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里,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人:在外人面前彬彬有礼,客客气气,换到家里,立马变脸,跟亲人脾气暴躁,一点小事就能吵翻天。
在外是“老好人”,在家是“暴君”。
这种反差,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生活状态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对亲人暴躁,对外人和气,多半是以下三种情况。
01
现实压力太大,没地方释放。
现实生活的重担,会把一个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很多人在外面拼命打拼,面对老板、客户、小区保安、邻居,甚至外卖小哥,都是笑脸相迎,压抑着自己的情绪。
但到了家里,面对最亲近的人,压力就彻底释放了。
我认识一个熟人,他在公司里是出了名的“好好先生”,脾气特别好。
但他老婆却抱怨,说他在家里,根本不是这样。动不动就发火,一点小事都能让他炸毛。
其实,他也不是故意的,而是在外面装了一天的“温和”后,回家就像开了闸的洪水,把所有的怨气都泄出来了。
现实里,很多人并不是坏,而是压力太大,负重前行的人,根本没空讲温柔。
他们的耐心、善意,都给了外人,回到家,只剩下一地暴躁。
这种情况,如果不调整,亲密关系会被严重破坏,最后导致家庭破裂,甚至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所以,真正聪明的人,懂得调整自己的情绪,不把家人当“垃圾桶”。
02
在外活得很卑微,只能在家里找存在感。
有些人对家人暴躁,不是因为压力大,而是因为——他需要一个可以“欺负”的对象。
在外面,他们或许是小职员,被老板训,被客户骂,被同事看不起,整个职场生活都在忍气吞声。
但回到家,他们就变成了“王者”。
用最严厉的语气,要求家人听话,摆出“我是这个家里最有话语权的人”那种架势。
有个邻居,五十多岁,在单位里是个小职员,每天战战兢兢,生怕惹领导不高兴。
但回家后,他老婆只是问了一句:“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他立马暴怒:“天天查我!管得真宽!”
其实,他的怒气,根本不是对着老婆,而是对整个现实的不满。
但他不敢对老板发火,不敢在单位吵架,只能把怒气撒在最亲近、最不会反抗的家人身上。
这种人,内心深处是自卑的,在外人面前“怂”得要命,在家里“凶”得吓人。
而家人,往往成了他自尊心受损后的“出气筒”。
03
缺乏基本的家庭责任感,把亲人当“附属品”。
有些人,在家里暴躁,在外面温和,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对家人的感情,远远比不上对外人的尊重。
有个熟人,平时跟朋友喝酒聊天,永远是那个最热情的。
有次我们去聚餐,他看到朋友来了,立刻站起来笑着打招呼。
但回家后,他老婆让他帮忙倒个垃圾,他立马嫌烦。
这种人,不是压力大,也不是自卑,而是根本不尊重家人。
他们对家人的态度,是一种“习惯性的忽略”和“理所当然的索取”。
在他们眼里,家人就是应该无条件包容自己,而外人,才需要“维持好形象”。
但现实是,家人不是免费的情绪垃圾桶,也不会无底线地一直包容你。
长期被忽视、被伤害的家人,最终都会选择离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