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独特的花,他们有着自己的生长节奏和方式。作为父母,我们常常希望孩子能够乖巧懂事,于是不自觉地用各种方式去“强迫”他们按照我们的预期行事。然而,你是否发现,越是用力逼迫,孩子反而越抗拒,那颗原本可能向着你敞开的心,也逐渐关上了门。其实,无论孩子处于哪个年龄段,他们更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而不是被动的“懂事”。
1. 别逼孩子打招呼
🙅很多家长带孩子出门,遇到熟人,孩子却害羞地躲在身后,不肯打招呼。于是,家长便开始催促:“快叫人啊,怎么这么没礼貌!”这样的逼迫,只会让孩子更加紧张和抗拒。
✅️我们换一种方式
①先跟孩子说明情况:“见到人打招呼不是必须的哦。”
②然后用言语引导孩子:“主动打招呼可是有礼貌的表现呢。要是见妈妈的好朋友,你可以先打个招呼吗?”
③尊重孩子的选择,如果孩子还是不愿意,不要强迫,给他一些时间和空间。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打招呼是出于内心的友好,而不是为了应付家长或他人的要求。
2. 别逼孩子原谅
🙅孩子之间难免会有小摩擦。很多家长急于让孩子互相原谅,认为“都是小事,应该大度一点”。然而,这样的做法往往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
✅️①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拥抱他,与他产生情绪共鸣:“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过,哥哥的行为让你不舒服了。”
②询问孩子的感受:“哥哥已经向你道歉了,你现在还生气吗?”
③给予孩子表达自己情绪的空间,告诉他:“如果不生气了,你可以说没关系;如果还生气,也没关系,我们不着急。”让孩子在感受到被理解的基础上,自由地做出选择。真正的原谅,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被逼迫的。
3. 别逼孩子道歉
🙅孩子做错了事,家长往往要求孩子立刻道歉。但如果孩子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这样的道歉只是流于形式。
✅️我们应该先询问孩子
①“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把哥哥的玩具扔掉呢?”
②了解事情的原因,然后与孩子统一行为的界线:“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但扔东西这个行为是不对的,会伤害到别人。”
③提出建议的方式:“我们来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妈妈觉得你可以先向哥哥道歉,表达自己的歉意。”让孩子在理解错误的基础上,主动地去道歉,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4. 别逼孩子大度
🙅当孩子的玩具被其他小朋友喜欢时,有些家长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度,会强迫孩子分享。这样做,可能会让孩子对自己的物品失去安全感。
✅️我们可以先肯定孩子
①“你的玩具很受欢迎,这说明你很棒,会交到很多朋友。”
②尊重孩子的物权:“如果你想分享,可以邀请他们一起玩;如果你现在想一个人玩,那也是可以的,妈妈尊重你的决定。”
③引导孩子进行社交:“你可以告诉小朋友们,你一会儿会和他们一起玩,这样他们就不会难过了。”让孩子在感受到被尊重的基础上,学会分享和社交。
5. 别逼孩子勇敢
🙅面对一些挑战,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害怕。家长如果一味地催促孩子“勇敢点”,只会让孩子更加恐惧。
✅️我们要先识别孩子的情绪
①“妈妈看到你有点害怕,这是很正常的。”
②与孩子建立共鸣:“妈妈在面对挑战的时候,也会感到害怕。”
③给予孩子安全感:“但是,妈妈会一直在你身边支持你,你可以试试看,不用害怕。”让孩子在感受到安全和支持的情况下,逐渐克服恐惧,勇敢地面对挑战。
6. 别逼孩子自律
🙅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够自律,按时完成作业和各种任务。如果只是不停地催促和逼迫,往往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我们可以先表达对孩子的关心
①“我看到你今天没有完成作业,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②培养孩子的自主性:“接下来的时间,你打算怎么安排呢?有需要妈妈帮忙的地方吗?”
③给予孩子信任:“妈妈相信你有能力完成这些任务,我们可以一起想想办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在感受到被关心和支持的基础上,逐渐培养起自律的能力。
7. 别逼孩子表演
🙅有些家长喜欢让孩子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认为这是展示孩子才能的好机会。但如果孩子不愿意,这样的逼迫只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我们可以先肯定孩子的才能
①“你练武术真的很酷,叔叔阿姨们一定都很想看到你的表演。”
②表现出温柔和耐心:“但是,如果你现在不想展示,我们也都愿意等,等你准备好了再表演。”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自愿地展示自己的才能,才能真正享受到表演的乐趣。
8. 别逼孩子承诺
🙅当孩子没有做到之前的承诺时,家长可能会生气,认为孩子不诚信。然而,我们要理解孩子承诺的背后可能有各种原因。
✅️我们可以先理解孩子的动机
①“说谎是因为害怕被发现吗?还是因为觉得这件事不被允许?”
②消除孩子的羞耻感:“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妈妈也是一样。”
③与孩子进行共同约定:“每一次犯错都可以让我们学到一些东西,下次我们可以一起商量一个更好的计划,你觉得呢?”让孩子在感受到被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学会承担责任,做出真正的承诺。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花朵需要阳光、雨露和耐心等待才能绽放。让我们放下逼迫,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尊重,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因为,真正的懂事,是发自内心的,是建立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的。让我们用爱和耐心,陪伴孩子走过每一个成长的阶段,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