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曾在青岛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工资将近毛主席的4倍

历史客栈 2025-02-10 10:00:38

我们都知道,毛主席曾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过管理员,鲜为人知的是,江青也曾经在青岛大学图书馆当过管理员,而且工资比毛主席要高得多,每月有30元。

江青的出身是很苦的,1914年出生于山东诸城,父亲因为脾气暴躁,经常拿她们母女俩撒气,江青的母亲无法忍受,就带着江青逃了出来,在一个地主家做佣人。

这个地主家有个少爷,名叫张叔平,后来改名叫康生。

做佣人的日子也不好过,江青的母亲就带着她,在1929年去了济南,投奔江青的姐姐和姐夫。

正是在济南,江青的命运开始改变。

江青从小就很有艺术天赋,身材高挑,能歌善舞,所以,到了济南后,15岁的江青就考入了山东实验剧院。

这家山东实验剧院,是著名教育家、戏剧家赵太侔创办的,既教学,也演出,因此,学员是不用交学费的,而且每个月还有两块钱的津贴,所以,江青一家人都很支持她进入这家剧院。

可惜,没过多久,这家剧院就倒闭了,江青就跟着大家一起去北京谋生。

当时的北京,名家辈出,汇聚了全国各门各派的名角儿,竞争非常激烈,像江青这样的学生根本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只好又回到了济南,找赵太侔帮忙。

当时,赵太侔已经去了青岛,担任青岛大学教务长,就把江青带去了青岛,在青岛大学图书馆做了个管理员,月薪30元。

要知道,毛主席当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时,月薪还只有8元,江青的月薪将近毛主席的4倍了!

不过,即便是这30元,江青也不够花的,按照她自己的说法,每月要给母亲寄去10元,剩下的钱还要补贴演出的各项费用,所以,每个月基本上都不够花的,经常需要借钱。

当时的青岛大学图书馆馆长是梁实秋,很多年后,在电视上看到江青时,还对妻子笑着说:“当年在青岛大学,她忽地向我借两角钱。我问她干什么用,她说买酒心巧克力吃。她借了钱,到现在还没有还我呢!”

另外,江青还有一个与毛主席相似的经历,就是喜欢在大学里旁听。

江青不是青岛大学的学生,按理说是不能进入课堂听课的,但那时候的大学还比较开放,允许外面的人旁听,江青在工作之余,就经常去听课,比如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等人的课,她都很喜欢听,也极大地提高了她的文化水平。

据江青回忆说,自己当年跟着闻一多写诗、跟着沈从文写小说,还认识了沈从文的姐姐沈楚楚,两人关系非常好,因此,沈从文也很喜欢她。

可见,江青还是很喜欢学习的,而且很会讨人喜欢。

这个时候的江青,思想也是很进步的,当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江青也非常激愤,立即加入到了青岛学生的请愿游行当中。

不过,她的行为遭到了赵太侔的反对,批评她不要惹麻烦。江青本来对赵太侔非常尊敬,但经过这件事后,就改变了对他的想法。

后来江青回忆说:“按照他说话的含义,就是学生的爱国运动是‘制造麻烦’。最后,我终于认识到他的观点是错误的,因此,我决定在青岛加入左翼戏剧家联盟。”

(图:右三为江青)

另外,江青在青岛大学还认识了一个对她来说非常重要的人,就是黄敬。

黄敬原名叫俞启威,是赵太侔的妻弟,出生于浙江有名的俞氏家族,1931年考入了青岛大学,很快就成为学生运动的领袖,还组建了海鸥剧社,演出进步话剧。而江青,就是海鸥剧社的重要演员。

黄敬比江青大两岁,两人都是革命青年,志趣相投,很快就走到了一起,结为夫妻,江青也在黄敬的介绍下,加入了共产党。

后来,江青又去了上海,成为小有名气的电影明星。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江青离开上海,去了延安,后来的事就不需要多说了。

(参考资料:《江青传》《青岛日报》)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