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狙击步枪

陆凯聊军事 2023-05-27 21:31:02

本文原载于《兵器》杂志2007年04月刊。本次转载时经重新二次内容完善及编辑、补充部分插图和整理,以与同好共同分享。个人认为《兵器》杂志是一本专业、客观的军事杂志,推荐持续订阅,丰富自身的军事及政治知识。将家中《兵器》数字化保存过程中,转载其上的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文章,主要是想让读者以另一种比较独特的视角审视曾经的事物和观点。

本文因发布年份原因,其中内容时代感可能有部分相对滞后,但好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想对狙击步枪有初步认识的条友可以移步看看。

在林林总总的当代狙击步枪中,什么型号堪称王者?谁更适应战场环境?大口径重型狙击步枪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本文根据欧美一些枪械专家的视角,对当下流行的狙击的概念、狙击武器和弹药进行一番探究。

不同兵种的狙击理念

传统狙击的定义是:在远距离上使用尽可能少的弹药,消灭某些有价值的目标。在这里,“远距离”指超过普通步枪的有效射程;“尽可能少的弹药”就是“一枪毙命”;而“目标”多指某个人,如罪犯、恐怖分子、敌军官或机枪手等。

目前国内狙击作战不分军、警,大都使用85式狙击步枪,而国外通常分为3类——军用、警用以及特种用途。不同用途对狙击步枪的要求也不一样。

中国21世纪前后期装备的85式狙击步枪,目前已经基本退役,仿制自前苏联德拉格诺夫SVD式狙击步枪。

比如军用狙击步枪,射程和精度是最关键的,其次是枪的重量要有限制。狙击手要徒步背负枪支、弹药和瞄准镜等长途行军,太重会影响机动能力。可靠性也是一项重要指标。它要求在各种气象和环境条件下动作可靠,并能方便地进行野战分解、野战维护。不少军用狙击步枪都保留有机械瞄准具,以便在光瞄损坏或遗失时可以继续作战。

军用狙击步枪大多使用现役步枪弹药,以方便后勤,并可获得友军的补给。不过目前这个要求正逐渐被西方各国陆军放弃,因为狙击距离的要求已经逐渐演变为700~800米。现役步枪弹药很难在这个距离保持足够的精度。

军用狙击步枪还可再细分为传统狙击步枪和特等射手步枪。前者注重远程狙击能力,后者则主要为一线部队提供火力压制支持;前者主要采用旋转后拉枪机,而后者常常采用半自动方式,以求一定的射速以便补射。其典型代表如俄罗斯的德拉古诺夫SVD狙击步枪、德国的G3ZF以及MSG90等。

俄罗斯德拉古诺夫7.62毫米SVD狙击步枪

德国MSG90型7.62毫米狙击步枪

警用狙击步枪作战距离通常不超过300米,甚至不到100米。在军事冲突中,狙伤一个敌兵对敌军战斗力的削弱效果往往和击毙等同,甚至比击毙还好,因为伤员救护后送要额外占用敌方兵员。在警用领域,如果嫌犯没有被当场击毙,往往会危及现场的人质或无辜者,所以警用狙击步枪对精度有更高要求,近距离上要确保击中躲在人质身后的疑犯某些要害部位,当即致其瘫痪。不少警用狙击步枪为了提高精度不惜工本,采用特制可调节枪托和高档光学瞄准镜,以适应不同狙击手各自的身体状况和射击习惯。这比大批列装的军用狙击步枪要奢侈得多。

警用狙击步枪对弹药的口径、全枪的重量等并无特别严格的限制,也不太考虑气候和环境对枪支的影响。此外因为警用狙击步枪装备数量比军用狙击步枪少,因此价格往往高得吓人,差不多可以抵上一辆中档轿车。由于警用狙击步枪往往要求首发歼敌,没有开第二枪的机会,因此西方特警队中很少能看到半自动狙击步枪的身影。

特殊用途狙击步枪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大口径狙击步枪,使用大口径弹药,用于超远距离狙击作战,近年来发展迅速,新型号不断涌现;另一类为微声狙击步枪,使用专用弹药(有不少采用亚音速弹)和特制消音器,射程通常只有300~400米,但枪声却比普通狙击步枪小得多。用于执行秘密任务的微声狙击步枪的枪声白天在50米外、晚上在100米外就听不到了。

