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不仅能买彩票,还能聊前世?AI玄学玩法正在流行

硬核科技评测 2025-02-20 23:25:12

AI算命的爆火路径:从玄学指令到社交讨论

去年年初,小红书上出现了一条热门的互动。

这条笔记的作者分享了如何用一款叫Deepseek的AI应用生成前世故事。

“输入你的生辰、地点、姓名,然后直接复制这段指令,Deepseek会告诉你前世是谁!”

评论区里有人晒出了结果,有人是古代画师,有人成了清朝商人,甚至还有人发现自己前世和朋友居然是姐妹。

这看似一场年轻人的娱乐,但短时间内,“Deepseek玄学”成了爆款话题。

小红书上突然多了很多相关的视频和图文:有人分享用Deepseek生成的彩金号码,有人专门写操作攻略。

“用AI算命”不仅是朋友间的聊天素材,甚至成了社交媒体的流量密码。

为什么会火?

直觉告诉我们答案很简单:方便又有趣。

而且,和传统算命或者玄学内容生涩的专业术语不同,Deepseek更像是一个会聊天的朋友。

一段简短的对话就可以完成整个过程,虽然有人对结果将信将疑,但几十万个点赞背后,大家似乎都更关注这过程带来的新鲜感。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是,小红书和短视频平台成了这些内容的集中地。

年轻人喜欢即时又直接的体验感,用几个标签或者炫酷的图片,就能吸引到一堆“尝鲜者”跟风尝试。

大家讨论的不是准不准,而是“结果故事有多有趣”,“前世是什么职业”。

短短几天之内,关于Deepseek相关的玄学玩法,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赛博玄学”的背后:Deepseek是如何推理的?

但仔细想想,凭一段输入的信息,Deepseek是怎么给出那么多看似神乎其神的推算结果的?

有技术背景的人解释,这并不复杂:把传统玄学里的公式套进算法规则,然后通过模型生成一些关键性的描述。

大部分推算结果其实是基于用户输入的数据,加上一些固定的模板演绎,再通过对话形式呈现出来。

比如有一位用户用Deepseek测试自己和前任的分手原因,Deepseek给出的结果不仅切合两人过去的分歧,还提了几条模棱两可的改善建议。

这种“听起来可信”的说法特别容易让人接受。

心理学上甚至有一个名词——“巴纳姆效应”来解释这种现象:人们会倾向于相信那些模糊但正面,且好像专门描写自己的信息。

从玄学的角度来说,这些结论都是些“不痛不痒”的答案;但从娱乐的角度看,这就够了。

至于彩票预测,几块钱买个六等奖的案例也能登上新闻,这种概率事件,更像是娱乐版本的故事延伸。

年轻人迷上玄学:娱乐心态还是文化疗愈?

Deepseek的走红,也让人注意到,现在的年轻人对玄学的态度似乎和过去不太一样。

一个95后女孩珍珍说,“我用Deepseek算命,完全是因为它讲人话,读起来就像朋友和我闲聊。

”珍珍以前也玩过那些八字排盘的APP,但总觉得没什么意思,一方面是难懂,一方面是结果枯燥而机械。

“Deepseek起码带着点趣味性。”

归根结底,这种算命服务满足了人们一种很基础的需求:剖析、认识并解释自己的生活。

哪怕只是一场娱乐,也有心理学疗愈的效果。

很多人在面对工作和生活压力时,选择借助这些玄学方式去寻求一种心理安慰。

“不准也没关系,能让我花5分钟开心一下就行。”

同时,玄学背后其实还藏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近几年,各种国潮产品走俏、民俗文化受到关注,玄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成了一种更轻松、更娱乐化的民俗表达方式。

“准不准”不重要,为什么AI算命成流行?

“年轻人真的信这些吗?”

有人可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答案可能是:信也不全信,但这并不影响大家玩得开心。

在社交平台上,AI算命的内容经常是以玩笑的形式出现。

比如“深夜聊天刷到Deepseek玄学指令,算出自己前世是侠女,现在连便利店都懒得去。”

大家知道这不是真的,但这段分享让彼此都觉得有趣。

说到底,这些生成内容的核心并不是准,而是仪式感。

就像抽盲盒、做心理测试,不在乎结果的价值有多大,而是希望在参与的过程里找到一种新的体验。

从互动聊天到结果生成,再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和讨论,Deepseek刚好满足了年轻人这种“玩”的需求。

结尾

AI算命,本质上是关于年轻人如何用科技把古老的玄学赋予新的解读。

这不是传统与现代的对立,而更像是一种融合的尝试。

它暴露出我们面对未来的迷茫,也展现了年轻人应对生活的乐观幽默。

从玄学到娱乐,从深度思考到轻松社交,Deepseek为我们提供的远不止一段对话,它让人们知道,无论形式如何变,面对生活的那颗人心,始终在努力寻找答案。

谁知道呢?

也许再过不久,玄学风潮会被新的流行取代。

但每一场流行背后,都有它独特的时代印记。

而现在,年轻人正以最娱乐的态度写下他们对未来的理解,即使只是一场关于“赛博玄学”的无伤大雅的玩闹。

0 阅读:1

硬核科技评测

简介:解读科技趋势,把握未来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