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32天,意外暴出一批偷吃渣男:疫情没结束,婚姻先结束了

听秋 2022-05-05 18:28:30

一场疫情,让数千万上海市民的生活停摆了。一时间,工作暂停、社交停摆、居家隔离成了主流……

在32天的封控中,很多人的婚姻也亮起了红灯。

“疫情还没结束,婚姻先结束了”之类的玩笑话越来越写实,在疫情的极端情境下,很多人暴露出了真实面目,没能通过压力测试。

通过疫情中这6对夫妻的经历,学乐君和大家聊聊婚姻中那些令人心酸的真相。

婚姻中,最怕遇见一个凉薄的配偶。

没了温暖和关爱的婚姻,最寒人心。

在上海,就有两位妻子,向大家展示了什么是遭遇“凉薄男的天花板”。

第一位妻子,封控期间像往常一样承担着家里的一日三餐、洗衣拖地,还要辅导孩子学习和作业。

由于物资紧缺,她每天定闹钟抢菜,经常要在凌晨上演拼手速大战。她认为为了爱人和孩子,什么都是值得的。

可就有那么一天,一切都变了。当时,她正辅导孩子做作业,老公问:“晚上吃什么?”

她随口答说:“吃面吧”。

结果就在她暗自窃喜终于可以吃一次现成的饭时,现实给了她狠狠一耳光。

先是老公把面煮好之后,叫了孩子没叫她。

她出来一看,发现桌上就两个碗,很明显,不是忘了叫她,而是根本就没做她的饭。

一气之下,她质问老公:“我的面呢?”

老公淡然地解释说,只有两包方便面了。

最后,还是孩子看不过去了,拿着自己那碗只有半包方便面的饭和妈妈分享。

对此,她在社交平台上贴出了孤零零的碗筷,并坦诚:“一句话都不想说。”

一碗方便面,见识了人心。

但凡她在老公心里有一丁点的分量和地位,都不至于发生如此事件。

很明显,她老公不关心妻子的委屈、饥饿,甚至连孩子的面也要抢过来半碗。

疫情期间,有着和她相似遭遇的不在少数。

同样是上海,同样封控在家,还有一位妻子,因为丈夫的“偷吃”事件火爆全网。

这位怀孕的妻子一直在为家里的食物精打细算,其中冻在冰箱里的30多个饺子,是全家的战略物资,她一直舍不得吃。

但有一天,她发现老公偷偷躲在在阳台上,偷吃着那为数不多的饺子。

那一瞬间,她彻底崩溃了。

她骂自己“犯贱”,一天天把自家男人像大爷一样供着,怀孕了还自己做饭、自己洗刷碗筷,甚至自己囤积物资、自己包饺子,可换来的却是什么呢?

她说,曾经自己也是温柔含蓄的小女人,对老公充满了爱意,现在之所以成了泼妇、对老公满是怨恨,“偷吃”的老公功不可没。

再多的山盟海誓,再多的炙热情感,如果只有一个人在消耗,得不到半点回馈,谁又能燃烧一辈子?

艰难时刻,只要夫妻有爱,哪怕吃糠咽菜、缺衣少食,仍能相互扶持,共度时艰。

可一旦发现所有的爱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所有的付出在对方眼里不过是过眼云烟,那付出的一切就只落得个“讽刺”。

人心都是相互的。女人,从来都不怕辛苦,却偏偏只怕心苦。

疫情,只不过是她们心寒、心殇的导火索;

而更多的炸药,却早在寻常日子里慢慢累积。

正如我们下面要说的婚姻中的第二种可怕现象。

婚姻,是两个人的阵地。

但很多时候,却变成了一个人的战斗。

疫情期间,有这样一条热搜:好邻居投喂医护家庭2岁萌娃。

上海某封控小区,因为2岁萌娃的妈妈和奶奶都是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已经接近一个月没回家,孩子的爸爸和爷爷都不会做饭,眼看着孩子就在天天饿肚子的过程中日渐消瘦。

于心不忍的邻居就主动为孩子做爱心午餐,每天安排不同的食谱,把孩子喂养得白白胖胖。

初一看,这绝对是一条正能量爆棚、邻里互助的新闻。

可细一推敲,就发现这其中暗藏了一个很大的bug,那就是孩子的爸爸和爷爷。

孩子不是一个人在家,孩子身边有两个绝对意义上的成年人。

但很可惜,这两个成年人就是一个摆设。

妻子在家的时候,发现不了有什么功能障碍;可一旦妻子不在家,残缺的真实属性就暴露出来了。

两个大男人在家,竟然能让孩子饿着,还好意思接受邻居的投喂,自己不会也不知道学学吗?

