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越的“摆烂式清醒”:唱跳不行就演戏,不红了就买房
时隔多年,杨超越的一段采访又被网友扒了出来,引发热议。
当时的她事业如日中天,出现在任何场合都是众星捧月的存在,而主持人在采访环节,却对她问了一个非常“不合时宜”的问题:如果你不红了怎么办?
她依旧发挥自己直言敢说的一面,直言:如果不红了就去演戏,哪怕演的不是主角,那也行,反正能养活自己就行。
同时她表示:如果自己有一天失去了流量光环,希望能被大家遗忘,而不是反复被拎出来谈论她落魄的状态。
当然最重要的环节是买房,她说如果不红了,先不管其他,先买套房再说。
就是这段采访,让她很长一段时间陷入争议。
比如她曾经说买房艰难,就被部分网友吐槽“无法共情”,不过也有部分网友认为这种务实、清醒的观点太赞了。
出身江苏农村的她,初中辍学后做过缝纫厂女工、餐厅服务员等底层工作,经济拮据的生活让她对稳定居所有强烈渴望。
2018年通过《创造101》爆红后,她直言“想在上海买大房子接父母同住”,甚至在落户上海时也强调这是“最初的梦想”。
这种“买房执念”既是草根逆袭的象征,也证明了了她对安全感的本能需求,即便身处名利场,她依旧没有忘记初心。
而今,她好像真的不红了!
曾经说过不红了就去演戏,但好像她不红的原因之一就是演戏,如《重紫》《七时吉祥》中的瞪眼式表演被批“灾难”。
随着市场对“演技派”需求上升(如2023年“配角上桌”现象),流量明星生存空间更被压缩,而她崩塌的演员口碑,可能让她彻底沦为“资本弃儿”。
对比之前的境遇,差别很大,但那时的她好像就预测到了自己的命运。
看之前的采访,杨超越直言自己是个矛盾的人,她说自己“不属于娱乐圈却莫名其妙进了娱乐圈”,这些都表明她是个极度清醒的人。
从前很多人用她的学历质疑她,但是从她的言谈举止和清醒自知能力能确认一件事:有时候文化和学历的关系并不完全对等。
杨超越自认“不属于娱乐圈却进了娱乐圈”,这种矛盾性恰恰构成她独特的吸引力。
她利用争议制造话题,将“笨拙”、“爱哭”转化为记忆点,尽管有人质疑她的出道“是对其他努力者的侮辱”,但她的出现却恰好击中了观众对“爽文逆袭”的兴奋点。
而且她的成长经历跟许多明星形成对比。
她一直标榜自己打工人的身份,不断强调要挣钱、买房的心愿,这些都让网友感受到了真实感。
尽管唱跳实力薄弱、演技屡遭质疑,但她却凭借“锦鲤”人设和综艺感成为资本宠儿。腾讯等平台看中她的流量价值,将其作为抢占市场的工具。
诚然,她的崛起离不开资本背后的操作。
资本看中了她的话题性和粉丝粘性,即便演技争议不断,仍然为她提供了各种影视资源,通过影视、综艺、代言多线收割流量红利。
闻澜文化因她起死回生,后被传递娱乐高价收购,对赌协议要求三年利润7000万,而她仅用6个月便超额完成,成为公司唯一盈利支柱。
话说回来,杨超越的崛起和沉寂,也反映了内娱市场风向的转变。
她主演的多部作品口碑低迷,比如《七时吉祥》被嘲“血婚片段像尖叫鸡”,接连失利让“趋利”为本的资本重新审视对她的投资。
同时,她的爆火之路跟许多艺人都不太一样,真实、接地气等区别于其他艺人的标签让她收获了大批粉丝的喜爱,积攒了无数流量,但也容易给人一种“圈外人”的感觉。
再加上观众对流量的反感,这些都加剧了杨超越的困境。
但,总的来说杨超越是幸运的,巨大的曝光和流量让她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阶级地位实现了质的飞跃。
登过顶峰的她,本就站在金字塔顶端,许多事情做起来都会比别人更容易,接下来就是放平心态,踏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了。
毕竟,想要长久的在某一个行业站住脚,最终靠的都是真本事。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
她是怎样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