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一个城市的大学舍友强(化名)很久没有聚会了,上周五,我们终于聚上了。
因为当年同一宿舍的住的两个哥们,凑巧的都在我们这个城市开行业工作会议,千载难逢啊这机会。
见面之后发现,我们这四个舍友变化最大的就是强,瞧着比我们老了十几岁。
但是我们也都能理解,没有人调侃他。因为他这些年一直在伺候他老妈了。
这次他之所以能过来,也是他老妈一个月前去世了,用他自嘲的话说是"解放"了。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圈发红,瞧着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和他住同一个城市的我,对他情况了解相对多一些。为了照顾老人,他付出的真挺多的,挺不容易的。
虽然都在一个城市生活,但是我和他见面的次数特别有印象的只有两次。
而且每次见面的时间都很赶,没办法,他家里有一个生病的老娘,偏瘫不能自理,需要人全天照顾。
他老婆原来和他老娘有一些婆媳矛盾,多年来并未化解,自从从他老娘偏瘫,他不听他老婆的建议,把老人送到养老院有专门的护工照顾,执意把老娘接回家休养之后,他老婆竟然托人找了个给工厂工人做饭的差事,去给人做饭去了,还是在厂子住宿那种。
所以没有人替换他,他一天几乎24小时守在老娘身边,他原来做生意积攒了一些钱,足以够应付日常他和老娘加上上学的儿子的花销。
第一次见面我感觉他状态还挺好的 跟我聊起他媳妇,还都带着气。"说媳妇心胸太狭窄 没有格局,要不是已经结婚十几年还有儿子,肯定跟她离婚!"
百善孝为先,是同学内心最深处的价值准则,他媳妇儿念念不忘的那点儿婆媳矛盾,对他来说就是不顾全大局的表现。
他心里对媳妇儿的不爽,是在那顿饭里实实在在的表现出来的。
和同学的第二次见面,是在两年后。那次他因为他儿子的事情给我打电话,当时已经上高中的他的儿子,说啥都念不下去了,软硬兼施都没用。他想让孩子当兵 ,可没有门路。
知道我有一个亲属在部队工作,了解了解流程。那次又见了一面,看他的状态已经明显没有第一次好了,跟我吃饭的时候也是哈欠连天的,一问好多天没有睡过整宿的觉了。
他老妈那个阶段,小脑萎缩越来越明显,动不动就胡言乱语,大晚上的就张嘴骂人,他只有耐心安抚,但是有时候还挨老太太几棍子……
当时他苦笑着跟我说:"我家这老太太确实挺能折腾人的,整不好,都得给我先送走了!"
那次他没提老婆,我也很知趣的没再问。
后来我通过别的途径无意中了解到:他媳妇儿竟然和他离婚了,是他老婆先提的。
因为在工作那个厂子结识了一个退休的国企的老工程师。
他不是没挽留过,但是媳妇很坚决。多年来他伺候自己的老妈,对媳妇心里憋着气,一直疏于和媳妇的关系的经营,媳妇儿和他感情早都淡了,说啥也不愿意再和他过了。
他无奈只能放手,而且正因为如此,和他一起生活在我们这个城市念书的儿子,受他和老婆关系的负面影响,加上之前他整天伺候瘫痪的老妈,难免情绪不好总爱拿儿子撒气的积累,最终他儿子辍学了,当兵的事因为种种原因也没当上。
最后去了一个电子厂打工,每个月赚钱都很辛苦。
说实在的,我了解他这些详细情况之后,第一感觉先是敬佩,然后才是同请:
我们小时,父母是我们的依靠;父母老了,我们就是父母的依靠;父母养我们小,我们养父母老,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他做到了为人子女该做的,在子女对父母的孝心这块,他碾压了很多人,是值得尊重的。
聚会时,他是后赶过来的,我和两个同学在他未赶来之前,已经把我了解的有关他的情况说了一下,两个同学也觉得在赡养母亲这个事儿,他挺不容易的,付出很多,给我们做了榜样。
酒过三巡,大家都有些微醉了,强喝的最多。醉酒吐真言,他说:"跟你们说实话,我今天晚上本来都不想来了,因为我觉得我混的太差!你们老婆老婆好,这孩子也都很出息!"
"你们看看我现在这个熊样,身体垮掉,孩子也没教育好,老婆又跟别人跑了!我现在都后悔了, 后悔自己孝顺了,早知道是这样,我就应该听媳妇儿的,早给我妈送养老院去!媳妇也不能跟我散伙,孩子也会有更好的前程!我好悔呀……"
他说着说竟然嚎啕大哭起来,这完全出乎我们的预料!可换位思考一下,也确实挺理解他的。
“事不在自己身上,谁也不知道肉疼。"
照顾瘫痪的老人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时间,精力,财力 还有情绪方面都是需要付出的。
而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这些方面的资源是有一定限度的。事事以父母为先,给父母用的多,自己和老婆孩子享受的就少了。
结果?就变成了我同学这样了。
为了老的,把小家的资源给挤兑了,小家没有凝聚力了,自然就解体了。
而这并不是当初伺候老人的时候,所希望得到的结局呀。
越想越挺同情同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