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不是明君,却也是兢兢业业,而诋毁他的人却说昏庸无国,那个昏君会六下“罪己诏”,而他在亡国之时,没有苟且偷生,他就他的死埋葬了帝国,他在位16年间,努力想要成为明君,造成中兴局面,为此在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想要重现盛世辉煌,他勤俭节约,宵衣旰食,无奈王朝气数已尽,他最后能做的就是上吊于煤山,全了一个帝王最后的尊严,他就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
朱由检是明朝末帝,1611年生于北京,他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第五子,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他是一位勤政的好皇帝,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他每天兢兢业业,夙兴夜寐,想要把明朝从灭亡的边缘处拉回来,可理想是丰富的,现实是残忍的,努力干了十几年,明朝还是灭亡了,不得不说这是一件残忍和讽刺的事。他的所作所为,出发点是好的,却因为时代和社会的因素,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朱由检从小并不受父亲喜爱,他的父亲因为不受他爷爷万历皇帝的待见而担惊受怕,根本无暇顾及对他的关心,而他的母亲更不受父亲待见,在他五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得罪了他的父亲而被杖杀,朱由检就交给了他父亲的其他妃子扶养,可他也被扔来扔去,这就导致了他既不受父亲喜爱,也不受母亲喜爱,这种环境下导致朱由检有很严重的性格缺陷,导致不对他人信任,这种缺陷最后影响了他的命运和大明王朝的走向。
11岁的时候,他的命运迎来了转机,因为他的哥哥朱由校继承皇位,他身为先帝的儿子,自然也是被封为郡王,朱由检被封为信王,有自己的封地和府邸,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荣华富贵一生,没有太大的压力,唯一的任务就是开枝散叶,也不知道是上天的眷顾还是不幸,朱由校病重,且他还没有儿子,按照《皇明祖训》他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而朱由校也传位给他,还说吾弟当为尧舜,朱由检正式继位为帝。
他继位之初,有着远大的理想,他励精图治,一改前朝的颓势,重用文臣,首先铲除了前朝的阉党,一时间天下称快,而朱由检也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对事,可是他忘了魏忠贤虽然是坏人,可那些文官可不是好人,而魏忠贤一死,文官没有了制衡,就一家独大,而文官的贪污,没有魏忠贤敛财,导致国库越来越空虚,大明的文官集团在土木堡之后,就开始壮大,甚至开始插足军政,而魏忠贤虽然贪权,可那都是皇帝赋予的,文官们都快速敛财,而魏忠贤对后金等外敌比较重视,而魏忠贤死后,朝廷内部对边境比较重视,直接导致了后期明朝的危难。
对于后金,崇祯皇帝继位后,重用袁崇焕,袁崇焕提出了五年平辽的战略方针,崇祯皇帝大悦,可袁崇焕身为武将,跟文官集团天然对立,所以文官就阻挠袁崇焕,而袁崇焕来到辽东,主张积极防御,以守为攻,慢慢收回失地,跟当地的将领毛文龙产生分歧,毛文龙主张积极进攻,采用游击战术,从海上对后金进行阻挠,两者有着很大的分歧,而毛文龙在皮岛拥兵自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其军队的独立性较强,对朝廷的命令有时阳奉阴违。他在皮岛自行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几乎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军阀”。这种行为严重挑战了明朝的中央集权和军事制度,也引起了朝廷和其他将领的不满。毛文龙的存在严重阻挠了袁崇焕的战略,最后,袁崇焕杀掉了毛文龙,虽然崇祯皇帝对袁崇焕擅杀大臣感觉不满,可还是相信了袁崇焕。而崇祯皇帝对袁崇焕寄予厚望,可是随着时间的增长,袁崇焕没有取得期望的战果,让五年平辽遥不可期,使得崇祯皇帝对袁崇焕感到不满。
