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求多福!英国排斥移英港人,特别是乱港分子更不是英国想要人才

月月半夜 2022-10-20 10:22:21

文|郑敢言

英国内政大臣柏斐文10月1日接受英国《太阳报》专访,指英国现时有“太多低技术工人”和“非常多学生”涌入英国,其中持学生签证入境英国的国际学生,可以带著家人到英,而这些人不一定会工作,或仅从事低技术工作,指这些人并未为英国经济增长带来贡献。她又指,首相卓慧思及所有内阁官员将坚持保守党2019年大选时的承诺,减低净移民人数,但同时指将吸引高技术人才。

单看柏斐文的访问内容,就可以知道,今日的英国内阁,跟很多欧洲国家的右翼政府一样,都是一个排外和反移民的政府。今日的英国只想要高技术人才,不想要低技术工人,那些手持BNO移英的港人中,到底有多少切合英国高技术人才的需要?特别是潜逃英国的反中乱港分子,他们搞街头暴力,打砸抢烧在行,但除此以外身无长技,更不是英国想要的人才。“港独”分子在香港的时候,恣睢暴唳、无法无天,但到英国后却“遵纪守法”,因为他们知道一旦犯法兼身无长技,要找工作就更加困难,随时横尸街头。

即使移英港人在香港是专业人士、有高收入,但亦不代表就是今日英国需要的高技术人才。国际化人才定义为:具有较高学历(本科及以上)、懂得国际通行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理念,同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况且高技术人才的定义,是会随著国家政策而改变,从那些移英港人的社交媒体群组去看,“BNO移英港人”中,大部分似乎都不合乎英国高技术人才的定义。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英国其实并不欢迎移英港人,英国因为政治理由,容许那些手持BNO的港人移居当地,他日亦可以因为其他理由而将“BNO移英港人”用完即弃、踢出英国。

从费用来看,英国本国学生每年的学费大约为9千英镑(约合7.9万港元),但国际学生的学费至少亦要约2万英镑(约18万港元),部分专业更可能高达近6万英镑(约合53万港元)。这里说的当然是指大学,但即使中、小学其实都有类似情况,亦即国际学生学费,要比本地学生高得多。哪些没有完成学业而卷入街头暴乱又潜逃英国的年轻学子,要在英国支付每年大约18万港元学费,困难可知。而在香港,香港现时有8所提供教资会资助课程的大学,包括香港大学、岭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每年学费仅为约4万港元。

为何柏斐文会批评为英国带来巨额收入的国际学生呢?英国明明没有条件拒绝国际学生,何解柏斐文会在专访中特别点名批评“国际学生太多”呢?在此,我想到另一个可能性,就是柏斐文针对的,不是那些能够负担巨额学费的普通国际学生,而是那些可以入读英国公立学校、支付低额学费的“移民”,亦即包括“BNO移英港人”。

若然真的如此,“BNO移英港人”就真的自求多福了。柏斐文的说法,无疑是告诉包括“BNO移英港人”在内的所有移民,你们必须证明自己与抢夺本地资源的“经济移民”有分别,去英国并非为了任何福利,而是去贡献英国社会,而没有能力的人,包括某部分“BNO移英港人”,早晚会被踢出英国,因为英国没有“免费午餐”。

英国关心香港人,所以提出“BNO移英计划”?到了今天,不会仍然有人天真地相信这是“真相”吧?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

0 阅读:3

月月半夜

简介:每日分享最新体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