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00后大学生,都不愿做包吃住的工作?用真实经历告诉你真相

职场飞科 2025-02-22 18:51:22

凌晨两点,林悦缩在铁架床上刷招聘软件时,上铺突然传来舍友的啜泣。她摸黑抽出枕头下的降噪耳塞——这是本月第三次被集体宿舍的夜哭吵醒,而贴在墙上的《宿舍管理细则》正被月光照得惨白:“晚10点后禁止使用电子设备”。

三个月前,林悦攥着电商运营的offer踏进这家“包吃住”的MCN公司时,hr指着loft风格的样板间照片打包票:“员工公寓有独立卫浴,还有共享厨房。”可真正推开宿舍门那刻,十六人间仓库改造的屋子里,霉斑正在墙纸下蔓延。

1. 精致牢笼

晨会时总监总爱说:“公司就是第二个家。”这个“家”的规矩比军训还严:浴室限时15分钟、外卖不得进园区、周末离宿要报备。当林悦发现更衣室藏着摄像头时,主管理直气壮:“丢过三台手机了,这是为你们好。”

2. 隐形剥削

所谓包餐,是承包了凌晨三点的加班餐。某晚直播大促后,林悦掀开行政发的“营养夜宵”,过期三天的速冻饺子黏在饭盒底。她在茶水间撞见过行政总监的聊天记录:“找最便宜的团餐公司,吃出问题就说他们自己点的外卖。”

3. 觉醒时刻

转机出现在双十一爆单夜。连续工作28小时后,林悦发着烧想请假,主管却指着合同冷笑:“包住员工不得无故缺勤。”她摸出体温计拍在桌上,39.2度的水银柱像柄匕首。

现在林悦的辞职信正在小红书热传,配图是宿舍漏水的天花板和蟑螂乱窜的食堂。热评第一条写着:“他们给的从来不是福利,是拴住你的铁链。”

当“包吃住”变成合法压榨的遮羞布,你会为五斗米折腰还是掀翻饭桌?那些打着“家文化”旗号的规训,究竟是温暖港湾还是新型PUA?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