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5月26日,毛泽东从延安向在家乡韶山的堂兄和幼年时的塾师毛宇居写信,告知:“楚雄等已寄微款,尔后可略接济一点,请督其刻苦节省。”接着,又特别提道:“周先生留居韶山甚好,应看成一家人,不分彼此。”
信中提到的楚雄,即指毛泽东的侄儿、毛泽覃与周文楠的儿子毛楚雄。然而,周先生却鲜为人知。周先生指谁呢?
多年前,在毛泽东故居上屋场曾住着一位身材瘦小,留着长白胡须,为人斯文的年迈长者,与毛楚雄的外婆周陈轩相依为命。他虽是周外婆的继子,但年龄却比周外婆要大9岁。他就是周先生,名颂年,号自娱(亦作字鱼),是楚雄的舅舅,毛泽覃的内兄。
周自娱(1879—1942)又名周祖余,字鹿生,与周文楠(名菊年)系同父异母所生,1879年(清同治十三年)9月26日出生于江西临川一个富裕的官宦家庭。
周自娱早年中过秀才(附贡生),后毕业于安徽法政学校、高等警察学校。他博览经史子集,思想进步,提倡民主思想,曾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先后任过五原清源局主任兼土药稽核总办,绥远警备司令部执法处处长、绥远督统潘保道以知事分省补用、广西柳州府查缉烟土委员、滇军总司令部总参议、江西实业厅调查私矿委员、湖口行营审判官等职。后在长沙松桂园闲居。大革命时期,湖南早期革命家郭亮、夏明翰、萧三等常在周家活动。这期间,毛泽民、毛泽覃也与周家往来密切。
毛泽覃自幼好学上进,因感“乡村僻陋,难资深造”,于1918年随大哥毛泽东到长沙,就读于湖南省第一师范附小。1922年入长沙私立协均中学读书,与周自娱之子周起龙、长孙周肇远同学,且交谊颇笃。同年秋,泽覃入湖南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读书。“二七”惨案后被派去水口山从事工人运动。192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被调回长沙担任社会主义青年团长沙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并发起成立了湖南青年学艺社。
毛泽覃
在此期间,毛泽覃认识了周自娱的妹妹、青年团员周文楠。周文楠当时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是为数不多的进步女青年。两人常在一起谈学习,谈教育,并深入谈论人生、理想和革命等重大问题。
此时,毛泽覃常去松桂园周文楠家,向其兄周自娱“执经问题,随班请益”。周自娱长毛泽覃近三十岁,阅历丰富,又是个饱学之士,并有一定身份,毛泽覃对他很尊重,把他看作老师和长辈。周先生待泽覃也很好,总是谆谆诱导,诲人不倦。两人过从甚密,亲如家人。周先生见泽覃气宇轩昂,言行举止从容,落落大方,对妹妹与泽覃相爱深为赞许,遂效苏东坡赏识秦少游而将苏小妹许配的故事以联姻。
1925年9月,毛泽覃跟随毛泽东离开长沙到达广州,先后在黄埔军校政治部、中共广东区委、广东省农民协会等处工作,进行革命斗争。1926年7月,周文楠由长沙去广州与毛泽覃完婚。
1927年“四一五”广州大屠杀后,毛泽覃夫妇化装离开广州,前往上海,而后与二哥毛泽民一同乘船抵达武汉。抵武汉后,毛泽覃分配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工作,并将怀孕的妻子安排住都府堤41号杨开慧家,自己先后两次南下长沙,为准备秋收起义奔走。不久,周文楠也回到长沙。1927年9月8日,毛楚雄出生在长沙小吴门松桂园。
周文楠母子
1928年春,周文楠母子被捕入狱。警察闯入周家搜查时,周自娱与警察理论,义正词严,使警察恼羞成怒,周被打落牙齿,口吐鲜血,仍不吐露丝毫革命情况。在狱中,由于反动派的摧残,周文楠母子俩得了重病。外婆周陈轩遂将只有半岁的楚雄从监狱领回治疗。周自娱又承担了抚育外甥的重任。1930年7月周文楠被营救出狱。8月即参加了红军。从此,楚雄离开了母亲。
