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他们的一生,何愁财富不自由!

大世界的猫兔子 2025-03-24 04:29:27

《THE BIG SHORT》中译名《大空头》,这是豆瓣评分最高的传记类电影,由迈克尔·刘易斯的同名作品改编,记录了08年金融次贷危机时期,从中获取暴利的大空头们。

那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叫做大空头,用通俗的话语说:就是一群看衰某个行业或者股票的投资者(或机构),提前购置对应的产品。一旦预测成真,即可通过差价,赚取丰厚利润。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空头往往是市场的逆行者,走少数人的路,赚多数人的钱。

《大空头》适合金融学习者观看,部分专业术语,需要一定基础知识去理解。像我这样的文科生+二级金融小白,能看懂80%,对于部分细节有些许迷惑,不影响总体。

或许你想从电影中学到【大空头】的秘诀,如何一次交易,实现财富自由。

这种暴富幻想,来源于剧中大空头的成功收获。棕地基金2位创始人,将3000w成倍暴涨至8000万;JP摩根子公司5人团,每人瓜分2亿;巴里博士为客户狂揽4.89亿,甚至中间人也赢得了4700万。仅耗时2年,且每个数字的单位,皆为美金,世界上最赤手可热的货币。

收益极其诱惑,不过很遗憾,大部分人无法复刻此类传奇交易,原因有很多,如资金未达到准入门槛,消息不通,无法获取一手资料,没有时间调研等等。

众所周知:人只能赚到认知以内的钱。

虽然,我们无法成为不了大空头,但我想大家对这些人的特质会感到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能在2年前,嗅到经济危机,并一举赚得高额回报。

是运气,还是实力?

1.巴里博士

巴里博士,第一个发现美国房地产即将崩盘。

根据资料和数据,他发现停止偿还房贷的人越来越多,未来这个数字还将继续增长。这位博士很快开展行动,他要做空美国房产。

金融市场根本没有这样一款产品。因为房地产正火热,没人想到要做空,所以银行也没有开展这项业务。

没有业务,就创造产品,巴里博士自拟了详情书,并投资上亿元。

对于巴里博士,各大投资银行非常欢迎,他们收取高额的保险费用,并笃定房产会高歌猛进。

这种稳赚不赔的生意,他们很开心。

巴里博士也很开心,他知道大厦即将崩塌,投行这些人很快就会笑不出来。

很难说,巴里博士是运气,还是实力,比起新闻报道,他更相信数字和自己。偏执、笃信,性格早就他的成功。

2.棕地基金和JP摩根子公司5人团

如果没有巴里博士,也就没有这2个团体的成功。

他们是获取一手资料的猎犬。

在无意中,棕地基金和摩根子公司5人团得知了有人在做空房产,并下了大注。

为了弄清真相,他们走访了一些城市,发现不少房东已经开始断供,且信贷不良的人也能够购置大量房产。

摩根子公司5人团通过与内部人员交流,发现不良贷款被不停打包售卖,泡沫越吹越大。

这2个团体很快做出反应,跟进做空房产。

尽管他们不像巴里博士,拥有敏锐的眼光。

但他们拥有一手资料,且勇于实地勘查。

大空头们利用金融危机,赢得胜利,他们是危机中的幸运儿,但更多人为此遭遇不幸。

原文作者迈克尔·刘易斯清醒地意识到:尽管赚大钱时,与大部分人无关,但08年金融海啸后续所带来的危机,却由全人类一起承担。高达百万美国人失业、无家可归,数万亿养老金、债券等全部蒸发,终是底层人民为虚假繁荣买单。

《大空头》这部电影试图向我们揭示华尔街本性贪婪,通过不断制造金融泡沫、【灰色】产业链从中赚取巨额利润。为此,他们不惜利用大人物站台,勾结评级机构,释放虚假信息,将不良贷款击鼓传花下去。

对此一无所知的买房者,成了众矢之的。人们责怪买房者借贷无度,疯狂购置房产,丝毫不考虑自身赚钱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滑稽的是:本应严格审查借贷资格的银行,似乎从苛责中隐身不见。真正的始作俑者,伪装成被害者,审判买房者。

金融市场情绪大过天,还望大家谨慎再谨慎。

0 阅读:5
评论列表
  • 2025-03-24 21:04

    唯独拖延刺破 争取治疗(有效的话)也许吧 反正不好说

  • 2025-03-24 21:03

    忽悠人买房有罪 杠杆买房死罪 坐视泡沫壮大有罪 有了泡沫以后 刺破与不刺破 (个人认为不刺破也会破 问题更大)

大世界的猫兔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