而真正让崇祯皇帝下定决心杀袁崇焕的契机就是崇祯二年的北京之战,因为后金无法突破袁崇焕的宁锦防线,皇太极就想到了从蒙古绕道北京城,而袁崇焕早就提醒过崇祯皇帝,蒙古可能会绕道蒙古,直取北京城,可是崇祯皇帝没有在意,1629 年十月初二,皇太极取道蒙古,以蒙古喀喇沁部骑兵为向导,亲率八旗大军,避开袁崇焕防守的关宁锦防线,绕道蒙古地区,突袭明长城蓟镇防区的脆弱隘口龙井关和大安口,破墙入塞。当时蓟镇“塞垣颓落,军伍废弛”,后金军没有遇到任何强有力的抵抗,顺利突破长城。
清军破遵化,来到北京城下,满清八旗对北京城进行了猛攻,由于明军准备不充分,明军损失惨重,同一天,袁崇焕、祖大寿率骑兵在广渠门外,迎击后金军的进犯。袁崇焕率领将士,英勇抵御,后金军损失严重,开始撤退,明军追击到运河边。皇太极虽然进攻受挫,可袁崇焕无诏回京,让崇祯皇帝心生怀疑,正好皇太极散播袁崇焕有想法降清,崇祯皇帝就杀了袁崇焕。导致再也没有人可以阻挡满清的崛起。
在崇祯皇帝时期,明朝处于小冰河时期,农作物歉收,而在崇祯八年到崇祯十四年,陕西渭水两岸出现蝗灾,此后蝗灾可谓是连年发生,起初在陕西爆发,随后向东扩散,侵占了山西、河南夏秋季节的田野。此后每年都向东南推进,扩散到了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地区,大半个中国都受到了蝗灾的影响。而在这种情况下,明朝的农民起义四起,尤其李自成和张献忠的起义最为宏大,而大臣们也是各自各怀心思,无人愿意捐出一点军费镇压李自成,朱由检真正成为了孤家寡人。
崇祯十六年正月,李自成部克襄阳、荆州、德安、承天等府,张献忠部克蕲州,明将左良玉逃至安徽池州,崇祯十七年,大同失陷,北京危急,崇祯帝封吴三桂为平西伯,飞檄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不久,李自成攻下宣府,李自成部开始围攻北京,大明王朝面临亡国之灾。而明朝在跟农民起义跟关外满清陷入两线作战,屡战屡败。
不久农民起义军围困北京,崇祯皇帝和太监王承恩登临煤山,看到北京城烽火连天,顿时心里五味杂陈,回到皇宫,崇祯皇帝将自己的三个儿子托付给信任的大臣,而崇祯皇帝杀掉自己的后妃和皇后,还有女儿(只有长平公主幸存),而做完这一切后,而第二天崇祯皇帝上朝后没有一个百官前来,崇祯帝说:“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群臣散尽,家人被自己所杀,祖宗的江山社稷亡于自己之手。崇祯皇帝来到煤山自缢,而陪在崇祯皇帝旁边的只有王承恩,最后王承恩也陪着崇祯殉国。
崇祯皇帝的一生充满了悲凉,他少年登基,登基之后满怀大志,重用文臣,诛杀阉党,可国家没有变好,反而越来越差,崇祯皇帝在位17年,穿过的龙袍缝缝补补,三餐就是四菜一汤,他没有亡国之君的骄奢淫逸,反而成为了亡国之君,他努力了一辈子,他没有作为皇太子培养,所以性格上有一定的缺陷,但是在最后他用自己的性命捍卫了王朝尊严,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登基不过1个月,就被迫退出北京,或许崇祯南渡南京甚至还有机会重整江山,毕竟历史上南明的败亡,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主心骨。
他不是昏君谁是昏君?上来杀魏忠贤先断自己钱袋子,重用袁崇焕把他哥哥给他留的几百万两败光,逼死卢象升,孙传庭,曹变姣叔侄,洪承畴送人,纵容左良玉之流做大,裁撤驿站逼反李自成等人。完美的避开了所有正确选项,也是人才中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