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国对于俄乌冲突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从“坚决地支持乌克兰”转变为与俄罗斯暗中进行商谈,在这其中暗藏着三重谋划。这场战争早就已经超出了地缘方面的冲突,成为了美国重新构筑全球霸权的“金融招数”——欧洲的资本,慌里慌张地流入了美国,俄罗斯的海外资产被强行收缴,并归为公有,军工复合体更是借此机会拿到了上千亿的订单。

欧洲的“战败”更显刺眼,能源断供致使德法工业瘫痪,被迫以高价购买美国天然气;在防务方面,被要求将军费提升至GDP的5%,从而沦为美战略的附庸。当特朗普公然嘲讽泽连斯基“挑起战争”时欧洲27国在联合国涉乌提案上首次遭美俄联手否决,雅尔塔体系式微的哀鸣,在欧洲议会中回荡。

但美国真正的目标,在美俄谈判的细节之中:普京提出稀土合作开发,而且特朗普欣然应允;俄方要求承认乌东四州归属,不过美方沉默以对。这恰恰是“联俄制华”的致命陷阱——倘若中俄战略纽带被切断,这样美国海权+俄陆权的组合将会直抵欧亚大陆的心脏。
不过美国的剧本可能演砸。
中俄近期互动愈发频繁了:俄罗斯外长绍伊古刚结束访华会谈了,双方再度着重提及“无上限合作”了。美国在拉拢行动失败后,竟扬言要对欧洲加征25%的关税了,此做法完全暴露出其“表面令对方全力而为,实则不想让对方获丝毫益处”的霸权本质了。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当美国的军工股,因为暂停援助乌克兰而出现大幅下跌之时;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却成功获得了16国的订单。这也许就是,中国那“受害者”剧本之中的关键突破点——在他人的战争当中,锤炼出属于自己的和平之剑。而且这种情形实际上体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特别优势,凭借自身的实力获取订单,打造出和平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