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报道,近日,外媒有知情人士爆料,中国已要求国内航空公司停止接收美国波音公司的飞机,并暂停购买相关设备和零部件。
波音公司作为全球航空航天业的翘楚,自1916年由威廉·爱德华·波音创建以来,历经多次转型与发展,从早期专注军用飞机制造,到20世纪六十年代后将主要业务转向商用飞机,逐步奠定了在全球航空领域的领导地位。1997年,波音与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完成合并,进一步巩固了其行业巨头的地位,业务范围涵盖民用和军用飞机、卫星、武器、电子和防御系统等多个领域。
中国与波音的缘分可追溯到1972年。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由波音707喷气式飞机改装而成的专机访华,这一历史性的“破冰之旅”为波音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契机。同年,中国民航总局与波音公司敲下10架707订单,自此打开双方合作的新局面。
1973年5月,首架波音707交付中国,中国民航总局还派遣工作人员前往美国接受波音707相关培训,为后续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一时期,波音飞机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民航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升了中国民航的国际形象和竞争力,也标志着中国民航开始逐步融入国际民航市场。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快速发展,航空运输需求日益增长。波音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机遇,加大与中国的合作力度。1980年,波音与中国签订大型组件合同,开启了双方在飞机制造领域的合作。
20世纪90年代,波音与中国民航的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1994年,中国政府放宽政策,允许外商投资中国航空企业等相关领域,波音积极响应,在中国的投资不断加大。
1995年6月,波音公司赠送了一台737全动飞行模拟器,给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带来了极大的帮助。1998年,波海航空复合材料部件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国天津成立,这家公司是由波音公司、赫氏公司、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分别出资成立的合资公司,主要产品为航空复合材料次受力结构件和内装饰件。这为中国的航空制造业带来了技术上的进步和革新。同时,这样的合作也为波音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双方互利共赢的局面。
21世纪后,中国航空的发展势头愈发强劲,波音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2011年9月,波音与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签署了一笔巨大订单——制造波音737飞机水平安定面的10年期合同。
到了2015年,波音与中国商飞的合作再次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双方合作设立的波音737完工中心和交付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这个中心专注于为中国客户提供737飞机的内饰完工、喷漆和交付服务,极大地拉近了波音与中国市场的距离,并提高了交付效率和服务质量。
然而,双方合作并非一帆风顺。2018-2019年,印尼狮航和埃塞航空的波音737 MAX机型客机先后发生致命空难,全球多国对该机型实施停飞,中国也不例外。此次事件对波音公司的声誉和业务造成巨大冲击。
此后,波音积极改进技术、加强安全管理,努力恢复市场信任。2024年9月,中国订购50架波音737客机,这是自2015年以来中国最大金额的一笔波音飞机订单,显示出双方合作在经历波折后逐渐回暖。
如今,在美国关税的一系列政策下,美制飞机及其零部件的成本再次翻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必然不会再接受波音的飞机。
说到这里,可能大家会担心,如果停止接收波音公司的零部件,会不会影响国内航空公司对飞机的正常维护。这一点其实不用过度担忧,毕竟有着这么多年的积累,中国公司必然已经储备了足够的配件,还不至于被美制零件所掣肘。
目前,中国外交部并未对此事发表明确看法,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具体情况可以向中方主管部门询问。
波音飞机对华交付前景不明,外国舆论普遍希望这只是暂时的,毕竟从长远来看,中国市场对波音还是非常重要的。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中国暂停接收波音飞机,“波音重大挫折”》;
环球网《中国已要求国内各航司暂停接收待交付的波音飞机?外交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