俄罗斯VKS特种大口径微声狙击枪

精度要求无止境

对于很少有机会摸枪的兵器爱好者而言,狙击步枪的精度是很玄的概念,所以经常有“在XXX米上能把甘蔗一节一节打断”的描述,另外朝鲜战场上53式步骑枪能否命中600米外的单兵目标也一度是网络上争论的热点。

53式步骑枪,既非自动步枪,也不是半自动步枪,而是栓动步枪,5发弹仓供弹。

对于精度,国外狙击训练中有一套比较客观、直观的计算方法,那就是统计散布。对于枪支本身的精度是通过把步枪固定在支架上,以3发或5发为一组进行射击,然后统计每组的散布直径;对于射手射击的精度,则由其本人据枪打完每组弹药后统计散布直径。

散布直径除以射击距离,得出一个叫角分的单位。1角分大约相当于91米距离上25.4毫米的散布直径。一些文章里提到某步枪能打出1角分的成绩,往往就是说把它固定在枪架上,朝274米位置上的靶纸发射5发子弹,这5发子弹通常都能落在直径76.2毫米的圆内。

目前对各类狙击步枪精度的评价,北美地区的狙击手和枪械爱好者公认以1角分为及格,优于1角分是精度“还凑合”,劣于1角分当然就是“很水”了。很多流行的新式狙击步枪配用合适的优质弹药,可以打出0.5角分甚至0.3角分的成绩,也就是说在没有侧风情况下,它们能在274米上射5发弹的散布不超过25.4毫米,相当于一枚硬币大小;或者549米距离上的散布不超过50.8毫米,相当于一个可乐罐底的大小。

国产85式狙击步枪、88式狙击步枪的精度数据目前还没有公布。但一般认为85式的原型俄罗斯德拉古诺夫SVD狙击步枪为2~2.5角分。SVD在200米内命中人头部、400米内击中人体躯干大小的静止目标还是能够保证的,至于600米距离上、有侧风和高度差情况下的单个运动目标,精度就会明显下降。武警部队于20世纪90年代在执行一次作战任务期间,使用85狙对300米外山谷下方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狙击,连续补射六七次,只见弹着点烟尘四起,却一直未能击倒目标。

从反人员到反器材

狙击的历史虽然很长,但二战之前的狙击步枪除了少数官兵自己出钱购买优质狩猎步枪或运动步枪外,多数都是从一批批普通步枪中挑选出来的。不过它们的精度按今天的标准来看还算不错。我们所熟悉的莫辛·纳甘M1891/30、斯普林菲尔德M1903A4、李·恩菲尔德SMLE no.4(t)以及毛瑟G98k都是加装了光学瞄准镜的旋转后拉枪机步枪,半自动的SVT-40和M1伽兰德步枪也都是标准步兵武器。

SVT-40半自动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军步兵的主要装备之一

直到今天有些国家还在沿用这种老传统,从现役自动步枪中挑选精度较好的改装成战术狙击步枪,如去掉全自动发射功能,加装脚架、可调节的枪托、瞄准镜安装座等。这些枪有东亚一些国家的SKS、美国的M21、德国的G3-ZF以及G3-SG/1等。

去掉全自动发射功能,加装瞄准镜改装成狙击步枪的苏制7.62毫米SKS半自动步枪

由于普通突击步枪在精度和射程上都不能满足特警和特种部队的要求,所以通常采用两种解决方法:一是设计专用狙击步枪,典型的例子是SVD,由于它重量轻、火力强、可靠耐用,已服役近40年仍然长盛不衰;二是以高精度的民用狩猎步枪和运动步枪为基础进行改制,典型代表是美国陆军的M24和海军陆战队的M40狙击步枪,它们都是由雷明顿公司的M700型民用步枪演化而来。

美海军陆战队士兵使用M40狙击步枪进行射击训练

图示:M40狙击步枪由民用步枪演化而来。由于像M40这样的轻型步枪在对付远距离目标时难以达到要求,所以大口径和重型狙击步枪逐渐成为专业狙击手的主要装备。

进入21世纪后这两种方法研制出来的狙击步枪已经不再适用了。因为军事冲突中,狙击作战的距离由600米增加为800米以上,特种作战狙击距离达到了1000米甚至1500米。如果使用SVD射击这个距离上的单兵,在它的4倍瞄准具里目标只比分划线宽一点点,加上侧风和距离估算的误差,命中率几乎是零。

