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谢晖和山东泰山足校的教练就中国足球的青训问题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辩论,这场讨论不仅让人听得津津有味,还引发了不少人对中国足球未来的深思。
你要问我,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就是——中国足球的青训到底能不能在五年内提升到能够重回亚洲准一流球队的水平。
谢晖说,这个目标几乎不可能实现;而山东泰山足校的教练却持乐观态度,认为未来五年内有希望看到突破。
山东泰山足校的教练表示,他们对中国青训的现状非常乐观,认为现在的青训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球员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这种乐观的态度,虽然听起来让人觉得有点“过于美好”,但他坚信,随着青训的不断改进,国足在未来五年内有可能重回亚洲的准一流行列。
他觉得,球员基础越来越好,这为国足提供了更多的潜力选手,未来的希望非常大。
而与之相对的,谢晖的观点就有点“现实主义”了。
他表示,眼下中国足球青训的问题还非常严重,球员的质量根本无法支撑起国足的长远发展,甚至难以想象能够成为亚洲准一流球队。
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足球现在的年轻球员,尤其是技术和比赛经验方面,根本不具备足够的竞争力。
如果就这样放眼未来五年,他实在很难看出能有多少人具备留洋的条件。
要知道,谢晖提到的“留洋”这个问题,的确让人陷入沉思。
他明确指出,想要在欧洲二流联赛站稳脚跟,至少得有七到八名中超的主力球员。
而我们的年轻球员,特别是23岁以下的,基本上还未能在中超球队里打上主力,留洋的机会自然就非常渺茫。
有网友这样评论:“谢晖的话确实说得挺有道理的。现在的年轻球员技术差、比赛经验少,不说去欧洲踢球,就连在中超站稳脚跟都不容易。我一直觉得中国足球的问题其实不在短期,而在长期,要改变这个局面,恐怕得从基础做起。”这位网友的看法也代表了不少人对中国足球现状的悲观态度。
谢晖的分析,不单止提到留洋的问题,他还把目光投向了中国足球赛场上的外援与国内球员的配合问题。
他指出,外援不愿意与国内球员配合,而选择单打独斗,这其实是反映了国内球员水平的不足。
你想啊,如果连外援都不屑与你配合,说明你在球场上的能力就是有限,难以达到欧洲足球的标准。
换句话说,国内球员的技术和视野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想要在欧洲站稳脚跟,几乎不可能。
这也不禁让人想起,国内球员和外援的互动,简直就是一个缩影。
外援们在球场上奔跑自如,技巧娴熟,配合起来也十分默契。
而国内球员,有时总是给人一种无法适应比赛节奏的感觉。
你看一场中超比赛,外援总是占据主导地位,国内球员只能在旁边看着。
说实话,这种情况,别说留洋了,能不能在国内站稳脚跟都是个问题。
有网友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说实话,外援和国内球员的配合,真的让我有点心凉。每次看到外援和国内球员配合不上,总觉得国足要想真正突破,必须先解决这一问题。如果这些年轻球员连外援都配合不好,怎么能指望他们走向世界?”这位网友的观点也指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我们不能总是寄希望于外援能够带动国内球员进步,首先国内球员要自己能够进步。
谢晖坚决认为,只有中国足球的青训体系得以根本性改革,球员的水平提升,国足才能在未来有望跻身亚洲的准一流行列。
但他说得很清楚,这个过程不会短期见效,甚至可能要等到十年、二十年之后才能看到真正的改变。
因此,他对五年内能否重回亚洲准一流行列的目标,感到非常悲观。
按他的话说,现在的青训状况,短期内很难看到显著的进步。
再说回山东泰山足校的教练,他始终坚持乐观看待未来。
他认为,虽然目前中国足球的问题很多,但并非无药可救。
他还是希望能通过青训的完善、体制的改善,尽早培养出更多符合国际标准的球员。
他相信,只要继续努力,未来中国足球能够有更多的球员走向海外,甚至进入欧洲一流联赛,最终实现国足的复兴。
这种乐观,虽说能让人感到一些希望,但也难掩中国足球现状的严峻。
谢晖的“现实主义”观点显然更能让人冷静下来思考:不管你多么乐观,问题不解决,一切不过是空谈。
你说五年后会看到希望?我看可能性不大,除非中国足球在这几年内有一个质的飞跃。
否则,靠现有的青训和球员水平,重回亚洲准一流球队行列,这几乎不可能。
整体来看,谢晖和山东泰山足校教练的这场辩论,实际上是中国足球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
一方面是现实主义者的警醒,一方面是乐观主义者的希望。
问题是,这种分歧反映了中国足球发展的困难,尤其是在青训和人才培养方面。
能否在未来五年内重回亚洲准一流球队行列,恐怕不仅仅是时间的问题,更是足球基础设施、球员能力、甚至是整个足球环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