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5月,毛岸英被父亲叫到了书房,告诉他外婆不但健在,而且不久将迎来她的80大寿,并派他回湖南给外婆祝寿。
听闻这一消息,毛岸英无比激动,回到自己的房间便提笔给外婆和舅舅写了两封长信。要知道,他已经二十年没有见到他们了。
毛岸英的外婆名叫向振熙,他们兄弟三人从小都是由她带着,与外婆有着深厚的感情。直到妈妈杨开慧牺牲之后,外婆怕敌人以他们三兄弟为诱饵来抓父亲,便想法将他们送去了上海毛泽民处。从此他们便与外婆分开,没想到这一分就是20年。
信里,毛岸英诉说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怀念了外婆和母亲的样子,更回忆了小时候调皮非要外婆买糖吃在地上打滚的情景......
两封长信,给人的感觉就是恨不能马上飞到外婆身边。
行程敲定,毛岸英带着父亲的贺信和寿礼奔向了湖南。
80岁的外婆依旧端庄优雅,耳聪目明,刚一见面,毛岸英就迫不及待地上前抱住了她。外婆同样将外孙紧紧拥抱,欲语泪先流,祖孙俩相拥着笑了哭,哭了笑,在场的人没一个崩得住,全都掉了泪。
过了好一会儿,毛岸英为外婆拭去了泪痕,将父亲的寿礼送上,并亲自把信的内容念给她听。外婆的思绪又回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她感叹着自己女儿的早逝,回忆着三个外孙的童年,当得知最小外孙的不幸时,她又难过了好一阵子。
外婆的80大寿非常热闹,因为向家6个兄弟姐妹都还健在,他们全都来了,他们的后人也都来了。由于毛岸英的回归,毛家和杨家的亲戚也都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
寿宴十分圆满,几家亲戚聚在一起照了张大合影,留存下来无比珍贵。
散场时,舅公向定前又力邀大家隔天去他家里聚。他家也住在长沙,离毛岸英外婆家不远,临走,他特意让毛岸英一定要去。
当年是他陪着姐姐将毛岸英兄弟三人安全护送去了上海,如今他也要为自己的侄孙接一次风。
也不知是谁说漏了嘴,毛岸英到时,向定前的家门口已经站了不少街坊邻居,大家都是来看毛岸英的,想看看领袖的儿子长什么样子?看着个子高大帅气的毛岸英,大家都争着跟他打招呼,毛岸英也礼貌地用湖南话回应着大家,突然有人问道:“你还会讲家乡话哦?”
岸英朝着问话的人高兴地说道:“我也是湖南伢子哩!”一句话让大家倍感亲切,整个场面无比开心。
聚会快要结束时,杨开慧的大姨向振恺拉过毛岸英的手,将一张照片轻轻放在了他的手中。毛岸英拿起来看了看,激动得眼泪夺眶而出。这是一张他、弟弟和母亲的合照,多少年来,自己做梦都想要一张这样的照片,因为直到母亲牺牲,他都没有一张这样的合影,自己对母亲的思念只能靠回忆。没想到大姨婆却私藏着这样一张合照,这对毛岸英来说,太及时了,也太珍贵了,是他收到的独一无二的礼物。
原来,当年风声紧时,母亲杨开慧不是躲在舅舅家,就是藏在姨妈家,是他们陪她度过了无数个惊心动魄的日夜。藏身大姨家时,留下了这张母子照,也是毛岸英一生唯一的一张母子合照。
此行祝寿,毛岸英内心还揣着一个私人的心愿,他要去拜祭一下妈妈。
妈妈的墓地在距离长沙百里远的杨家老宅板仓,到达时,已经是下午了。当他踏上那条乡村小道时,20年前那个心惊又心碎的场景便浮现在眼前。
那一年,毛岸英8岁,正是他生日那天,清乡队的头目押着妈妈、他和孙嫂来到了这里,他们说了些诱惑的话,也说了些威胁的话,都被妈妈挡了回去,于是他就失去了妈妈。
棉花坡的墓碑静静地立在那儿,毛岸英跑上前去,“扑通”跪在了面前,泣不成声地喊道:“妈妈,儿子来看你了!”
那天,他给妈妈说了很多话,说了自己,说了父亲,也说了弟弟,完了,他给妈妈的坟上培了新土,又将妈妈墓碑旁的小石子捡了一些,包在手帕里,揣进了衣袋。
返回的路上,大家都安静地走着,没有一个人说话,只听见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
给外婆祝完寿,拜祭完妈妈,那就要回韶山冲的老屋看看了,祭祖是父亲的事情,也是他毛岸英的事情,父亲太忙,那就全权由毛岸英来替代了。
听说毛岸英要回来,韶山冲的人沸腾了,大家都站在沿路欢迎。
一见到乡亲们,毛岸英就伯伯、婶婶、阿公、阿婆地喊个不停,更是不厌其烦地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乡亲们都说:“咱韶山冲的伢子亲人哩。”
第二天,在毛家亲人的陪伴下,毛岸英来到爷爷奶奶的坟前祭扫,这是韶山冲的风俗,是每一个远归的游子都要做的事。
接下来,毛岸英在韶山冲住了几天,他每天都去到老百姓家里,询问大家粮食够不够吃,能否吃得饱?但凡遇到贫困的家庭,他就将身上的钱分开来,按份分给这些人家。
出来时,父亲给了他一些钱,让他自由支配,他就这样全部救济出去了。
在韶山冲最后的时间里,他又去看望了毛家和文家的亲戚。这是父亲特别交待过的事,在父亲的内心深处,一直坚守着“娘亲舅大”的古训,奶奶的娘家人,他是一定要去看的。
文运昌是父亲经常提起的人,毛岸英向他带去了父亲的问候,他也因此收获了父亲少年时与奶奶的合照和与爷爷的合照,这是无比珍贵的(后附)。
在依依不舍中,毛岸英完成了这次回湘之行,和他一起随行的拍摄人员前前后后拍下了500多张珍贵照片,其中除了毛岸英的照片外,还有湖南乡亲的照片,还有湖南遗址、遗迹的照片,后来都存入了档案馆里,成为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
半年后,毛岸英去了援朝战场,再也没有回来......
毛岸英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决不平凡。他吃过苦,留过学,打过仗,在农村历练过,又在工厂磨砺过,他是青年一代的榜样,是永垂不朽的烈士,是值得人们永远怀念的英雄。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另附图两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