美国从1999年开始重视“网络中心战”的概念。在这套新的理论体系中,雷达站、通信站、指挥车辆、停放在地面的联络飞机等装备和系统都是协同作战中的关键节点,其地位远远超过了单个人员,是特种狙击小组破袭的高价值目标。但它们往往都有一定的警卫,用常规弹药的狙击步枪射击不但威力不足,反而容易把狙击小组置于危险境地。射程、精度和威力的需求成为催生大口径重型狙击步枪的温床。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各种新型狙击步枪风起云涌。

大口径狙击步枪的市场空间虽不大,但利润相当丰厚,而且美国军、民用枪不分家,部分州还允许私人持有大口径狙击步枪,不但培养了大批的民间枪械收藏者和射击爱好者,也为一些小规模步枪厂商提供了商机。

图示:装备大口径狙击步枪后,步兵即拥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轻型远程火力,对付一般的轻防护高价值目标绰绰有余。图为美军士兵正在使用M82型12.7毫米狙击步枪进行射击训练。

大口径狙击步枪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型号繁杂。由于军方对性能的需求多种多样,而订货量很少,因此大部分厂商都没有固定不变的产品目录,年年推陈出新。而那些旧型号也不见得立刻停产,往往会作一些小改动,然后换个新编号继续卖。

步枪弹力不从心

大部分西方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使用7.62毫米军用及警用狙击步枪,发射7.62毫米×51毫米温彻斯特弹(美军编号为M118)。采用俄制武器体系的国家或采用SVD狙击步枪、或在AK系列的基础上研制发射7.62毫米×53毫米弹药的狙击步枪。

美国M118LR狙击弹

尽管西方步兵班组武器早已转向5.56毫米,但通用机枪仍然采用7.62毫米×51毫米温彻斯特弹。前华约国家班组武器转向5.45毫米口径,但7.62毫米×53毫米弹的PK系列通用机枪仍大量服役。因此狙击步枪使用7.62毫米机枪弹,并在其基础上研制高精度弹药,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生产上都不成问题,也方便后勤供应。

美、英等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反恐作战中均使用了7.62毫米狙击步枪,其数量之大前所未有。由于现役的M24/M40狙击步枪数量有限,美军有相当一部分狙击步枪是利用从战略储备仓库中提取的M14步枪改装的,甚至从民用市场上回购M1A半自动步枪等改造成狙击步枪,但在使用中暴露出了大量问题。

美军将民用市场上回购的M1A半自动步枪进行改装后投入伊拉克战场使用,作战效果不错。

作战经验表明,7.62毫米普通弹药的性能已不能满足需求。7.62毫米×51毫米温彻斯特弹的弹头太轻,重量不足10克,初速只有850米/秒,在600米以外的精度和穿透力都不够,而这却是山地战和城市战常见的距离。

为此美军为7.62毫米狙击步枪新研制了M852弹药,采用了更重的10.9克高精度比赛弹头,其存速能力和减风偏能力都有所增强,在400~600米距离上的精度比M118提高了25%~30%,但与战术需求相比仍然有明显差距,如果想要在800~1000米上有更好的命中率和足够的杀伤效果(穿透防弹背心或头盔),就必须大幅度提高性能,最简单的法子就是加大口径。

猎弹的优越性

在我们的印象中军用步枪弹的威力和精度肯定大于民用枪弹,但在北美是完全相反的。

在那里猎鹿、猎熊是普及度较高的狩猎运动。猎手经常需要在林区风餐露宿等待多日,才能远远地遭遇一次猎物,一旦首发射失,或者没有打中要害,往往不会有第二次射击机会。为了抓住宝贵的射击机会给猎物致命一击,射击爱好者对猎枪弹的性能有非常高的要求,舍得花钱购买昂贵的比赛级步枪弹药。因此在民用市场上有多种口径和规格的高档步枪弹可供选择,其精度和性能都远超普通军用步枪弹。

例如,美国有一种7.62毫米×67毫米温彻斯特马格南猎用步枪弹,药筒尺寸比北约7.62毫米×51毫米步枪弹长出16毫米。据说这是威力最大的猎用7.62毫米步枪弹,其弹头在300米上的剩余动能相当于普通7.62毫米×51毫米弹的枪口动能,有效射程达900米,后坐力也相当大。美国M24狙击步枪定型时曾考虑发射这种子弹,为此加长了枪机设计。目前美国陆军特种部队已经使用这种弹了。

