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哦~~~
文|张润晨
编辑|t
引言圆明园,这座在中国数百年历史中无可替代的皇家园林,本该是一座文化与艺术的圣殿,却在1860年,成为英法联军狂欢的祭坛。
两支“文明军队”,不光抢,还敢在抢完之后,冠冕堂皇地给自己贴上“伸张正义”的标签。你能想象吗?
两个抢劫犯,一边顺手摸走稀世珍宝,一边点着火,转头还能说是“为公义燃烧”。面对这样的逻辑,咱们不禁要问:到底是谁给了他们这样的底气,竟能如此堂而皇之地演绎这场劫掠大戏?咱们接着看这场历史悲剧,发现在这出剧里,英法联军可谓扮演了典型的“双面角色”。
一方面,他们要把中国描绘成需要“惩罚”的不守规矩的对象,另一方面,他们却拿着“文明”的大旗,一路所向披靡,毁掉的是中国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文化瑰宝。到底他们是怎么做到既抢东西,又能把自己包装成“正义”的?
英法联军的借口与焚毁行动事情要从一场军事冲突开始。那时,中国正处于清朝末期,八旗的军力早已不复康乾盛世。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尝到了甜头,纷纷开始在中国伸手。
这一次,英法联军以“修订条约”为借口,向中国发动了侵略。他们带着船坚炮利,一路势如破竹,最后把手伸到了圆明园。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偏偏是圆明园遭殃?这背后有个耐人寻味的说法:联军曾派一支使团去和清政府谈判,却被不太聪明的清廷军队俘虏。
这支使团可不是寻常角色,里面不仅有西方外交官,还有法国和英国的军人。清廷把这群人囚禁并折磨,死的死,伤的伤。于是,英法联军以此为借口,决定“惩罚”清政府,而圆明园,就成了他们手中最好的靶子。
但这里面的讽刺之处在于:他们所谓的“惩罚”,其实更像是早有预谋的劫掠。这场行动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为了复仇,更多的是对财富和艺术品的觊觎。
这时候,英法联军指挥官说:“我们不仅要让他们付出代价,还要带点‘纪念品’回去。”你看这冠冕堂皇的说辞,把抢劫说得这么理直气壮。
在1860年的10月18日,联军的行动达到了高潮。他们纵火焚毁了圆明园,三天三夜,大火不灭。整个圆明园仿佛沉浸在一场烈火中的末日盛宴。这座园林不仅仅是皇家园林,更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缩影,它象征着东方文化的辉煌,却在这一天,被无情地焚毁了。
劫掠与纵火的双重暴行火光中的圆明园,宛如失去保护的宝库,联军士兵肆意掠夺、破坏。这座昔日辉煌的园林,曾经是世界上最精美的艺术品和建筑杰作之一。
花园里,各种雕塑、瓷器、金银饰品、珍贵字画堆满了整座园子。珍珠项链、玉器、金佛像等物品被士兵们争抢一空。
文物一旦入手,直接塞进士兵的口袋里。更夸张的是,士兵们不仅抢东西,还互相攀比谁抢得多、抢得值钱,甚至还拿着这些战利品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是英雄。
一名法国军官曾记载道:“我曾见一位英军军官,举起一串足有几斤重的珍珠项链,洋洋得意地展示给周围的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一边劫掠,一边还不忘拍照留念。
很难想象,在他们眼里,这场掠夺竟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胜利纪念”。英国军官格兰特曾在回忆录中写到:“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庆典。”他们口中的“庆典”,其实是文明的撕裂和毁灭。
你可能觉得这已经够疯狂了?不,这还没完。在抢完了这些“战利品”之后,他们又点起了熊熊大火。圆明园那宏伟的宫殿、珍贵的图书馆、堆积如山的文物,都在火焰中化为灰烬。
数不清的书籍、绘画和手稿,被他们毫不留情地抛入火海,这简直是对文化的极致践踏。英法联军将整个圆明园付之一炬,而这一切的背后,他们竟还打着“文明”的旗号。
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放火?简单,因为火焰能彻底抹去证据。火烧之后,他们希望能用一种“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的方式掩盖他们的罪行。
如此一来,他们不仅可以撇清罪责,还能堂而皇之地回到自己的国家,说自己进行了“文明”的征战。而那些随手偷走的宝物,则可以成为他们的战利品。
雨果的反思与西方内部的批判圆明园的大火,不仅在中国引发了巨大的愤怒和悲伤,也在西方世界激起了强烈的反思。许多人开始意识到,英法联军的这场劫掠行动,不仅仅是对中国文化的毁灭,更是对文明本身的背叛。
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就是其中之一。他对这场暴行极为愤慨,公开发表文章谴责英法联军的行径。他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圆明园,一个抢劫,另一个放火……这是我们文明的耻辱。”雨果用笔墨描绘出这场“强盗秀”,并讽刺了英法两国在这场战争中的虚伪。
他毫不客气地指出,这场劫掠不仅没有半点正义性,反而暴露了西方国家在面对财富时的贪婪与野蛮。
雨果的文章激起了法国民众的讨论,许多人开始思考,这样的行为与西方所谓的“文明”到底有何关系?他们对英法联军的行径感到羞耻,认为这是一场不光彩的战争。
而英国内部,也有一些知识分子站出来反对这种毁灭文化的行为,甚至有人质疑政府为何要发动这样一场没有道义的战争。
但即便如此,这些反思和批判也只能算是“事后诸葛亮”。因为当时的世界,强权决定一切。英法两国在掠夺完圆明园后,不仅没有感到愧疚,反而为自己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他们宣称,这一切都是对“野蛮”的清洗,是在为“文明”开辟新的疆域。
参考资料:
圆明园罹难160周年:残垣无语,几番梦回 澎湃新闻 20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