我晚上吃饭。

真巧,一整天下来没吃什么,这一下连着两顿大餐。

尽管如此,我决定先去见老乡再说。

巢湖菜馆的重聚

准时赶到那家巢湖菜馆,老乡的一句话让我的心暖了:“都在等你”。

我坐下来,菜一盘盘地上来了,全是老家的味道。

其实我已经很久没有吃到正宗的巢湖菜,尤其是用老家的食材、老家的厨师、老家的做法做出来的菜。

在座的都是来自巢湖的老乡。

我们说着巢湖话,吃着巢湖菜,用巢湖人的思维交流。

那些熟悉的菜一上桌就吸引了我们所有人的目光。

老家菜带来的温暖记忆

“这菜瓜子怎么有水呢?我们都是搦的干干净净,一点水渣子都没有。”一个老乡评论道。

听他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了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情景,脑子里浮现出她亲手调拌菜瓜子的画面。

每个人都在用儿时的记忆重现妈妈做的这道菜。

接着,大家的筷子也没闲着,评论也不断。

老乡聚会,吃什么永远比怎么吃更重要。

地点虽高档,饭菜有质量,但老乡聚会的灵魂在于巢湖菜,不在于形式。

突然,有人提到:“本地哪里有这样的菜瓜子卖?”我随口说:“某某菜市场有。”他们一脸怀疑,因为我们老家人都有这份执着,总想找回童年的味道。

无论如何,大家的筷子不断,嘴里的话题也未曾停歇。

乡情深厚 无法割舍

接下来是豆腐白菜油渣子的锅仔,这可是我们儿时的美味。

那时候,吃上一口肉是难得的奢望,但一口油渣子却是家常便饭。

豆腐白菜加上油渣子有了荤菜的档次,成了我们的珍馐。

老家人喜欢吃热乎菜,所以锅仔就多。

白菜豆腐油渣子温暖了大家的肠胃,也温暖了大家的乡情。

不大一会儿,这盘锅仔就见了底。

无为板鸭、巢湖瓦罐汤反而成了陪衬。

从诱人的角度看,无为板鸭巢湖瓦罐汤香气四溢;从情感的角度,儿时的凉拌菜瓜子和白菜豆腐油渣子更让我们感到亲切。

饭桌上觥筹交错,笑语盈盈,巢湖菜香飘四溢,巢湖话在耳边萦绕。

我虽然还惦记着另一场聚会,但老乡的挽留让我有些动摇。

我还是匆匆告别,赶去好朋友那儿再蹭杯酒。

从二楼下来,老乡的饭店招牌格外闪亮,“巢湖”二字尤为突出,那一溜的小饭店灯火辉煌。

重聚后的味蕾情感冲突

赶到好友的饭店,这里的档次比老乡饭店高不少。

里面宾朋满座,四处飘香。

见到几个熟悉的朋友,我感到很高兴,他们刚刚开始宴席,特地为我留了位置。

满桌的菜,摆得精美,但我心里却充满了另一种感觉。

虽然这里的无为板鸭、各式精致菜品摆满一桌,可是没有一道菜能引起我的兴趣。

我知道,这不是饭菜质量有问题,也不是我的味觉出了问题,而是我的心态不对。

我仍然沉浸在巢湖菜和家乡话带来的情感中,无法自拔。

我很虔诚地敬大家酒,朋友们热情地招呼我用餐。

但那个晚上,面对满桌珍馐,我几乎不动一箸。

怀旧与现实的思索

人真是奇怪的动物,许多现象说不清楚,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感情。

乡情是一种难以解开的谜,也不需要彻底搞清楚。

在一个流浪他乡人的心里,永远珍藏着故乡。

也许那些最不值得记忆,最不值得回味的东西,恰恰成了最美的情感,让人沉醉,让人沉沦。

我愿意在凉拌菜瓜子、白菜豆腐油渣子里沉沦,沉浸在儿时的味道和那一份不变的乡情中。

不管走到哪里,巢湖人心中那份对家乡的眷恋,始终不会改变。

结尾

乡情是一种很微妙的情感,它无形却又深刻,哪怕在漂泊的日子里,那些最不起眼的事物都会唤起内心深处的感动。

这不仅仅是一种味觉的回忆,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依赖。

也许,正是这份对故乡的执着,才让我们在他乡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丝温暖和归属感。

所以,哪怕是再微小的细节,再简单的家常菜,都能勾起无尽的回忆和温情。

巢湖菜和巢湖话不仅仅是老乡聚会的灵魂,更是我们心中那份无法割舍的乡情。

这种情感,难以言喻,却真实存在,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

在这份简单而深厚的情感中,我们找到了自己,也找到了生活的真谛。

这便是老家巢湖和家乡话的真正意义所在。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