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牛跟尚
设计 /琚 佳
这是意料惊喜中的意外悲伤。
中国汽车在2024年销量3143.6万辆——连续两年突破3000万辆大关,同比增长4.5%,再创新高。而中国商用车及重卡却是逆势下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统计的企业开票数(含底盘、牵引车),2024年,中国商用车销售387万辆,同比下滑3.95%,重卡销量90.17万辆,同比下降1.03%(也有说是89.9万辆,同比下降1%)。
除受重卡影响外,微型卡车销量为43.32万辆,同比下降30.85%。由此,货车销量336万辆,同比下滑5%,导致中国商用车市场表现疲弱,产销未达400万辆预期。虽然轻型货车销量190万辆,但同比微增长0.28%;中型货车增幅达到19%,规模只有12.76万辆。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分析,这是由于投资减弱,加之当前运价依然偏低,终端市场换车需求动力不足。
谁是中国商用车销量冠军
从2024年中国商用车企业(含卡车和客车及出口)销量前10强看,相比2023年,福田汽车和东风公司的冠亚军位置没变,但福田汽车减少1.58万辆,市场份额上升0.79个百分点,东风公司减少了4.62万辆,市场份额下滑0.66个百分点。
这两家企业的共同特点是:轻卡量大,行业前三,第一阵营;重卡中流,行业前五;都还有客车业务,福田还在坚守,而东风差不多快退出。
新的季军是重庆长安,从2023年第五位上升到第三位,多卖了2.67万辆。
第四名是中国重汽,位置还是第四,多卖了1.95万辆。
第五名是一汽解放,位置前进一位,多卖了1.35万辆。
第六名是江淮汽车,轻卡出色,多卖了600辆,名次提前一位。
第七名是江铃汽车,轻卡和皮卡为主,多卖了2.16万辆,位置前移了两位。
第八名是上汽通用五菱,微型商用车式微,少卖了18.73万辆,直接从第三滑到第八。
第九名是长城汽车,皮卡称雄,商用车领域少卖了2.25万辆,位置下滑一位。
第十名是新晋的陕汽集团,销量16.71万辆。
2023年中国商用车销量第十名的上汽大通已不在此单,无论从门槛还是前十大商用车的整体销量看,销量下滑是2024年基调。
2024年中国商用车两大主要品种中,与2023年相比,客车销售51.1万辆,小幅增长3.9%,货车(卡车,也叫载货车)销量336万辆,小幅下降5%。货车主要品种中,除中型货车呈两位数增长、轻型货车销量微增,重型、微型货车销量不同程度下降。客车主要品种中,除轻型客车产销小幅下降,其他客车品种均呈两位数增长。
也就是说,2024年中国汽车再次刷新历史记录,而中国商用车及重卡市场整体出行“倒行逆退”。
难回2020年巅峰状态
重卡被公认为和中国经济休戚相关。作为卡车含金量最重的细分领域,我们用过去20年的时间长度来看看中国重卡的发展轨迹。
2005年是中国重卡市场较为低迷的一年,当年重卡销量只有23.66万辆,相较于2004年的37万辆下降36%。2006年开始,重卡市场逐渐回暖,到2010年,销量超过100万辆,是2005年的4倍多。这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增加。
国海证劵分析师戴畅研究重卡行业发现,2009年开始,重卡成长与周期并舞,成长性受益于经济总量增长、基础建设及房地产规模攀升以及行业规范化影响。
2011年开始,重卡市场逐渐降温。2015年,销量下降至55万辆,仅为2010年的一半。这一时期市场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加之国内产能过剩。
2016年起,重卡重新增长,2017年重卡市场销量超百万辆,并连续数年增长。2020年,中国重卡销量达到162万辆,占全球重卡销量的70%。这是中国重卡历史上最好一年。
2020年后,由于口罩事件影响,全球重卡遭遇不同程度的冲击。中国重卡在2020年至2023年间的销量分别为161.9万辆、139.5万辆、67.2万辆和91万辆。过去5年,这一行业经受住疫情、供应链成本上涨、国五库存消化等内外部负面影响的冲击。
中国重卡市场在过去20年中经历多次波动,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以及突发事件(如疫情)的影响显著。随着市场的逐渐复苏和政策的推动,重卡销量有所回升,但难以再回2020年的巅峰状态。
202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重卡市场进入新的下行周期,2022年重卡销量67.19辆,同比下降51%。2023年和2024年两次冲百万辆失败,维持在90万辆。主要是国内需求疲软。
