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99间房的豪宅,两位夫人生下32个子女,外孙更是全国人民爱戴

史在没有弦 2024-12-26 09:16:50

在清朝晚期,万青选作为一位执政多年的县令,凭借着卓越的治理能力和对百姓的深厚关爱,成为了当地百姓心中的“父母官”。他在社会动荡中化解了多次危机,还通过发展农业和社会公益事业,赢得了声誉与财富。然而最令人称道的却是他那32个子女中的“十二姑”万冬儿,及其与丈夫周劭纲的传奇人生。周总理的出生和成长,亦深受这一家庭背景的影响。从万冬儿的聪明才智到周劭纲的忠厚深情,父母与子女间复杂而深刻的情感,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塑造了周总理的革命事业?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万青选

万青选,1818年生于顺天府(今北京)宛平县的一个书香门第,祖籍南昌。他的父亲万承紫,爱好书画,擅长书法,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年轻时的万青选便在父亲的影响下,表现出对书法的浓厚兴趣,尤其在真草隶篆上有了不小的造诣。

成年后万青选走上仕途,1861年任清河县知县。在短短一年后,因咸丰帝驾崩,政局动荡,他被迫卸任。随后,他在多个地方做县令,但最终还是在清河县扎根。身处社会动荡,匪患横行,百姓困苦,万青选面对百姓的疾苦,力求治理有方。

他多次化解匪贼来袭,最著名的是成功抵御了李成东的马步悍贼和安徽匪贼的进攻,为当地百姓保住了安宁,他大力推动农业经济,鼓励种植棉花、养蚕,带动了纺织业的发展。为了改善民生,万青选还实施了以工代赈的办法,疏通了文渠,使百姓能喝上清澈的水源。

图片来源于网络

1876年,蝗灾和旱灾席卷淮安,民众苦不堪言。万青选迅速申请设立粥厂,及时救助了十多万灾民,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他的贤明治理,也让他被誉为“父母官”。

虽然他名下有一座99间房的大宅,令人惊叹,但这并非源自个人积累,而是得益于祖辈的商业财富。万青选的曾祖父万惟佐曾是商界巨头,积累了庞大的家族财富。但值得强调的是,万青选并没有通过非法手段获得这些财产,而是通过勤勉的工作和合法的途径,积累起这份财富。

在为官的30多年里,万青选始终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态度。他不追求个人享受,始终将百姓的安危与福祉放在心头。他亲自种植蔬菜、养殖家禽,供应家里日常的食物,尽量减少开销,力求为国家节省每一分资源。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亲民和节俭,万青选即使外出办事,也不坐轿,常常步行前往,尽显廉洁为官的风范。当捻军的战火波及到清河县,万青选的官署被焚毁,但他并没有奢求重建,而是用最少的经费租赁民舍作为临时办公地点,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在百姓眼中,万青选的这种做法更显得他为民着想,不事张扬,毫无官僚作风。

万青选在清河县度过了一生,直至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去世。他的去世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为了纪念他的为民精神和他为百姓所做的一切,当地百姓自发筹款为他修建了“万公祠”,并定期举行祭祀活动,传颂他的廉洁与慈爱,直到今日,万青选的名声依然流传在淮安大地上,成为了清河县民众心中的“父母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个人生活方面,万青选与两位妻子育有32个子女。尽管家庭庞大,他依然尽心尽力照料每一位子女。其中万冬儿(“十二姑”)因聪明能干,深得父亲宠爱,并在家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她也是是周总理的母亲,万青选作为县令,家中子女众多,但对排行第十二的万冬儿宠爱有加。无论外出办公、接见宾客,还是与朋友共饮,万冬儿总是随行,像个小大人,耳濡目染中,她学会了管理家务,还掌握了许多应对事务的技巧。

万冬儿

万冬儿生得美丽,性格直爽,做事果断,渐渐成为万府的“大管家”。她的能干和机智,让府中上下的仆人都十分佩服。她也逐渐展现出了强大的个人魅力,家族中的事务几乎都由她一手打理,万府因此更加兴旺和谐。

20岁时万冬儿嫁给了周起奎的二儿子周贻能。周贻能为人正直、宽厚,与万冬儿性格互补,婚后两人恩爱有加。虽然周贻能未曾仕途,却是个受人尊敬的文化人,曾考过秀才,学识渊博。周家虽然并不富裕,但夫妻俩的生活依然安稳幸福。

青年周恩来

1898年万冬儿与周贻能的大儿子出生,大家为之庆贺。她怀孕时曾梦见鸾凤飞翔,寓意吉兆于是给儿子取名“大鸾”,字恩来。这个名字象征着吉祥与未来的希望,周府为此兴奋不已,充满了欢笑与祝福。

1904年春节,万冬儿带着丈夫和两个儿子回娘家拜年。拜年途中周贻能与万冬儿的兄弟偶遇街头卖彩票的摊贩,二人心血来潮,合资买了一张彩票。没想到这张彩票竟中了大奖——一万银元!他们各自分得5000银元,万冬儿毫不犹豫地用这笔钱大手笔回馈家族和邻里。

她给家中的仆人买了礼物,给周府和万府的下人送上了心意,还捐款修整了家门外的街道。她的善举让大家对她更加敬重,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亲戚和熟人前来索要喜钱,甚至连被辞退的丫鬟、乳母、轿夫等也纷纷上门讨要。这笔奖金几乎被挥霍一空,且积欠了大量债务。

