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妾室除传宗接代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如今却为男人不齿

杨司马说历史 2024-07-19 19:42:17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人们常常是有苦难言。在权力和地位的争夺上,那可是激烈得很,就拿皇宫来讲,众多女子为了获得皇帝的宠爱,对皇后的位置是垂涎三尺。

而在民间的富贵人家,也有不少人因为家族利益和家庭地位,在这方面绞尽脑汁。

咱们总说古代皇帝的“后宫佳丽三千”,其实普通富贵人家也是妻妾成群。

所以,要说古代是实实在在的“一夫一妻”制,那肯定是不对的,在这种家庭里,正妻的地位坚如磐石,很难被动摇;而妾室的地位呢,差不多就跟婢女一样,非常低贱。

既然正妻和妾室的地位差距这么大,那妾室在古代社会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在古代,“一夫一妻多妾”是主流的婚姻制度。

先说说娶妻这事儿,现在咱们都还讲究“门当户对”,在古代就更是如此了,在古代,良民和身份卑微的人界限清晰,男子娶妻,肯定得找个门当户对、身家清白的良家女子。

并且,男子的身份地位越高,对女方的出身、门第要求也就越高。

从谈婚论嫁的流程来看,从男方下聘礼,到女方准备嫁妆,再到正式迎娶,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

聘礼和嫁妆的多少,不但能体现出双方对这桩婚事的重视程度,还能反映出双方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

在这个过程中,男女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地位是平等的,而且他们的婚姻是要向众人公开宣告的。

但是,男子纳妾就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形了,纳妾主要取决于男子的个人意愿,数量可多可少,甚至不纳妾也没问题。

不过,对于那些声名远扬、家大业大的家族来说,为了传宗接代,通常都会纳妾。 妾室的出身往往比较卑微,很多都是婢女出身。

娶妻的时候,有一整套隆重的婚礼仪式;而纳妾的时候,这些统统都没有,甚至还要签订类似买卖的契约。

正因为有了妻和妾的区别,才有了“嫡庶”的分别,在古代,男子为了尽孝道,要为家族延续香火。

毕竟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要是没有儿子,是会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的。所以,很多男子会纳妾来增加生儿子的机会。

就拿皇宫里的情形来说,哪怕皇帝再宠爱某个妃子,妃子在皇后面前也得谨小慎微。就连和皇帝单独相处,妃子也得经过皇后的同意。

要是皇后不同意,皇帝也没办法。这种情况在普通人家也是一样,妾室在正妻面前始终处于卑微的地位,被正妻打骂也是常有的事儿。

由此可见,纳妾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为家族“开枝散叶”,同时,纳妾也是一种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普通老百姓家里,维持一家人的生活都很艰难,根本没能力纳妾;而那些有权有势、富贵显赫的人家,家里奴仆众多,多养几个小妾也不在话下。

在古代,土地、财宝是衡量一个人财富和地位的重要标志,妻妾的数量也是一项重要的衡量因素。

说起小妾的来源,大多是花钱买来的,据宋代的记载,在京城那样寸土寸金的地方,买一个小妾至少要花五千钱,如果长得漂亮,价格还会更高。

把小妾买回家后,还得花钱养活她们,这对男子的财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在明清时期,家里有小妾的,大多是当官的、士大夫之类的人家。

把小妾买回来后,首要任务当然是传宗接,此外,有些文人雅士还会和小妾一起吟诗作对,进行文化交流。

那些去给人做妾室的女子,大多出身贫寒,生活困窘。她们为了让家里的生活好一点,才迫不得已去给人做妾。

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家,是不愿意让自家女儿去做妾的,觉得这不是什么体面的事儿,而且,小妾和主人家签订契约后,就失去了人身自由,完全成了主人家的私有财产。

主人可以随意处置她们,甚至把她们转送给他人,比如明末清初的时候,吴三桂权势滔天,有人为了讨好他,就会送东西、送人。

当时吴三桂在田戚畹家做客,看中了田戚畹的爱姬陈圆圆,田戚畹虽然心里不情愿,但为了不得罪吴三桂,还是把陈圆圆送给了他。

1 阅读: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