按照中国重卡上险量(不含军车和出口,仅按民品算)排名,2024年,中国重卡终端市场销量60.24万辆,同比下降2%,其中,国内重卡终端市场有3家企业销量突破10万辆,解放以14.27万辆排名第一;东风排名第二,销量达到12.47万辆;重汽以10.75万辆排名第三;福田销量6.25万辆,排名第四;陕汽销量6.19万辆,排名第五。
第二阵营为三一重卡、徐工重卡和江淮重卡,销量分别为2.06万辆、1.59万辆和1.3万辆,排名第六到第八。
第三阵营为红岩重卡、大运重卡、远程商用车、北汽重卡,销量分别为8331辆、7088辆、6786辆、6580辆,排名第九至第十二位。
出口救了重卡
2023-2024年,一汽解放的国内销量重卡销量均为第一,而中国重汽出口强劲,国内外重卡总销量排第一。
2023年起,出口具备性价比优势的中国重卡提供向俄罗斯、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出口。中国重汽、陕汽重卡等出口增长显著,先后超越一汽、东风,成为新的龙头和黑马。
根据协会数据,2024年,中国商用车出口90.4万辆,同比增长17.5%。
从批发销量(含出口和军品)看,2024年中国重卡格局和2023年大致相同,中国重汽、一汽解放、陕汽集团和东风公司年均销重卡超10万辆,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重卡四巨头,是第一梯队、第一阵营。
重卡销量长期排名第五的福田汽车,2024年销售重卡69819辆,同比下降21.43%,在中国重卡五强中销量下滑最大。
其地位比较尴尬,一是东风、一汽、重汽、陕汽被公认为重卡之王和重卡四大巨头,北汽福田被公认为是轻卡王者,前四强中除东风轻卡比较强,一汽解放基本放弃轻卡业务,中国重汽有个轻型商用车事业部,但不尽如人意。二是福田重卡主要体现在欧曼上,销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如果降为中国重卡第二梯队和第二阵营,又显得块头特别大。
2024年,销量一直排在福田重卡后面的是大运重卡,销量21641辆,排名第六;徐工重卡销量21134辆,排名第七;江淮重卡销量13630辆,排名第八;北奔重汽销量11105辆,排名第九;上汽红岩重卡6259辆,排名第十。
其中,徐工重卡销量同比增长近三成,卫冕中国新能源重卡销量第一;大运重卡和上汽红岩因流动性出现问题,一个进入破产重整,另一个奄奄一息。而有央企金字招牌的北奔重汽快到国资委提出的被兼并重组的前夕。
新能源重卡赛道挤满玩家
卡车保险销量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重卡销售34560辆,同比增长35.65%,渗透率仅有3.67%,相当于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的十分之一。
2024年,中国新能源重卡全年销量8.2万辆,同比大增140%,翻了一大番。如果按照国内重卡销量约62万辆的体量来算,这个渗透率近14%。也就是说,一年之后,中国新能源重卡的渗透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
2024年,新能源重卡赛道挤满新玩家。据统计,2023年,新能源重卡市场有20位销量超百辆玩家,销量超千辆玩家有9位;2024年,超百辆玩家达到24位,超2000辆玩家达到10位,超7000辆的企业有5家。
在传统燃油重卡市场,中国重卡企业的排位相对稳定,但在新能源市场表现截然不同,冠亚军依然是徐工重卡、三一重卡。
在传统燃油车市场打不过,那就转型新能源汽车赛道。徐工、三一、宇通、远程都是这样的聪明者。
一汽解放、中国重汽、东风公司和陕汽集团以及福田汽车在2024年痛下决心,在新能源市场跑步快跑,销量翻番,名次大进。
江淮汽车看到新能源的曙光,挤进前10。
上汽红岩、北奔重汽及大运重卡不仅在燃油车市场乏力,也错失了新能源重卡的机会。
江淮2024年销售的新能源重卡有超过90%来自DeepWay深向纯电动牵引车。这一新玩家的优秀表现,让江淮跻身2024年新能源重卡销量榜前十,较2023年排名大幅提升6位。
东风商用车认为,传统燃油重卡面临着来自新能源重卡的竞争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对传统重卡市场的一种减量影响。不管存量还是减量,实际上市场结构在发生转变。
天然气重卡意气风发
像2023年那样,中国重卡市场的黑马并不是不烧油的新能源重卡,而是烧气的天然气重卡。
