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中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色,芦苇苍苍,白露成霜,给人一种清冷、孤寂的感觉。诗人对“伊人”的追求,似真似幻,充满了朦胧美,表达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情感。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借牛郎织女的传说,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织女的形象和她的哀怨。语言优美,如“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生动地描绘出织女的姿态和劳作的情景,充满了浪漫色彩。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千古名句,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与自然美景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体悟。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原文(节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整首诗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空灵、澄澈的意境。诗人将对宇宙人生的思索融入到优美的景色之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中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动衬静,将清幽的山林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色。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用典丰富,意象朦胧,如庄生梦蝶、杜鹃啼血等,营造出一种迷离恍惚的意境。诗人以锦瑟为喻,抒发了对年华逝去的感慨和对过去情感的追忆,情感真挚深沉。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词中通过描写孤独的人、如钩的月、寂寞的梧桐和深院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寂寞的氛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将抽象的离愁具象化,生动地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愁苦和无奈。
苏幕遮·怀旧宋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上片描绘了一幅辽阔苍茫的秋景图,碧云、黄叶、寒波、翠烟等意象,色彩鲜明,意境深远。下片则直抒思乡之情,“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将思乡的愁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画面,通过对茅檐、小溪、青草等自然景物以及翁媪对话、小儿玩耍等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质朴和温馨,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天然对偶的佳句,通过对花落、燕归等自然现象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以回忆的方式,描绘了词人早年一次郊游的情景。语言清新自然,如“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等,生动地表现出词人的天真烂漫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长相思·山一程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中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地描绘了行军途中的景象,“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反复咏叹,突出了行程的艰难和环境的恶劣,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征战生活的厌倦。

注 文隐溪书社
素材来源古典文学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及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