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登月竞赛正式开始!美国确定新登月时间,想要赶在中国之前?

漫步的空影 2024-11-18 05:03:28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下一个在月球上行走的人说英语还是汉语普通话?”

这个无疑是当下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自从1969年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印下第一个脚印后,便标志着他们在太空竞赛中遥遥领先。

美国登月

如今中国航天技术的强势崛起,让这场太空竞赛重新燃起“硝烟”,中美登月竞赛也由此正式打响。

10月26日,英国基尔大学天体物理学学者雅科·范隆发文表示:在重返月球竞赛中,中国很可能已经远超美国了!

参考消息相关报道

信息来源:参考消息 2024年10月29日 关于“‘下一个在月球上行走的人说英语还是汉语普通话?’ 英学者认为中国在重返月球竞赛中领先美国”的报道

然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已经将“阿尔忒弥斯3号”任务计划提前到了2026年。

这不由得令人怀疑,美国这是故意想要赶在中国之前“重返月球”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美登月竞赛正式开始!

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在太空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都想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并证明自己的意识形态更优越,登月,成为这场竞赛中最耀眼的一环。

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美国赢得了太空竞赛的重要一局。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场胜利不仅仅是科技的胜利,更是美国国家实力和意识形态的胜利,它极大地鼓舞了美国民众的士气,也对苏联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当时的登月计划很大程度上是一场“面子工程”,是国家实力的象征,而非纯粹的科学探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对太空探索的兴趣下降了,航天飞机几次事故加上巨额的研发费用,促使美国政府重新评估太空计划。

2005年,NASA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星座计划”,旨在重返月球并以此为跳板,最终实现载人登陆火星的目标,这个计划很有野心,但要实现它技术和资金方面都得克服很大的困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不得不勒紧裤腰带,削减开支,“星座计划”最终因预算问题而被叫停。

但“星座计划”的失败,并没有让美国放弃重返月球的梦想,2017年,特朗普政府批准了新的载人登月计划——“阿尔忒弥斯计划”。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计划的目标与“星座计划”类似,但更加注重国际合作和商业伙伴的参与,以分摊成本和风险。

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的计划分三步走,其中第三步“阿尔忒弥斯3号”任务将载着第一位女性宇航员和一位男宇航员踏上月球。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由于技术难题和资金限制“阿尔忒弥斯计划”的进度一再推迟,原定于2024年的载人登月目标,如今已被推迟到2026年甚至更晚。

反观我们中国虽然比美国晚进入太空探索领域,但发展速度却非常快。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2003年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到2011年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再到2021年天宫空间站的建成,中国航天事业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进。

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工程”分三步走,先绕月飞行再着陆探测,最后成功把月球背面样本带回了地球,完成了对月球的全方位考察。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7年,中国正式对外公布载人登月计划,目标是在2030年前将中国航天员送上月球,并在月球建立科研基地。

与美国的“面子工程”不同,中国的登月计划更加注重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旨在为人类的未来发展寻找新的可能性。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虽然目标宏大,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挑战,该计划的技术方案复杂,涉及多个系统和合作伙伴,增加了协调难度和风险。

SLS火箭作为“阿尔忒弥斯计划”的核心运载工具,其研发过程却一波三折,多次推迟发射,导致整个计划的进度受到严重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星舰”月球版登月飞船的技术成熟度也存在不足,需要进行多次测试和改进才能满足载人登月的要求。

说起SLS火箭的研发过程,可谓是命途多舛,这款火箭最初计划于2016年首飞,但由于各种技术问题,首飞时间一再推迟,直到2022年底才最终完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

SLS火箭采用了航天飞机时代的技术遗产,如RS-25发动机和固体火箭助推器,虽然这些技术成熟可靠,但也限制了SLS火箭的性能提升空间。

SLS火箭造价太高,也是它发展受限的一个原因,不过如今“星舰”作为SpaceX公司研发的下一代重型运载火箭,被NASA选中作为“阿尔忒弥斯3号”任务的登月着陆器。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星舰”的技术尚不成熟,需要进行多次测试和改进才能达到载人登月的标准,相比于美国,我们中国的登月计划更注重实际效果,进展也很快。

我国打算用长征十号巨型火箭,分两步把航天员送上月球:先发射第一段,再发射第二段,然后在月球轨道上对接,最终完成登月任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方案虽然不如美国方案那般“一步到位”,但更加安全可靠,也更容易实现。

如今长征十号火箭的研发进展十分顺利,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为中国载人登月计划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关键的是,中国正在研发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它比长征十号更大更强,也可能会被用来执行载人登月任务,中国航天工程的严谨和前瞻性,在这套“双保险”策略中可见一斑。

中国航天工程始终坚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发展原则,不追求盲目冒进,而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确保每个阶段的目标都能按时完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登月计划意义重大,不只是为了展示实力,更在于其背后的科学探索和国家战略,月球上含有大量氦-3,这种元素是未来核聚变能源的理想燃料,对地球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月球的真空、无菌和低重力环境,也为开展科学实验和新技术研发提供了独特的平台。

月球基地构想-来源于央视网

我国在月球建立科研基地,不仅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还可以为人类的太空探索积累宝贵的经验。

总之中美登月竞赛不仅是技术较量,更是两国太空战略和未来雄心的角逐。

美国五角大楼

美国想借“阿尔忒弥斯计划”重回太空领导者的位置,并以此发展商业航天,刺激经济增长。

而中国则更加注重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希望通过登月计划,提升科技实力,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中美登月竞赛吸引了全世界目光,一些国家选择与美国合作加入“阿尔忒弥斯协定”,共同制定月球探索的规则,另一些国家则保持中立,观望局势的发展。

但无论如何,登月竞赛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和科技竞争的重要舞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探索月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起源和演化,还可以为人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和资源提供可能性。

“下一个在月球上行走的人说英语还是汉语?”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类能够携手合作,共同探索太空的奥秘,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太空探索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事业,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克服技术难题,分享经验教训,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登月竞赛不应该是一场零和博弈,而应该是一场合作共赢的旅程,只有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才能让人类的太空探索之路走得更远、更稳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主要信源:

1.原文登载于红星新闻 2024年10月17日 关于“‘像宇航服中的兰博基尼’,NASA新宇航服亮相,2026年宇航员或将穿普拉达登月”的报道

2.原文登载于红星新闻 2024年10月29日 关于“锚定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目标,工程全线正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报道

3.原文登载于参考消息 2024年10月29日 关于“‘下一个在月球上行走的人说英语还是汉语普通话?’ 英学者认为中国在重返月球竞赛中领先美国”的报道

4.原文登载于环球网 2024年10月28日 关于“澳媒:如今的美国可能在重返月球竞赛中输给中国”的报道

0 阅读:13

漫步的空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