子弹对比(从左至右):5.56×45、7.62×51、7.62mm温彻斯特马格南、.338拉普阿马格南、12.7×99。

在北美流行的猎枪子弹中,不能不提的是8.6毫米(0.338英寸)Laupa步枪弹。这种8.6×70毫米的大口径步枪弹的历史并不长。1983年美国研究机构根据海军陆战队的需求,参考运动步枪弹的特点,研制出这种弹药,由芬兰Lapua公司生产。20世纪80年代末它在民用枪市场上一出现便立刻在西方狙击步枪圈子里掀起一股狂潮,成为远射程高精度的代名词。

目前德国国防军已经装备了采用这种弹药的G22狙击步枪,成为第一个军方用户。另外还有一些民用型号的狙击步枪,如AI国际的SUPERMagnum、萨科公司的TRG-21、麦克米兰的Super Mag、PGM公司的一些狙击步枪以及巴雷特公司的M98B也都采用了这种弹。

德国狙击手列装G22A2狙击步枪野外训练

8.6毫米Laupa弹的精度、威力和射程相当出色。它的弹头比7.62毫米步枪弹重得多,达16.2克,初速高达914米/秒,弹道高也比7.62毫米步枪弹低25%,在4米/秒侧风情况下的风偏比7.62步枪弹小一半,而且在该距离上的剩余动能也是7.62×51步枪弹的6倍之多,这些对于狙击步枪都是非常关键的性能指标。有了品质优秀的子弹,才能设计出性能超群的步枪。使用8.6毫米Laupa步枪弹的狙击步枪(比如PM公司的AWM步枪)对于单兵目标的有效距离可达1100米,首发命中率也很高。

AWM狙击步枪

芬兰厂商表示8.6毫米Laupa弹的性能足以达到1500米的有效射程。只要步枪性能够好,射手枪法够优秀,这种弹能在1500米距离上打出0.25角分的精度,也就是说散布直径仅有104毫米。

一些专家认为8.6毫米Laupa弹是7.62毫米×51毫米或7.62毫米×53毫米等步枪弹与12.7毫米机枪弹之间的重要分水岭,它的性能与7.62相比全面胜出,但又比12.7毫米狙击步枪轻便小巧,后坐力也小得多。

由于8.6毫米Laupa弹弹头体积小,不能设计成高爆型弹头,因此只适于对人员进行远距离狙击作战,并不适合反器材作战及处理爆炸物。如果对方有一定防护,这种弹也有可能无法对付。目前有些厂商在研制8.6毫米Laupa特种弹药(如贫铀弹)。这类子弹虽有很好的穿甲性能和后效,但总的来说还是不足以承担反器材作战。

加拿大陆军士兵正在使用8.6毫米Laupa步枪弹进行狙击步枪训练

12.7毫米:老而弥坚,中流砥柱

12.7毫米×99毫米勃郎宁机枪弹设计于20世纪初,是第一种用于远程狙击的子弹。有考据人士认为,早在朝鲜战争时期美军就用M2型12.7毫米勃郎宁机枪进行过远程狙击。新世纪美军选中12.7毫米勃郎宁弹作为远程狙击弹几乎是必然的。

首先,这种弹在西方军队中一直广泛使用,产量和装备量都非常巨大;其弹道性能非常优秀,初速达到854米/秒,枪口动能达到16.774千焦耳,有效射程是7.62毫米步枪弹的2~3倍;穿甲性能也很不错,这是反器材作战的关键。

12.7毫米穿甲弹在300米距离上可以穿透25毫米厚的装甲钢板,1200米距离上能穿透13毫米厚的钢板;而7.62毫米步枪弹在300米距离上只能穿透10毫米钢板。因此12.7毫米勃郎宁弹可以有效摧毁很多7.62毫米弹力所不及的高价值目标,比如停放在机窝中的战斗机、武装直升机、防空导弹阵地、雷达设施、通信指挥车等。新型12.7毫米机枪弹的穿甲性能更好,而且由于弹头体积大,可以设计出高爆等有后效的型号。