青年周恩来

为了躲避债务,万冬儿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到了家乡,但此时家中已无往日富贵,父亲万青选早已去世,家道中落。曾经宠爱她的亲戚此时却变得冷言冷语。面对生活的压力和家庭的困境,万冬儿身体渐渐垮掉,患上了肺病。

她一直不愿透露自己的病情,直到病情加重,最终于1907年去世,年仅31岁。她的死对于年仅9岁的周总理来说是一次深刻的打击。而此时外祖母要求举行盛大的丧礼,但周家早已陷入困境,经济状况捉襟见肘,根本无法承担这样的费用。

结果万氏的遗体被暂时停放在庵堂,未能按时下葬,直到外部环境稍有缓解。悲剧似乎还未结束,第二年周总理的继母陈氏也不幸去世,家庭再次陷入无尽的悲痛中。

周总理

此时家中长辈们都在外地奔波谋生,周总理的父亲周劭刚更是无法及时回家。面对这一切,年仅10岁的周总理,毅然挺身而出,担起了全家的责任。他不畏艰难,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以简朴的方式为母亲和继母办完丧事,并确保他们能够安葬在一起,体现出他早年承担责任的非凡气质。

为了维持家计,周总理的父亲周劭刚不得不四处奔波,竭尽全力养活三个孩子。然而家境愈发困难,周家无法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周总理为了支持家庭,甚至不得不将家中的衣物典当换取一些生活费。亲戚虽有帮助,但根本无法解决周家面临的困境。

周总理

就在周总理陷入绝望,感到未来没有希望时,转机终于出现。周总理的一位伯父周贻谦,当时正好从东北回到淮安办事。在得知周总理苦苦支撑家庭的艰难境地后,周贻谦决定伸出援手。于是1910年春,周总理被带到辽宁铁岭,进入银岗书院开始求学。

不久后周总理又随另一位伯父周贻赓来到沈阳,并进入了关东模范学校。这段时间,周总理彻底脱离了原先的生活困境,并且改变了原本束缚他思想和形象的“辫子”,他剪掉了头发,象征性地告别了传统束缚,正式投身于五四运动的潮流中,正是在这段求学经历中,周总理开始接触到新思潮,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变革的力量,最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周总理

到了1918年,周总理已经19岁。在这年1月1日,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了深情的话:“我今年已经十九岁了,想起从小儿到今,真是一无所成,光阴白过。既无脸见死去的父母,又对不起现在爱我、教我、照顾我的几位伯父、师长、朋友。

若从更大的方面来说,什么国家、社会,更是没有尽一点力了。佛说报恩为无上,我连恩还未报,又怎么能够成佛呢?俗话说得好:‘人要有志气’。我如今按着这句话,立下一个报恩的志气,做一番伟大的事业,以安他们的心,也不枉在这世间走一遭。”

周总理

1964年6月,在京剧现代剧座谈会上,周总理总理直言不讳地说:“我从建国后就下定决心,我的家暂时不回去。为什么呢?因为我出生在一个封建家庭。如果回去,亲戚朋友不一定能见到我,但他们会拿我的名字到处宣扬,说自己是总理的什么人,给地方政府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周总理并非仅仅要求自己,他对家人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弟弟周恩寿曾多次想回故乡,但总理始终坚持不允许。他解释道:“你是周总理的弟弟,如果你回去,地方政府一定会安排接待,甚至可能会添麻烦。你为什么要让自己置身于这些不必要的麻烦之中呢?”这一点周总理深知其弟弟内心的矛盾,尽管自己也有着深厚的故乡情结,但为了避免因“周总理的弟弟”身份而引发的种种不便,他的家人不得不做出牺牲。

周总理

这个严苛的自我要求甚至让毛主席产生疑惑。毛主席曾问周总理:“恩来啊,55年了,为什么一直没回过家乡?”周总理答道:“我的亲戚大多数有封建关系,而且我回去后,地方上肯定会大张旗鼓地迎接,这对我和地方的工作都不利。”

毛主席听后沉默片刻,点头表示理解,但又有些关切地说:“你已经55年没回去了,‘落叶归根’是人之常情。”周总理笑了笑答道:“我可以在出差时坐飞机经过,远远地看一看就行,我对那片土地非常熟悉,观望一眼,也就算回家了。”

尼克松亲自为周总理脱大衣

1972年5月,周总理被诊断患有膀胱癌,但他依然坚守工作岗位。到1973年2月,病情加重,每次小便都变成了痛苦的挣扎。但即使如此,周总理依然坚持工作,直到1973年10月在中共十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成为毛主席之后的第二号人物。

然而癌细胞扩散至全身,1974年6月,周总理住进解放军305医院,开始接受手术治疗。尽管身体虚弱,周总理依然继续工作。在那段时间里,他一共进行了13次手术,而每一场手术后,他都迅速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中。

1975年1月,周总理在全国人大上抱病作《政府工作报告》,身体已经无法承受的他依然咬牙坚持,为国家交上了一份“鞠躬尽瘁”的答卷。

1975年1月,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抱病作《政府工作报告》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因病逝世,享年78岁。自1974年第一次手术到去世,他忍受了巨大的身体痛苦,依然工作不停。周总理的工作日历记录了他在最艰难的时刻依然高强度工作的状态:有时一天工作超过18小时,甚至连续工作超过24小时。他的生命,就在一张张日历的空白处悄悄流逝。

周总理的离世,令全国上下为之悲痛。1月15日的追悼会上,毛主席和邓小平都发表了悼词,现场气氛沉痛。周总理的遗体没有保存骨灰,而是撒向了祖国的大江大河,象征着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场景至今铭刻在国人心中,周总理的一生,始终践行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