自从与周文楠分别后,毛泽覃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跟随朱德部队转移至湘粤边境后上了井冈山,担任了江西省吉安县委书记和红军独立师师长,坚持游击作战,1935年阵亡于江西瑞金。此时,楚雄才八岁,在长沙市立十三小学校读书。
1937年,抗战爆发,国共合作,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派王凌波到松桂园看望了楚雄和周外婆。11月,学校遭日机炸毁。毛楚雄和外婆及舅舅周自娱于11月底,由毛特夫和毛泽连接到韶山冲上屋场居住。周自娱素喜吟诗作对,对毛泽东十分敬佩,到上屋场安顿好后,他就叫楚雄磨墨,铺开大红纸,以“泽东”二字冠顶,作了一副对联:“泽沛苍生,东来紫气。”然后恭恭敬敬地贴在大门两旁。
毛主席与毛宇居
1938年,毛泽东与毛宇居等取得联系,得知周自娱和周外婆携楚雄在韶山居住的消息,非常高兴,随后写信给毛宇居,提到了周自娱,并要求把周家“看成一家人,不分彼此”。与此同时,毛泽东还让组织上设法给周自娱一家经常寄一些生活费,以维持生计。
此时,周自娱已年届花甲,滞居韶山,除课读楚雄外,还替别人写诗文对联等。他与继母周陈轩、外甥楚雄缺乏经济来源,生活比较清苦,就靠毛泽东从延安寄来的一点钱维持生活,乡亲们有时也给予一点帮助。
1940年秋至1941年夏,周自娱参加了毛国翘、毛宇居等人主持的《毛氏四修族谱》纂修。他撰写了《岱钟先生赞》、《春富先生赞》、《宇居先生赞》、《毛泽覃先生行状》等。其中在《宇居先生赞》中,他写道:“毛公宇居,宿学纯儒。……春风桃李,着意吹嘘。编纂家乘,笔拟相如。林处士清逸而心常旷,李笠翁闲散而兴有余。”
值得称道的是,周自娱为修族谱撰写了《毛泽覃先生行状》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对毛泽覃烈士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文中接着叙述了他本人与毛泽覃的交情,称赞泽覃“生而歧嶷,头角峥嵘”,“遇事肯负责任,平易近人,与人无忤,虽三尺童子,莫不悦之”。并从三个方面列举事实,颂扬泽覃“求学之虚心”、“孝思之纯笃”、“事兄之友爱”,得出“入而孝友,出必能忠爱国家”的结论。
他还称赞泽覃“瘁心于军事学术”,“为干部不多得之材”。
毛泽覃
《行状》最后写道:“他日革命史上光荣的增加一页,足慰生平,泽覃其死乎?其不死也!”字里行间,表达了周自娱对毛泽覃烈士的无限敬仰和怀念之情。
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周自娱在上屋场写了一首诗,曰:“毛屋半间,祖孙三宪。江山一统,马上实现。”表达了周先生盼望中国革命早日取得胜利的迫切心情。
周自娱对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和抗日救亡的胜利充满了信心,他满腔热情地吟诗作赋,歌颂共产党、毛泽东。然而,他毕竟风烛残年,体弱多病,终因疾病的折磨,于1942年10月27日(农历九月十八日)病逝于韶山,享年68岁。乡亲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南岸对面的楠竹圫。
王震
两年后,即1944年,王震、王首道率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南征,于次年7月到达湘潭。8月,毛楚雄告别外婆和乡亲,跟随毛浦珠等到湘阴找到了三五九旅湘北支队,后随军北上湖北黄陂,转战中原。1946年6月到达中原军区,随部队向西突围,到达陕南。8月随张文津、吴祖贻赴西安参加谈判,被国民党军胡宗南部逮捕活埋。
毛楚雄为了实现“使世界变为和平世界”的美好愿望,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年仅1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