其次,是射程远。早年在前南维和作战中驻守萨拉热窝的法军曾经使用12.7毫米巴雷特M82狙击步枪和麦克米兰狙击步枪与当地武装分子展开反狙击作战,在1200米距离上击毙过敌狙击手。目前,军界对单个人员的最远狙击记录为2430米,这是由加拿大军队在阿富汗用12.7毫米麦克米兰狙击步枪所创造。

第三,是精度高。普通12.7毫米勃郎宁弹的精度在1500米上为1~1:5角分,也就是个直径400~600毫米的圆,相当于一个人上半身的尺寸,或相当于战斗机进气道、直升机发动机暴露部位的大小。

一般说来,12.7毫米可分为非自动结构和半自动结构两大类。

非自动结构的狙击步枪相对简洁,因此各个厂商发展出来的种类和配置很多。

例如,哈金斯公司的RAI500型12.7毫米狙击步枪被美国海军陆战队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的贝鲁特和巴拿马作战中使用过,也在一些狙击题材电影中露过面。它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一个分离式的枪栓,每次击发时向枪膛内装填一发子弹。这种枪精度好得出奇,能在1800米距离上打出0.5角分的成绩。法国/瑞士合作的PGMHECATE II 12.7毫米狙击步枪在法国特种部队服役,其最大特点是模块化设计。

美国海军陆战队曾经装备过哈金斯公司研制的的RAI500型12.7毫米狙击步枪

此外,枪管上还采用了类似坦克炮的热护套以提高精度。美国巴雷特公司也有非自动型号的12.7毫米狙击步枪。东欧国家(如波兰、匈牙利、克罗地亚以及捷克等国)也搞了一些这种枪。它们使用了俄式12.7毫米×107毫米高射机枪弹,与12.7毫米勃郎宁弹性能非常接近。

对于12.7毫米半自动狙击步枪的价值一直存有争议。正统的狙击手和教官们认为,反器材作战中的大口径狙击步枪不需要很高的射速,如果采用半自动原理设计,不但重量会增加,可靠性和精度也会受到影响。

然而实战中经常有需要补射或连续打击多个目标的情况,半自动型号实际上比非自动型号更受欢迎。

12.7毫米半自动狙击步枪的代表当属巴雷特系列。该公司的M82系列分A1、A2和A3这3个变型,目前已经装备了35个国家及地区,连我国台湾省都有购买,其订货量远超出其他厂商12.7毫米狙击步枪销售量的总和,使公司赚了大把钞票。M82各个变型都采用枪管短后坐原理、10发弹匣供弹、高效率的枪口制退器。其后坐力只比普通7.62毫米狙击步枪稍微大一些。

美国巴雷特公司M82A1狙击步枪

美国军方采用M82系列之后,发现它的穿甲能力远远超出了预期。海军陆战队的一支侦察分队在1991年2月24日夜间的地面战中,用M82A1在1600米的距离上连续击毁了3辆伊军装甲人员输送车,其穿甲弹轻松地穿透了发动机舱。此外,巴雷特公司的M99型12.7毫米半自动狙击步枪已装备了美军特种部队。XM107试验型12.7毫米半自动狙击步枪参加了伊拉克作战行动,曾经在1400米距离上击毙一名躲在水塔上的伊军火箭手。该枪被美军报告盛赞为“巷战中最管用的玩意儿”。

图示:美国巴雷特公司的M82型12.7毫米半自动狙击步枪被驻伊美军广泛装备。多被用于反狙击和作战掩护,加装高精度观瞄器材后也可用于远程警戒。

战术决定武器设计,好的武器设计又会改变战术。12.7毫米机枪弹在狙击步枪上的优秀表现不仅使特种部队对它钟爱有加,而且一些非特种作战单位(如陆军的工兵部队、海军的扫雷分队)也很喜欢。他们用它在安全距离之外引爆和破坏地雷、爆炸物、“路边炸弹”或海面上的漂雷等危险品,而在没有大口径狙击步枪之前这是很难完成的。

M99型12.7毫米半自动狙击步枪

然而,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采用12.7毫米弹药的狙击步枪无一例外地会带来三个问题:重量大,后坐力大,发射烟尘大。