妻子在抗疫前线舍生忘死,这两个男人却在家当“甩手掌柜”,这样的老公要你何用?

《奇葩说》曾经有一期关于“单亲妈妈”的辩题,张泉灵就抛出过一个犀利观点:

“你们以为有一个婚姻的时候,就不是单身妈妈了吗?事实上,大多数的家庭,即便婚姻结构是完整的,你们也都是会当单身妈妈的。很多父亲,是缺位的。”

在这场疫情中,还有很多爸爸空担了一个爸爸的虚名,却丝毫起不到父亲的作用。

有一个爸爸带女儿去酒店隔离14天,原来的“精致小公主”就变成了“新潮小乞丐”,头发变成了“雀巢”。

妈妈用了整整一瓶发膜、洗了一个多小时,还都没能洗顺。

有一位爸爸陪孩子上网课,发出如雷鼾声。

对面的老师只能诧异地命令孩子 “你让爸爸换个房间睡”。

真的是父爱如山(稳如泰山的山)。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疫情中,就有不少人决定“单飞”。

甘肃的马女士曾在北京打工,因为疫情防控要求,返乡时应该由其老公去接,可她老公竟然以怕感染新冠为由拒接妻子回家。

一直以来为了一儿一女不忍离婚,甚至容忍了老公与别人暧昧、对孩子不管不顾的马女士,终于再也不愿苦自己,一纸诉状起诉离婚。

关于婚姻,苏岑曾有过一句退到谷底的底线:

“爱情是短暂的,人品是永恒的。当爱情慢慢淡去,两个人的关系,是靠善良来维持的。”

很可惜,这个男人连最基本的善良也没有。

更可悲的,是法院判决不予离婚。

马女士现在的心情,或许就如《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里所说的那样:

曾以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独终老。其实不是,最糟糕的是与那些让你感到孤独的人一起终老。

疫情是一场家庭测验,上面的这些人都挂科了,但也有一些人,交出了满分答卷。

同样是疫情期间,在一线抗议的护士妻子不幸感染新冠,石头爸爸从得知消息到妻子最终康复出院,一直都不离不弃,细心照顾。

一开始,妻子在家隔离的13天里,他冒着最高感染的风险照顾妻子。

哪怕妻子情绪崩溃,让他离远一点,让他出去,他也没有走。

他一遍遍安慰痛哭的妻子,一遍遍学习怎么穿脱防护服、怎么消毒、怎么洗手。

为了让妻子营养跟得上,还开始学着下厨,以前很少做的买菜、做饭、煮鸡汤渐渐成了日常。

妻子想吃大白菜,他就给跑腿小哥加价,花费数倍于白菜的价格也要买到。

结婚4周年纪念日,只能一切从简,他也尽其所能地准备了一个蛋糕、一束鲜花,还有一张“陪你去世界任何地方”的欠条。

妻子感染13天之后病情加重,曾崩溃地问他:“你后悔跟我结婚吗?”

他收起心里同样的恐慌,坚定地告诉妻子:“不后悔,如果非要后悔的话,那我后悔没有早点认识你。”

14天之后,妻子因病情严重去了医院,不能随身照顾的他每天也都要在微信视频上为妻子鼓劲儿。

后来,妻子问他:“等病好了,我再嫁给你一次,你愿意吗?”

他说:“我当然愿意。”

而想必问出这句话的妻子,心里涌动的肯定是满满的幸福。

今生有幸,撞见了爱情和婚姻最好的模样。

誓许三生,为得就是最舍不得、最离不开的那个人。

关于婚姻,薛兆丰很早前就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

“能不能跟一个人结婚,不是看最高处,而是看最低处。”

一个人值不值得我们穷极一生去爱,不是看他顺风顺水时能对我们有多好,而是看他在不那么舒服的时刻能对我们有多差。

确实,一场婚姻,与人相守几十年,终究还是要看一个人品性的最低处,那个在最现实、最紧急、最落魄、最难捱关头的人所呈现出来的最原始状态,是我们需要衡量的关键。

0 阅读:16

听秋

简介:听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