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还没结束,又一个国家争当2号乌克兰,开始组建坦克大军

夏有南风 2025-03-15 05:31:36

荷兰最近搞了个大动作,宣布要重新组建坦克营,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的,他们陆军十几年都没更新坦克了,现在一口气要买50辆德国最新的豹2A8主战坦克,每年花3.5亿美元养着,还招350人专门开坦克,为啥突然这么拼?

不光陆军折腾,整个军队都在砸钱升级,2024年国防预算涨到220亿欧元(约245亿美元),明年还要涨到240亿,比前几年翻了一倍多,直接冲到GDP的2%,算是给北约交了个“合格作业”。

这些钱分到三军手里:空军接着买F-35隐形战斗机,海军要搞反潜护卫舰和能发射战斧导弹的军舰,陆军除了坦克还要买远程火箭炮,射程能打到300公里外,说白了就是海陆空全都要武装到牙齿。

他们还特别看重人力和后勤。现在军队总共6万多人,计划再招1000新兵,预备役也要扩大规模,搞个“灵活军队”随时能扩编。

弹药库存准备囤够一年打仗的量,医疗物资和零件也备足,免得像乌克兰那样被卡脖子‌。

最神秘的是还拨了1900多万欧元搞“秘密行动”,具体干啥没对外说‌,但猜测是跟核有关。

荷兰做的这一切,主要还是被俄乌战争吓到了,觉得俄罗斯可能哪天会威胁到北约,得赶紧加强地面部队的硬实力。

荷兰和俄罗斯积怨已久,2014年马航MH17航班在乌克兰被导弹击落,机上192个荷兰人遇难,荷兰咬定是俄罗斯支持的武装干的。这事对荷兰人来说就像自家孩子被邻居揍了,但对方死不认账,还反过来骂你造谣,搁谁心里都憋火。

再加上俄罗斯历史上多次扩张领土,比如吞并克里米亚,荷兰这种靠规则吃饭的小国一看就慌——今天你敢抢乌克兰,明天会不会抢到我家门口?

俄罗斯给荷兰的压迫感太强了,人家核弹头数量全球第一,陆军坦克上万辆,光是西部边境就常驻几十万部队。荷兰全国面积还没俄罗斯一个州大,军队才5万人,真要硬刚起来,荷兰连“撑三天等北约援军”的底气都不一定有。

打个比方,俄罗斯是拳击场上200斤的壮汉,荷兰就是个穿西装的白领,壮汉挥拳头时带起的风都能把人吹个跟头。

荷兰虽然自己没和俄罗斯接壤,但整个欧洲都被俄罗斯的“安全需求”搞怕了。

俄罗斯觉得北约东扩是要把自己憋死,所以必须留出乌克兰这种“缓冲带”,但荷兰这类西欧国家一听就炸毛——你划缓冲带划到别人家里去了,谁知道哪天会不会划到我家?再加上德国、法国这些大哥都紧张,荷兰自然跟着哆嗦。

加上荷兰国内现在极右翼势力抬头,政客们总得找个外部威胁来转移矛盾。

俄罗斯“侵略成性”的形象简直是个现成的靶子,政府一边给乌克兰送F-16战斗机,一边在国内宣传“保卫欧洲自由”,老百姓听着听着就觉得俄罗斯真成了大反派。再加上荷兰人骨子里信规则、讲法律,俄罗斯那种“拳头即正义”的作风实在不对胃口。

荷兰国内对俄罗斯的政策态度其实挺拧巴的,各种力量在拉扯。

极右翼的自由党以前可是普京的小迷弟,党首维尔德斯2018年跑去俄罗斯跟普京握手拍照,夸人家“领导力强”,党内还有人收过俄罗斯的钱搞宣传。

但等到2024年他们有机会组阁当权了,突然改口说“继续支持乌克兰”,为啥?因为要拉拢其他政党组联合政府,不放弃亲俄立场就没人带他们玩。这种变脸比翻书还快,说白了就是政治利益大过天。

老百姓这边更纠结,马航被击落一事就像扎在荷兰人心里的刺,一提俄罗斯就疼,政府要是不对俄罗斯放狠话,分分钟被老百姓骂成筛子,但真硬刚起来,经济又受不了。

比如2023年政府罚了俄罗斯企业几十亿欧元,结果国内企业被俄罗斯反制裁,天然气价格飙涨,老百姓冬天取暖费翻倍,直接闹到内阁倒台,这就好比逼着人在“报仇”和“吃饭”之间二选一,谁都不好受。

还有个奇葩现象是“白天制裁,晚上数钱”。俄乌冲突初期,荷兰跟着欧盟对俄罗斯搞了十几轮制裁,结果自家港口鹿特丹偷偷成了俄罗斯石油的中转站,每天上百万桶油从这儿运往全球。

政府睁只眼闭只眼,毕竟港口生意养活了十几万就业。这就跟学校带头喊抵制作弊,结果自己偷偷卖小抄似的,面子工程做得飞起,这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让荷兰在制裁俄罗斯时总想留条后路,生怕把自己饿着了。

现在荷兰人对俄罗斯的态度大概分三拨:年纪大的还记得冷战时期苏联威胁,看见俄罗斯就哆嗦;中年社畜关心油价菜价,觉得政治斗争别影响我过日子就行;

年轻人更绝,有人在TikTok上发起“给普京写情书”挑战,结果真收到克里姆林宫回信,闹成国际笑话。这种分裂程度,堪比一家子看春晚——爷爷骂节目太保守,爸爸只顾抢红包,孙子在刷鬼畜视频。

1 阅读:48

夏有南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