对上述问题通常有以下解决办法:大量采用轻合金和高强度复合材料来减重,目前已把重量控制到10~13千克,最轻的已经减至7.8千克左右;后坐问题解决起来比较难一些,尤其是为了追求精度而采用旋转后拉枪机式结构的大口径狙击步枪,解决起来似乎比半自动结构的反器材步枪更难一些,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合成材料枪托和附加的贴腮板来缓冲一部分后坐力,同时采用高效枪口制退器来降低后坐的能量,目前比较好的制退器效率已达70%甚至更高;

至于消除烟尘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枪口制退器并不是万金油,从现有12.7毫米口径狙击步枪的表现来看,枪口制退器越复杂、效能越好,但发射时产生的火焰和烟尘就越强,也更容易暴露狙击手阵地位置。老道的射手发明了一个土办法:在枪口前面的地面上铺一大块浸湿的毯子或雨布。

另外,大批量生产的普通12.7毫米机枪弹还存在公差过大的问题,远距离上的散布不理想。不过这在枪械工业发达的欧美不是什么大问题,很多厂商都提供手工辅助制作的高精度比赛级12.7毫米子弹。

巴雷特公司的XM107型12.7毫米狙击步枪,由M82系列狙击步枪升级而来。

更大口径的反坦克枪弹

我们知道,12.7毫米勃郎宁弹还远非反器材步枪的顶峰。

如果不考虑机炮弹药,俄罗斯的14.5毫米×114毫米高射机枪弹可以说是目前口径最大、威力最强的实用型反器材弹药。其实14.5毫米机枪弹原本就是反坦克弹药,最早用在苏联的托卡列夫PTRS反坦克枪上,能击毁早期的德国2号和3号坦克。后来这种枪弹被苏联KPV系列高射机枪采用,对空射程达2000米。

苏联KPV重机枪,14.5x114mm口径。

14.5毫米高机弹的初速高达986米/秒,用在某些型号的机枪上甚至能超过1000米/秒。该弹的弹头重达64克,比7.62毫米步枪弹重6~7倍,3.7千焦的枪口动能是12.7毫米勃郎宁弹的2倍,而且穿甲性能非常好。14.5毫米弹头尺寸更大,可以设计出毁伤效果更好的高爆弹药,非常适合担任反器材弹药。文中提到的单发装填哈金斯RAl有一种变型就是采用俄制14.5毫米×114毫米机枪弹,全重不过15千克。匈牙利也设计了几种型号的狙击步枪,但由于采用半自动结构,重量都超过了20千克,故被市场冷落。

奥地利的斯太尔公司研制了一种与俄式14.5毫米机枪弹类似的15.2毫米×170毫米反器材弹药,用于该公司的反器材步枪,销售也不成功。

奥地利SteyrAMR5075原型大口径反器材狙击步枪

上述口径之所以被市场冷落,不是因为威力不够,也不是价格不合理,而是因为枪支重量太大,很难用于单兵背负长途行军,而且弹药本身的重量也很大,更难以徒步携带了。

南非、克罗地亚等国还在尝试用20毫米及以上的机炮弹药来研制反器材步枪。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毁伤效能也远超出前面提到的各种弹药,但枪支的重量大部分在20千克以上有的甚至超过30千克,需要分解为两个部件行军。无论军队还是民用射击爱好者对这类狙击步枪都是应者寥寥。

小结

大口径狙击步枪的极限究竟有多大?

在以消灭敌方人员为目的的狙击步枪中,笔者认为8.6毫米Lapua大威力步枪弹代表了未来的一个趋势采用这种弹的步枪全重可以控制在8千克左右,再配合15倍左右的光学瞄准镜,可以达到1100~1500米的有效射程,适合有一定徒步强度的特种作战,当然会受国外射击、狩猎爱好者的欢迎。

反器材用途的大口径狙击步枪,其口径以12.7毫米、重量为14千克,长度不超过1.2米为宜,配合15倍左右的光学瞄准镜,射程完全可以达到1500~2000米。由于14.5毫米弹药已经有些超过极限,而20毫米反器材步枪的重量体积则完全不可接受。如果哪个厂商还想增强大口径狙击步枪的毁伤效能,就只能在弹药上多挖潜力,而不是一味增大口径。

0 阅读:86
评论列表
  • 11
    2023-05-27 23:46

    狙击枪,单发…威力大…射程远…。120mm的狙击枪完全符合这个特点[得瑟]

陆凯聊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