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它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随着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其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寒暑假福利、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以及社会地位,让它成了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
但是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能够入职公办教师,其竞争还是相对激烈的,如果想成为带编制的教师,只有教师资格证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毕业就能成为带编制的教师,成为了众多考生和家长非常关注的事情。
目前,在师范院校的培养体系中,普通师范生和公费师范生,这两种模式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
很多考生等到就业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两种培养方式在就业方向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上,存在着诸多的差异。
公费师范生和普通师范生,差别只在就业保障吗?其实还有别的不同公费师范生享受免费教育政策红利的同时,也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公费师范生毕业后能直接进入公立学校任教,这无疑是最大的优势。他们不需要像普通师范生那样,经历激烈的教师编制考试,也不用为就业而焦虑。
但这种优势的背后,是必须在指定地区服务至少6年的约束。这种"签约式"培养模式,对职业自由度要求高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制约。
反观普通师范生,虽然没有政策保障,但拥有更大的职业选择空间。他们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工作地点和单位类型,甚至可以跨行业就业。
但对一门心思想要毕业后就入职教师的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挑战。由于教师编制考试竞争激烈,很多普通师范生还需要编制考试才能如愿以偿。
除了就业优势,公费师范生还有上学期间的费用优势。不但能不需要缴纳学费、还能得到相应的生活补贴。这对家境一般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相比之下,普通师范生就需要全额承担学费和生活费用了。
凡事有利就有弊,公费师范生的优势明显,劣势也不能忽略地域限制
公费师范生必须回到定向地区任教,这就意味着,对于一些想留在大城市发展的学生来说,这种限制就会影响到他们的职业规划和生活质量。
专业发展受限
虽然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可以进入公立学校任教,但在服务期内往往难以调动工作岗位。比如,有些学生想要尝试不同的教学环境,或者转做教育管理岗位,这些都会受到协议的制约。
公费师范生通常难以跨区域调动工作,即使是同一地区内的学校调动,也需要经过复杂的审批程序。
继续深造的障碍
虽然理论上公费师范生可以报考研究生,但操作起来却会面临诸多的困难。一方面是受到服务期限的限制,另一方面是,一些地区对公费师范生报考研究生设置了额外条件
薪资待遇的地域差异
公费师范生享有编制内教师的待遇,但不同地区之间的教师工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的实际收入较城市有着不小的差距,但这类地区的消费也相对较低。
笔者寄语:那么,对于有兴趣报考师范专业的考生来说,应该如何选择呢?家长和学生在做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家庭经济状况,如果经济条件一般,选择公费师范无疑是明智之选。
其次是,个人发展规划,如果确定要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公费师范会是一个不错的平台。最后是,性格特点,如果考生将来希望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普通师范可能更适合。
总之不管你怎么选择,都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要人云亦云。只有从实际出发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