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一个版本的发布接近尾声,5G-A也被称为5.5 G。
“中国5 G发展会议”于10月20-21日在上海举行。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在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要前瞻性地进行5 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标准制定和产品开发,加速5 G轻型(RedCap)技术的发展与商用部署,持续开展5 G新技术测试验证,加快推进产业成熟。
10月21日晚间,华为宣布,华为在5 G国际合作伙伴IMT-2020 (5 G)推进小组的指导下,率先在9·11号完成了5G-A的所有功能测试。最近,华为也完全完成了5G-A的测试。实验证明,华为在5G-A的多个上行-下行超宽带技术中获得了重要的性能突破,率先在5G-A中引入了端对端的跨层协作技术,在系统容量、延迟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三天之前,上海发布了《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其中就有“双万兆”的发展规划,并将加速5G-A网络的试点部署。以5 G+ A为先导,推动多个行业不断升级,保持领先地位。
5 G G+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受到各方的关注与推动?在“中国5 G先进工业论坛”,“5 G先进工业论坛”将于2023年召开,与会的专家们将提供许多重要的信息。
向5G发展的需要是什么?
据中国5 G发展会议透露,中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5 G网络,并且在5 G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截止到九月末,中国5 G基站总数已达到318.9万个,5 G手机使用人数达到7.37亿;世界上大约有37%的人拥有5 G网络,而中国大约有一半的人是5 G。
中国在过去4年里,已经在5 G网络上投入了大量资金。截止2022年8月,我国电信企业5 G总投资额已突破4000亿元。现在5 G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商业应用,为什么要将5 G推向5 G?
“5 G A是从5 G到6 G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中国5 G”发展研讨会“5 G先进产业论坛”上,中国电信标准化研究院院长温库表示,5 G是5 G技术的升级版,可以实现10倍宽带容量、差异化的广泛物联、天地融合通信、泛载智能连接,对智能制造、车联网、物联网等垂直行业的支持,实现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从技术角度来说,5 G自身已经具备了很好的网络性能,那么向5 G发展的必要性何在?
“从5 G到5 G A的转变,是必须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 G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杜加懂表示,5 G进入产业后,每一个环节都会带来控制、人员管理、图像等领域的本体技术革命。这种改变反过来又将科技推向更深入的层面。5G-A之所以要减少延迟,增加可靠性和确定性,正是由于业界对于5 G的需求越来越大,才有必要推出更多的应用程序。
“5 G的发展,对于 ToC、 ToB这两个方向,又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
杜加懂以 ToC为例,从标清化到高清化,4 K,8 K,以及身临其境的虚拟现实,都需要5 G的传输速度。在 ToB方面,视频巡检等涉及到大规模的视频应用,5 G接入到物联网场景中要减少成本,以及5 G与 PLC的结合,这些都对5 G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会发现,目前的5 G技术,并不能让5 G成为产业的核心,也不能满足产业对5 G的更高要求。无论是运营商还是产业,网络服务商都是最能体现其价值的。因此,5 G网络必须要有技术上的完善与提升。杜加懂说道:“当然,我们也要有针对性地实施,针对不同的产业,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升级。”
5G-A的具体用途是什么?
5 G与5 G相比,除了具有更高的网络传输速度之外,它和5 G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
杜加懂表示,过去4 G、5 G,业界一般都把它视为通讯科技,各项指标的提高,归根结底还是要解决联通全球的难题。然而,5 G G A却不再仅仅满足于连通世界,它还将触角伸向了感知世界。5G-A之所以被称作“革命革命”,是因为5G-A兼具被动互联、联觉一体等特点,除了通讯连接,还可以进行传感,这是一种技术飞跃。
华为公司无线网络业务资深市场经理王奇对《观察者网》记者说,5 G技术能为 C端开辟新的应用领域,例如让裸眼3D设备能够在互联网上顺畅地传送。此外,5 G+ A主要是针对 B端,也就是针对不同行业的应用场景进行深入开发。以5 G为例,5 G前期主要研究的是工业生产中 PLC的北向加速、连通性等问题,而5 G技术能够将工业应用中的延迟缩短到4 ms以内,从而解决了 PLC的南向网间接口兼容性问题,促进柔性制造的进一步发展。
“就拿车联网来说,由于5G-A通感合一的新功能,我们可以借助运营商现有的网络资源,来实现对路上车辆的感知,甚至是无人机的智能配送。目前,深圳的无人机配送已经开始了试验,如果未来的无人机数量像公路上的车辆那么多,我们必须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撑,才能保证安全,而这就是‘互联互通’的核心技术。”
“在消费领域,5G-A的的确定性经验会加快移动网络由二维到三维的转变。在车联网方面,5G-A将促进车-路-云-网协同的共享,实现从“自动驾驶”到“无人驾驶”的转变。在垂直产业领域,5G-A将加快工业互联网由辅助制造向核心制造阶段的转型,使其具有极低延时、极高可靠性,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上海市经信委信息化建设处处长潘焱对此发表了讲话。
在谈及5 G建设时,王奇告诉《观察》网记者,新业务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革新,5 G到5 G的发展,将有助于运营商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例如裸眼3D、车联网。5 G到5 G的发展,也是建立在运营商已有5 G投入的基础上,在已有的5 G网络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扩大新的业务投入,这是对过去5 G投入的一种保障。
5G-A的研发进行得怎么样了?
在业界,5 G集团也被称为“5.5 G”。
根据3 GPP (3 GPP)的定义,5 G至6 G (R15至R17)之间的6 G (R15至R17)是5 G的第一级(R18至R20)。3 GPP于2021年4月发布了5 G先进(5G-A)R18,标志着行业对5 G演进的要求。
根据中国信通院公布的消息,R18标准有望在2023年年底前编制完毕,到2025年6月正式编制完成。
3 GPP各个版本5 G标准的发行时间
华为无线业务总监陈传飞在5 G先进行业论坛上表示,5 G先进行业的第一个商用解决方案已经就绪。华为在上个星期刚刚落幕的2023世界移动宽频论坛上公布了世界上第一款5G-A产品。通过对宽带,多频段,多天线,智能化,绿色等技术的革新,使其具有10倍的网络容量。
前不久,华为的一位高管对媒体表示,主要手机制造商的旗舰手机,最快也要在今年年底之前,实现5.5 G的速度,5 Gbps的下行速度,500 Mbps的上行链路速度。不过,实际5.5 G的10 Gbps和1 Gbps的下行速率,要等到2024年才能实现。
业内不少企业亦加快推进5 G+ A落地.中国移动研究院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马帅在会上表示,中国移动研究院近日与行业合作伙伴开展了“三全三化”三年行动,推出国内首款5 G+星闪短距全无线工业控制系统,力争在5G-A领域取得新突破。
爱立信(Ericsson)已发表《5 G Advanced:通向6 G的演进》白皮书,称其将于2024年推出先进5 G首版,并将于2028年推出首版6 G,并继续进行6 G的后续发展。而高通,也在今年的 MWC展会上,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5.5 G基带芯片,X75。
但是,5G-A要真正落地,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王奇告诉观察者网,商业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仍然是“端对端”,而不只是在网络和技术方面。5G-A的应用已经有了不少,但最重要的,还是要靠政府的支持,以及行业合作,形成一个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