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足在18强赛主场0-2不敌澳大利亚,彻底失去直通世界杯的希望,而主帅伊万科维奇的战术安排成为众矢之的。从解说员到前国脚,再到专业记者,几乎一致将矛头指向了这位克罗地亚老帅的用人选择和战术体系。这场失利不仅让国足晋级附加赛的希望渺茫,更暴露了教练组与球员能力严重脱节的现实。
比赛开局阶段,伊万排出的4312菱形中场就埋下隐患。担任单后腰的黄政宇在第一个丢球中解围失误,直接让杰克逊-欧文轻松兜射破门;而第二个丢球更是匪夷所思——澳大利亚一脚毫无威胁的射门,王大雷竟出现"黄油手"失误。这两个丢球不仅让国足0-2落后,更彻底击垮了球员士气。
詹俊犀利指出:"伊万的执念什么时候能破?我们哪有能踢单后腰的球员?"范志毅同样质疑:"菱形中场的要求很高,国足目前根本不具备这种能力,为什么不能务实一点摆5-4-1?"数据显示,国足上半场仅1次射门,而澳大利亚通过中场碾压获得5次射门机会,单后腰体系的缺陷暴露无遗。
伊万的用人同样引发巨大争议。韦世豪被安排在双前锋之一的位置,远离了他最擅长的边路;而替补登场的拜合拉木竟出任前腰,完全打乱进攻节奏。苏东怒批:"把韦世豪、张玉宁扔在前场却没人串联,这进攻怎么打?"
更讽刺的是,当伊万下半场换上汪海健、塞尔吉尼奥试图加强进攻时,球队阵型反而变成四不像——既无法组织有效渗透,防守端依旧漏洞百出。马德兴直指要害:"选择黄政宇首发就是最大败笔!作为防守型中场,他连基本站位都做不好。"
董方卓的批评最为尖锐:"主帅无能累死三军!我们能力本就不如对手,还玩单后腰?球都抢不到谈何反击?"这番言论道出了本质问题——伊万的战术设计完全脱离国足实际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伊万执教国足后第三次因单后腰体系导致溃败。此前对阵沙特和日本的比赛,类似问题屡屡发生,但克罗地亚人始终拒绝调整。詹俊的质疑振聋发聩:"什么时候能打破这种执念?"
随着世界杯梦碎,关于伊万去留的讨论必然升温。一个无法根据球员特点制定战术的主帅,是否还有留任价值?如果足协选择换帅,是寻找更了解亚洲足球的教练,还是彻底推倒重来?
更深远的问题在于,即便换帅,国足中场缺乏技术型球员、防线个人能力不足的现状也难以改变。当范志毅建议改打5-4-1时,本质上是对现有球员能力的妥协——这或许才是现阶段最务实的选择。
从"固执"到"无能",舆论对伊万的评价变化折射出一个残酷事实:中国足球的落后不仅是球员层面的,更是教练理念与实战脱节的结果。当其他亚洲球队纷纷采用贴合自身特点的战术时,国足却仍在为教练的"理想阵型"付出代价。这场0-2的失利,或许将成为压垮伊万帅位的最后一根稻草。
固执的不是伊万而是宋k!
让范志毅去
这是固执,不是执念。
谁来都白搭
这么多年了,国足有找过靠谱点的教练吗,都是些前南的克罗地亚的,杨科伊万久尔杰伟奇安东尼奥之类的。