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领证不同居,年轻人开始流行'干婚'了?

知知解语 2025-04-09 09:55:30

最近刷朋友圈,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我那个在上海陆家嘴上班的表姐,结婚三年却一直和老公分居两个区。问起来她轻描淡写:"我们这叫'干婚',现在可流行了。"

1. 从"两头婚"到"干婚":婚姻的极简主义进化史

还记得前几年江浙流行的"两头婚"吗?小夫妻轮流住双方父母家,生俩孩子各随一姓。现在更狠的来了——"干婚",领个证就完事,婚后各过各的。

我采访了几对"干婚"族,发现他们的日常是这样的:

住在各自买的房子里,周末约饭都像商务会谈要提前预约

支付宝AA到小数点后两位,连猫粮都要分清楚谁家主子吃了几克

过年各回各家,双方父母至今没见过面

这哪是结婚?分明是找了个"法定室友"。

2. 为什么年轻人选择"无接触式婚姻"?

原因一:社畜不配谈恋爱朋友阿杰的日程表看得我窒息:

早7点挤地铁

晚10点下班

周末随时待命改PPT他说:"上次和女朋友约会,我在餐厅掏出电脑改方案,她当场提分手。现在'干婚'多好,大家互不打扰。"

原因二:谁结婚谁吃亏数据显示:

78%男性觉得彩礼+房车是"婚姻税"

83%女性担心生育影响职场发展于是年轻人一拍即合:要不咱们签个"互不侵犯条约"?

3. "干婚"背后的社会焦虑

心理学家李教授说这叫"婚姻避险模式":

像买股票时设置止损点

把婚姻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

感情亏了至少钱没亏

但问题来了:

某"干婚"夫妻连对方过敏原都不知道

急诊联系人填的都是同事电话

疫情封控时才发现结婚证找不到

4. 我们正在见证婚姻的"冰川纪"

婚姻专家王主任给出两组数据:

上海"干婚"率3年涨了400%

同期离婚率下降27%"这说明什么?年轻人把婚姻过成了有限责任制公司。"

一位"干婚"5年的网友说:"我们就像合租的网友,最大的亲密互动是互相点赞朋友圈。"

结语

想起电影《婚姻故事》里的台词:"我们不再是'我们',而成了'你'和'我'。"或许"干婚"就是这个时代的无奈选择——既要传统婚姻的安全感,又要单身生活的自由度。

最后灵魂拷问:如果婚姻变成这样,你还愿意结婚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顺便问问,你身边有"干婚"的朋友吗?)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0 阅读: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