2024年,国内天然气重卡市场累计销售17.82万辆,同比增长17%,成为天然气重卡销量史上最高年份。主要是天然气价格从1月平均5300元/吨下降至4月最低时4000元/吨,随后气价逐月上涨,年末两月气价均在4500元/吨,这对天然气重卡市场利好。
带发动机的天然气重卡是解放、重汽、东风、陕汽、福田等传统卡车以及大运、红岩的优势,其在天然气重卡的市场地位基本上和其重卡市场地位相当。北汽集团新开辟的北汽重卡以新玩家进入前七,有奇瑞集团背书曾大打价格战的联合重卡保持第九。而远程商用车、江淮重卡被挤出前十,北奔重汽以447辆的微弱销量挤进来。
东风商用车研判,未来重卡市场,将是燃油、天然气和新能源产品共同存在,在各自适合的应用场景保持优势。
2025年能重回百万辆吗
2024年,受到存量竞争加剧、油气价差波动及能源结构变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重卡市场进入周期性转型阵痛阶段。行业全年收盘约91万辆,其中国内市场销量约为62万辆,下滑约5%。
2025年,中国卡车市场面临复杂局势,包括国际市场经济发展不确定性、不平衡性和不可预见性因素与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加速重构以及国内货运行业车多货少、运力过剩、运费低迷等挑战。
中国重汽董事长王志坚乐观表示,要“换个角度看问题”,抢抓出口与各细分市场增量空间,例如,国四车辆大规模淘汰更新,重点项目开拓与产业西移带动区域性增量,燃气车在西北及西南区域仍有较好的市场机会,冷链绿通、快递电商、跨境运输等需求持续增长。这些都是在存量中抢夺增量的机会点。
他在12月初对中国卡车国内外市场进行预测,2025年,国内重卡需求预计达63万辆,同比增长12%,其中传统能源重卡预计达50.5万辆,同比增长3%;新能源重卡预计达12.5万辆,同比增长67%;国内轻卡需求预计达55万辆,同比增长5%,其中传统能源轻卡预计达41万辆,新能源轻卡预计达14万辆,同比增长52%;国外重卡需求预计达150万辆,同比增长3%,其中中国品牌可进入市场预计销量达45万辆,同比增长2%。
王志坚表示,2025年,新能源重卡渗透率突破20%、新能源轻卡渗透率超过25%,“必须去抢、必须多抢”,加快商用车行业新能源化转型。
像王志坚一样对新能源汽车看好的还有陕汽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宏明。他表示,受国家政策支持力度持续追加、技术成熟以及产品经济性凸显等多重因素影响,新能源市场呈现跨越式增长,预计2025年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将超过20%。
“商用车新能源化推动着市场结构剧烈变化,这要求企业必须迅速转型变革,设计新的商业模式,否则将被淘汰。”福田汽车董事长常瑞表示,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能源结构转型驱动新能源及生态转型成为发展主线。
对于2025年商用车市场,行业和企业均谨慎乐观。比较一致的判断是,2025年我国中重卡行业需求量预计达到100万辆,同比微增长。其中,国内中重卡销量预计为70万辆,同比增长3%;出口销量预计达到30万辆。
东风商用车认为,内需的拉动以及国四车辆置换空间的增长,商用车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海外市场对中国中重卡产品的认可度持续提升,特别是俄罗斯、沙特、墨西哥等海外市场有着较大的出口机遇。
不过,也有重卡企业和行业观察者认为,俄乌冲突未来有望缓解、俄罗斯市场觉醒以及不确定的地缘政治影响,中国重卡出口到俄罗斯等市场也存在变数和挑战及风险。
2025年1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在延续2024年政策的基础上,将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补贴范围进一步拓展至国四排放标准的营运货车,不仅在时间维度上有所延伸,补贴车辆类型也更加丰富。
随着前期政策透支影响的减弱、以旧换新政策的不断升级、国三国四淘汰进程加快,以及新能源的加速渗透,2025年的重卡市场将以置换为主基调。这意味着会有一部分存量市场需要被激活和更新。
中汽协预计2025年中国商用车销量为400万辆,同比增长3.3%。在多数商用车企业的眼中,这是非常乐观的预测,也是每一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