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尊称为“柯老”,被毛主席有意抬举,死后23年被移出八宝山

历史书香茶馆 2023-10-06 08:24:12

说起近代史上的柯庆施,想必熟读历史的文者皆都了解一二。此人虽然比毛主席小了整整9岁,但是却被毛主席尊称为“柯老”。而且在中国共产党的诸多党员之中,他是唯一一位曾跟列宁握手的人。由此可见,柯庆施在党内的地位有多高。

据历史记载,柯庆施出生于1902年的安徽歙县,于18岁时就开始加入共青团。1922年的年初之时,柯庆施作为我党代表,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大会。而正是在此次大会上,他受到了列宁的亲自接见,而且还握手、问好。

在当时人才辈出的年代,虽然柯庆施的名气并不算大。但是他的这些特殊经历,却为他日后带来了诸多实际好处。

于1930年之时,柯庆施被组织任命为红八军政治部主任一职,而当时红八军的军长就是彭德怀老总。不久后,柯庆施又被组织调往上海工作,担任中央秘书长一职,之后就一直在党内从事着政工方面的工作。

于1947年之时,当石家庄北解放后,深受组织信任的柯庆施随即被派往前去,担任石家庄的第一任市长。

在建国前夕,柯庆施又被调往南京,担任副市长一职。于1954年之时,由于国家需要,大规模的人员被调动安排。当时在上海担任市长的陈毅老总,即刻被调往北京工作,而其空缺下来的位置,则给了柯庆施大好机会。

待陈毅调职后,柯庆施就被调任到上海担任市长一职。此后,柯庆施逐渐得到了毛主席的关注和重视。

于1956年之时,毛主席着重提出关于“重点发展沿海城市”的建议和方案。对此,柯庆施马上就情况调整了上海的经济发展方向,使得工业总产值取得了不错的提升。

在1958年之时,柯庆施所写的《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的报告,更是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好评与认可。

在之后的“南宁会议”上,毛主席还特意拿出了柯庆施写的那篇报告,在大会上问周恩来:“你能写得出这样的文章吗?”

就是毛主席这一问,瞬间让柯庆施世人皆知、声名大噪。而在之后的谈话中,毛主席还尊称比自己小9岁的柯庆施为“柯老”,可见是有意抬举他。

柯庆施在上海任职期间,有利亦是有弊。曾经有人指责他搞“一言堂”,很难听进去任何人的意见。

于1959年之时,毛主席提出“反对铺张浪费”之作风。柯庆施回到上海后,立即亲自落实、督促此事。他亲自带头作风清廉,绝不收取任何利益。不管是平时过节,抑或是过年的时候,他从不收任何礼,就连一条火腿这样的小礼物也不收。

1965年1月之时,柯庆施被组织升任为副总理。在当年的16为副总理之中,柯庆施排第六位。

然而,在他走马上任六个月后,年仅63岁的柯庆施在成都因病去世。柯庆施死后23年后,其女儿申请将他的骨灰移回老家安葬。在得到组织同意后,柯庆施的骨灰被移出八宝山公墓,按其亲属要求送到家乡下葬为安。

6 阅读: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